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滿地淩霄花不掃,我來六月聽鳴蟬

滿地淩霄花不掃,我來六月聽鳴蟬

我見到淩霄花的時候,已是六月,蟬還未鳴。

每周帶女兒去古箏老師家學琴都要經過壹條長長的幽深的巷子,巷子兩邊是時下在南京很少見到的幽幽的胡同,壹些古老的房子被這些胡同悠然隔開,而這架淩霄就是從壹家高大古樸的門樓上撲面而來的。她未抱蕾開花時我並不知她為何物,直至壹天,途徑她身邊突然看到她綻放了,才知道,原來,那個我心底深處的花兒就在眼前了!

我發現我知道某些花兒的名字都是和詩歌有關的——我知道鳶尾花,是因為舒婷的詩《會唱歌的鳶尾花》;知道七裏香,是因為席慕蓉的詩歌《七裏香》;知道淩霄花,是因為舒婷的詩《致橡樹》……在我小時候,或者說在我少年的時候,我們是喜歡讀詩的。十幾歲的時候我讀過很多人的詩,中國的,外國的;臺灣的,大陸的;民國年間的,建國以後的。覺得那些詩實在是好,若詩中有花,那些花兒便會被我悄悄記於心間,若幹年後,也許突然有壹天就會和它們邂逅,讓我收獲壹懷抱的欣欣然。

從小到大我都是個冷清的人,我不喜歡壹切過分熱鬧的東西,當然,也不喜歡別人左右我的思想。所以,當年讀舒婷的那首詩,詩裏說“如果我愛妳,絕不學攀援的淩霄花,借妳的高枝炫耀自己”,或者那時年幼,不懂何為愛情,所以並沒有讓我對淩霄花有什麽反感,只是讓我知道了有這種名字很霸氣的花而已。

淩霄在中國是非常非常古老的物種了,產於長江流域至華北壹帶,古名陵苕或苕。《詩經·小雅·苕之華》裏就有記載,“苕之華,蕓其黃矣”“苕之華,其葉青青”說的就是淩霄。這首詩是傷民而作,淩霄花在此是起興之用,說的是苕葉青苕花黃,枝繁葉茂生機勃勃,而人卻在荒年之際無以為生,就是去吃人也會因為人太瘦而吃不飽!這不免讓人心生大唏噓,至哉,痛也!

東漢《神農本草經》稱其為 “紫葳”。“淩霄”之名始見於公元659年成書的《唐本草》,該書在“紫葳”項下曰:“此即淩霄花也,及莖、葉具用。”而《圖經本草》中載:“紫葳,淩霄花也,生西海川谷及山陽,今處處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園圃亦或種蒔,初作藤蔓生,依大木,歲久延引至巔而有花,其花黃赤,夏中乃盛。”到明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它的性狀有了更生動詳盡的描述: “淩霄野生,蔓才數尺,得木而上,即高數丈,年久者藤大如杯,初春生枝,壹枝數葉,尖長有齒,深青色。自夏至秋開花,壹枝十余朵,大如牽牛花,而頭開五瓣,赭黃色,有細點,秋深更赤。八月結莢如豆莢,長三寸許,其子輕薄,如榆仁、馬兜鈴仁。其根長亦如馬兜鈴根狀。”至此,我對淩霄的印象已經豐滿,我看不到她的根,過段時間應該能看到她的子兒吧。

記得當年讀李汝珍的《鏡花緣》,留心到第八十回開頭壹段寫有猜字謎的遊戲:“若花道:我出‘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打個花名。謝文錦道:‘好幹凈堂皇題面!這題裏壹定好的!’董寶鈿道:我猜著了,是‘淩霄花’?若花道:‘不錯。’”文中若花的謎面出自晚唐詩人高蟾的《落第後上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緊接著書中又寫到“春輝道:‘真是好謎!往往人做花名,只講前幾字,都將花字不論,即如牡丹花,只做牡丹兩字,並未將花字做出。誰知此謎全重花字。這就如蘭言姊姊評論他們彈琴,也可算得花卉謎中絕調了。’”而“也可算得花卉謎中絕調了”這句贊美使淩霄這沖雲之花更是令人意難忘了。

似乎每壹朵美麗的花都有壹個美麗的傳說,淩霄花自然也不例外。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閩西壹個叫龍地的山村裏董財主家美麗的女兒淩霄悄悄愛上了勤勞善良、高大英俊的長工柳明全,倆人山盟海誓生死不渝。財主和財主婆卻是想憑著女兒攀個高枝的,當得知兩個年輕人相戀的事以後財主怒氣沖天,命家丁把柳明全毒打了壹頓後棄於荒郊野外。可憐柳明全傷重不治於當夜撒手人寰,第二天,善良的鄉親把他埋在了村外的小河邊。幾日後,壹棵大柳樹很神奇的從柳明全的墳地上長了出來,它枝繁葉茂,細長的柳條在風中搖曳不定,好似在訴說自己無盡的悲傷。

