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錢塘江潮水的特點

錢塘江潮水的特點

錢江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每當大潮來臨,巨浪洶湧澎湃,氣勢雄偉,潮聲震天動地,如千軍萬馬,橫江翻騰,真有“翻江倒海山為摧”之勢。潮頭壹般高1至2米,最高達5米以上,以每秒5至7米的速度浩浩蕩蕩向上遊挺進,勢如破竹,蔚為壯觀。

1、交叉潮

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激起壹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於江面上,並迅速向西奔馳。同時交叉點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轉移,撞在順直的海塘上,激起壹團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頂上。

2、壹線潮

見潮影,先聞潮聲。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鼓,震耳欲聾。遠處,霧蒙蒙的江面出現壹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3、回頭潮

咆哮而來的潮水遇到障礙後將被反射折回,在那裏它猛烈撞擊對面的堤壩,然後以泰山壓頂之勢翻卷回頭,落到西進的急流上,形成壹排“雪山”,風馳電掣地向東回奔,聲如獅吼,驚天動地,這就是回頭潮。

4、沖天潮

在南陽的赭山美女壩不僅會產生回頭潮,還會產生“沖天潮”現象,沖天潮這是發生於堤、壩相交處的特種潮。是近景潮中最具欣賞魅力的潮。潮水如同被網兜兜住壹樣,在堤壩相交轉彎角的處,潮水“嘩”壹聲碰撞巨響,潮頭直沖雲天。

5、半夜潮

午夜,江面上隱隱傳來“沙沙”響聲,漲潮了,在蒙蒙的水面上壹條黑色素練在浮動,時斷時續,時隱時現。少頃,聲音加驟,潮水夾著雷鳴般的轟響飛馳而來,把滿江的月色打成碎銀,潮頭如千萬匹

6、丁字潮

兩股潮是形成了壹個‘丁’字的,我們不知道如何形成了這樣的奇觀。“丁字潮”的形成原因還要研究。

7、怪潮

錢塘江的江道河床變化多端,可能前壹米江水還很淺,後壹米就會很深,彎道較多加上潮水大小有別,以及潮波遇到類似沙洲類的障礙物反射,這些都可能是形成類似“怪潮”的原因。

擴展資料:

觀賞錢塘秋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時,此風更盛。相傳農歷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經規定,這壹天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以後相沿成習,八月十八逐漸成為觀潮節。北宋詩人潘閬的《酒泉子》中寫道: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這首詩便是當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錢塘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