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於秋風輕柔的詩句

有關於秋風輕柔的詩句

1.有關秋風的詩句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

11.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元稹<菊花>)

10.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11.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12.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王維的:《山居秋暝》)

2.關於“秋風”的詩句有哪些

1.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秋風辭

譯文:秋風刮起,白雲飛。草木枯黃雁南歸。

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譯文: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

3.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譯文:壹年壹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麽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

4. 秋風清,秋月明。——李白秋風辭

譯文:秋風淩清,秋月明朗。

5.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譯文:悲對秋景感慨萬裏漂泊常年為客,壹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6.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

7.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寧可在枝頭上懷抱著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於凜冽北風之中!

8.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李商隱霜月

譯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9.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秋歌

譯文: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

10.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譯文: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3.含有秋風的詩句

子夜四時歌·秋歌

秋風入窗裏,羅帳起飄揚。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裏光。

思吳江歌(張翰)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

三千裏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

秋興八首(杜甫)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菇米沈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壹漁翁。

立秋前壹日覽鏡(李益)

萬事銷身外, 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 明日對秋風。

秋窗風雨夕(紅樓夢)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4.有關秋風的詩句有哪些

虞美人

北宋 晏幾道

秋風不似春風好,壹夜金英老。

更誰來憑曲闌幹,

惟有雁邊斜月、照關山。

雙星舊約年年在,笑盡人情改。

有期無定是無期,

說與小雲新恨、也低眉。

年代:唐

作者:楊憑

作品:雨中怨秋

辭家遠客愴秋風,千裏寒雲與斷蓬。

日暮隔山投古寺,鐘聲何處雨蒙蒙。

年代:唐

作者:溫庭筠

作品:玉蝴蝶

秋風淒切傷離,

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

江南雁到遲。

芙蓉雕嫩臉,

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

斷腸誰得知。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

幕府秋風日夜清,淡雲疏雨過高城。葉心朱實看時落,

階面青苔先自生。復有樓臺銜暮景,不勞鐘鼓報新晴。

浣花溪裏花饒笑,肯信吾兼吏隱名

年代:唐

作者:李百藥

作品:雜曲歌辭·妾薄命

團扇秋風起,長門夜月明。羞聞拊背入,恨說舞腰輕。

太常應已醉,劉君恒帶酲。橫陳每虛設,吉夢竟何成。

年代:唐

作者:韓偓

作品:再止廟居

去值秋風來值春,前時今日***銷魂。頹垣古柏疑山觀,

高柳鳴鴉似水村。菜甲未齊初出葉,樹陰方合掩重門。

幽深凍餒皆推分,靜者還應為討論。

5.關於秋風蕭瑟的詩詞有哪些

1.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曹丕《燕歌行》

2.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3. 暫謝鉛華養生機 ,壹朝春雨碧滿塘。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殘蓮》

4.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長歌行》

5.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壹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6.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劉得仁《池上宿》

7.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宋朱淑真《生查子》

8.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9.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醜奴兒》

10.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句九出自偉大詩人辛棄疾的《醜奴兒》。

這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閑居帶湖時所作的壹首詞。他在帶湖居住期間,閑遊於博山道中,卻無心賞玩當地風光。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壹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壹壁上題了這首詞。在這首詞中,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壹個“愁”字 ,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玩味無窮。

6.關於秋風的詩句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譯文:可秋風不肯等待,自個兒先到洛陽城去了。

出自:唐代張說《蜀道後期》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譯文:我客遊在外,行事盡量迅速,像同時間在競爭壹樣,來往的行程都是預先規劃好了的。可秋風不肯等待,自個兒先到洛陽城去了。

擴展資料:

這首詩是張說在校書郎任內出使西川時寫的,雖只寥寥二十字,卻頗能看出他寫詩的技巧和才華。壹個接受任務到遠地辦事的人,總是懷著對親人的眷戀,壹到目的地,就掐指盤算著回歸的日期,這種心情是很自然的。

但張說能把這種幽隱的心情“發而為詩”,而且壓縮在兩句話裏,卻不簡單。“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客心”是旅外遊子之心,“爭日月”,象同時間進行壹場爭奪戰。這“爭”字實在寫得好,把處在這種地位的遊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來了。

“來往預期程”,是申說自己所以“爭日月”的緣故。公府的事都有個時間規定,那就要事先進行準備,作出計劃,所以說是“預”。十個字把詩人當時面臨的客觀情況,心裏的籌劃、掂量,都寫進去了,簡煉明白,手法很高明。

這十個字又是下文的伏筆。本來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緊湊的,然而詩人回歸之心更急切,他要力爭按時回洛陽。他是洛陽人,在洛陽有家,預期回歸,與家人團聚。

下文忽然來個大轉折:“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不料情況突變,原定秋前趕回洛陽的希望落空了。遊子之心,當然悵惘。然而詩人卻有意把人的感情隱去,繞開壹筆,埋怨起秋風來了:這秋風呵,也是夠無情的,它就不肯等我壹等,徑自先回洛陽城去了。

這壹筆,妙在避開了率直無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風形容為“無情的秋風”。這秋風先至,自然要引起許多煩惱。可以試想,秋風壹至洛陽,親人們必然要翹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約的苦衷就更不用說了。淡淡壹筆,情致雋永深厚。

在這裏,詩人到底是埋怨秋風,還是抒發心中的煩惱?詩中沒有明說,頗費人尋繹,不過可以想見,詩人對於這次情況的突然變化,確實感到意外,或有點不滿,不過他用的是“含蓄”的語言罷了。

百度百科-蜀道後期

7.關於"秋風"的詩句

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2.秋風起兮雲飛揚,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3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4.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幾萬重

5.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

6.只有壹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7.落葉秋風時候,人***青山都瘦

8. 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9.秋風萬裏動,日暮黃雲高

10.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11.秋風入挺樹,孤客最先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