而被董財主關起來的淩霄從丫環那得知柳明全已去世的消息後,像瘋了壹樣沖出家門撲到柳明全的墳前。烈性的姑娘沖著情郎的墳墓拜了三拜,就壹頭撞死在柳樹上,霎時間變成壹棵木質藤,纏繞著樹幹執著的向上爬,很快就和柳樹依偎生長在壹起,藤上開滿了紅艷艷的花朵。

後來,人們發現淩霄姑娘變成的花,可以活血化瘀、解毒消腫,能醫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疾病。為了紀念這位為了愛情犧牲生命的淩霄姑娘,人們就把這味中藥起名叫“淩霄花”,並壹直沿用至今。

我想舒婷可能不知道這個美麗又傷感的傳說,不然,她不會嘲諷淩霄花攀附高枝,淩霄花對於別的高大樹木的攀附,是她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追求!她要生生世世把美麗呈現在他面前,生生世世和他纏繞在壹起啊!

其實貶低淩霄花,舒婷並非第壹人。香山居士有詩《詠淩霄花》:“有木名淩霄,擢秀非孤標;偶依壹株樹,遂抽百尺條。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壹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飖;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就將淩霄花貶至塵埃,他勸世人勿學淩霄,不要自己沒有本事卻背靠大樹好乘涼。樹多高藤多高,樹倒藤也倒,到頭來落得個“委地樵”。

盡管白氏如此貶抑淩霄,也妨礙不了淩霄花被視為誌存高遠的象征。淩霄花是個頑強的,哪怕壹點點土壤可供她的氣根紮下她就能牢牢長起來!不擇地不擇主,能活下來就要強勢皮實地活著,能活著就要美麗妖嬈地盛放著。唐代歐陽炯詩雲:“淩霄多半繞棕櫚,深染梔黃色不如。滿對微風吹細葉,壹條龍甲入清虛。”言淩霄花葉具龍之俊姿。宋代詩人賈昌期賦詩曰:“披雲似有淩雲誌,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從平地起千尋。”贊美淩霄花有淩雲之誌而無捧日之心,珍惜青松這個可以依憑的伴侶,將那血性之花開得高可千尋。另壹宋代詩人楊繪的《淩霄花》也詠道:“直饒枝幹淩霄去,獨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強攀紅日鬥修明。”為何淩霄要直繞枝幹攀緣而上?因為她要和紅日鬥壹鬥,看看是妳紅日艷還是我淩霄花兒更艷壹籌!

李漁在《閑情偶寄》裏寫淩霄盡顯笠翁真性情,他說:“藤花之可敬者,莫若淩霄。然望之如天際真人,卒急不能招致,是可敬亦可恨也。欲得此花,必先蓄奇石古木以待,不則無所依附而生,生亦不大。予年有幾,能為奇石古木之先輩而蓄之乎?欲有此花,非入深山不可。行當即之,以抒此恨。” 把淩霄比喻成“天際真人”,也是傲嬌的主兒,不是妳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須備奇石古木,否則它無所依附就不會長,即使長也長不大。笠翁不無傷感地感嘆自己年紀都壹大把了,到哪裏去找奇石古木呢,要買又哪來這個閑錢呢,也只能徒步到深山老林裏去看攀石附松的淩霄來紓解自己的遺憾啦。

若說白氏貶損淩霄可能是他生活中遇到諸多小人有感而發,而放翁卻是借淩霄為酒澆自家心中之塊壘了。他在《淩霄花》詩中說:“庭中青松四無鄰,淩霄百尺依松身。高花風墮赤玉盞,老蔓煙濕蒼龍鱗。古來豪傑少人知,昂霄聳壑寧自期。抱才委地固多矣,今我撫事心傷悲。”庭中青松傲然獨立,百尺淩霄緣松成蔭。清風徐來,赤玉杯壹般的淩霄花飄然落下,煙霧洇濕的老蔓像鱗片錚然的蒼龍在搖頭擺尾。自古英雄豪傑有幾人知道,報國胸懷又何時能得以伸展,縱使妳如攀滿淩霄之誌的青松般“昂霄聳壑”也只能抱才委地徒生傷悲!想放翁壹生所求,終其壹生也無人能解,怎不令他要以淩霄幻作大白寧醉也要消己塊壘呢?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想那淩霄小小壹朵花兒,古來的是是非非與她何幹?她自逍遙自在。

壹幽深巷,壹壁淩霄。三五孩童,並壹狗兒,追逐嬉鬧。二斑白老者,席地而坐,隨手畫局,撿石為子,楚河漢界,悠然方外。有風撫過,赤玉盞壹般的落花簌簌而下,老者輕拈肩上、局中的落花,微笑放於旁邊。任誰看到這幅場景,都會感嘆,若有壹曲北笛,當是至境!笛音未起,秋蟬正鳴,不由我不想放翁詩句:“滿地淩霄花不掃,我來六月聽鳴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