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歡喜,玉人知否?兩心相交,執手同行;
彼此對慕嬋娟下,相濡以清輝;
願此良辰可萬年,攜卿***白頭。
吾心歡喜,玉人在側,風雨相依,此生何求!
有關愛情的詩句:
1、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2、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3、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
4、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亂世烽火。
5、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邈邈兮余 懷,望美人兮天壹方!
6、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 7篇文言文字詞翻譯《三 峽》 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 雖乘奔禦風(駕) (2) 林寒澗肅( 寂靜) (3)屬引淒異 (連續 延長) (4)不以疾也(認為 快) (5) 至於夏水襄陵(漫上) (6)飛漱(沖刷) (7)絕巘多生怪柏(極高的山峰) (8)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順流而下 逆流而上) (9)猿鳴三聲淚沾裳(幾) (10)有時朝發白帝(這個時候) (11)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 (12)清榮峻茂(水清, 樹榮,山高,草盛) (13)不見曦月(日光,這裏指太陽) 2.區別下列加點字的古義和今義。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義:如果 今義:自從 ②或王命急宣 古義:有時 今義:或者 ③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3.通假字:略無闕處(同“缺”中斷) 4.壹詞多義 自三峽七百裏中(介詞,從,在) 自非亭午夜分(副詞,如果) 沿溯阻絕(斷) 絕巘多生怪柏(形容詞,極,最) 哀轉久絕(消失) 5.詞類活用 (1)良多趣味(形容詞作副詞,實在,真) (2)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動詞作名詞,奔馳的駿馬) 6.翻譯下面文言語句。 (1)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 (2)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3)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有時皇帝有命令必須火速傳達,於是早晨坐船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能到達江陵,兩地相距壹千二百裏,即使騎著快馬,駕著風,也不會有這樣快。 (4)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聲音連續不斷,非常淒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悲涼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 (5)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7.填空: (1)①《三峽》選自《水經註疏》,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重慶市奉節和 湖北宜昌之間。作者酈道元,字善長,北魏(朝代)地理 學家。
②《三峽》壹文中總寫三峽地貌的句子是: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③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文中用“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 嘯”寫盡了深秋的淒婉幽美。
文中寫猿鳴突出了環境的悲涼淒清。 (3)由文中“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聯想到李白《望天門山》中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文中的“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與《與朱元思書》壹文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寫水勢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4)①描寫夏季三峽景色的句子: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②描寫三峽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多生怪柏,懸泉瀑 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③描寫秋季三峽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 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8.說說“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壹句在文中表達的作用是什麽? 從側面描寫山高,以特定條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綜合表現三峽的特點。
9.第壹段寫出了三峽的什麽特點? 山高嶺連,中間狹窄。 10.結合第壹段有關語句,說壹說三峽兩岸山有什麽特點。
(試用兩個字概括): 連和高 11.“重巖疊嶂”和“隱天蔽日”兩句寫景角度有什麽不同? 重巖疊嶂,就山本身的狀態寫其高,是俯視所得;而隱天蔽日,以天和日襯其高,是仰視所見。 12.請用“四字短語”概括三峽四季景色的特色: 夏:水流湍急 春冬:清榮峻茂 秋:林寒澗肅 13.試分析壹下第二段是怎樣描寫夏天水勢特征的。
先從正面落筆,後分兩層來寫:以“沿溯阻絕”概括水勢險惡;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給人具體印象。又加上奔馬和疾風的比喻,則給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4.理清第三段作者的寫作思路。 先寫俯視江中所見,後寫仰視所見,由峽底寫到山上,最後作者總結,狀寫了四種景物。
15.作者寫三峽秋景抓住了什麽事物?突出了什麽氣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淒清肅殺的氣氛。
16.討論:作者寫三峽四季景色時,為何沒有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而先寫夏季景色。 答案要點:作者是為江水作註,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將“夏水”為首來寫。
17.問答題: (1)本文中心:描寫三峽的雄偉山勢和四季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