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賞析
這是壹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壹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鳴。
孟郊壹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壹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本篇題下作者自註:“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壹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鳴,千百年來壹直膾炙人口。 計劃反對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沈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實際上是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個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壹針壹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壹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壹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裏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壹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壹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最後兩句,以當事者的直覺,翻出進壹層的深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言”有些刊本作“誰知”和“誰將”,其實按詩意還是作“誰言”好。詩人出以反問,意味尤為深長。這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通俗形象的比興,加以懸絕的對比,寄托了赤子熾烈的情意:對於春天陽光般厚博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得了呢。真有“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意,感情是那樣淳厚真摯。
這是壹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全詩最後用壹雙關句,寫出兒子對母親的深情。
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康熙年間,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可見《遊子吟》留給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表達了感謝母親的思想感情.
樂府詩的體名
"樂府"壹詞,最初是指主管音樂的官府。樂府原來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掌管宴會、遊行時所用的音樂,也負責民間詩歌合樂曲的采集。作為詩體名的“樂府”最早即指後者,後來也用以稱魏晉到唐代可以配樂的詩歌和後人效仿的樂府古題的作品。
2. 關於親情的現代詩歌加賞析親情 久別的友情花朵 亦會失香 亦會褪色 久別的愛情空氣 既會升溫 亦會冷卻 唯有親情是壹壇深埋地下的酒 越藏越濃越醇厚 不曾信誓旦旦 不曾轟轟烈烈 親情的藕絲系著無聲的祝福 飄梭過八千裏山河 沒有波瀾壯闊的激情 沒有清泉映松的詩意 親情恰似壹汪清澈恍漾的湖水 以她恬靜的面容 講述著壹段段悱惻動人的深情 陽光映照偶起漣漪 輕風拂過忽閃磷光 整片湖水同漲同落 相通相融 恰似親情的風雨同舟 無私奉獻=======================親情就像釀造很久的酒,時間越長酒味越香。
親情就像溫暖棉被,天冷的時候給妳溫暖。親情就像壹把大傘,在下雨的時候為妳遮擋。
親情就像壹盞燈,為妳照亮每個黑暗的角落,親情就在妳我的身邊。
3. 關於親情的現代詩歌加賞析親情
久別的友情花朵 亦會失香 亦會褪色
久別的愛情空氣 既會升溫 亦會冷卻
唯有親情是壹壇深埋地下的酒 越藏越濃越醇厚
不曾信誓旦旦
不曾轟轟烈烈
親情的藕絲系著無聲的祝福
飄梭過八千裏山河
沒有波瀾壯闊的激情
沒有清泉映松的詩意
親情恰似壹汪清澈恍漾的湖水
以她恬靜的面容
講述著壹段段悱惻動人的深情
陽光映照偶起漣漪
輕風拂過忽閃磷光
整片湖水同漲同落 相通相融
恰似親情的風雨同舟 無私奉獻
=======================
親情就像釀造很久的酒,時間越長酒味越香。親情就像溫暖棉被,天冷的時候給妳溫暖。親情就像壹把大傘,在下雨的時候為妳遮擋。親情就像壹盞燈,為妳照亮每個黑暗的角落,親情就在妳我的身邊。
4. 求關於親情的好句帶賞析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裏;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妳的懷裏。
詩人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母愛之情傳達出來,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這種母愛的頌歌,在《繁星》《春水》裏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可以說,正是對母愛的深情贊頌,奠定了這兩部作品深沈細膩的感情基調。與頌揚母愛緊密相連的,便是對童真、童趣、童心及壹切新生事物的珍愛。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賞析這是壹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
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壹呢?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鳴。
5. 關於親情的詩句古詩15首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 孟郊:《遊子吟》)
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唐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4,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唐 杜牧:《歸家》)
5,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6,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初唐 宋之問:《渡漢江》)
7,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唐 王灣:《次北固山下》)
8,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9,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10,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 王維《渭城曲》)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 李白《靜夜思》)
1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13,老母壹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14,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15,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 李清照《菩薩蠻》)
16,母稱兒幹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17,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沈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18,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 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9,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6. 關於親情的美文 帶賞析秋天的雨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壹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沈沈的,像古老的住宅裏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雲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
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壹切都是異常的沈悶。園子裏綠翳翳的古榴桑樹、葡萄藤。
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築的遺跡壹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壹點新鮮的花朵;宿舍墻外壹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裏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黴氣薰蒸的雨天。
只有墻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壹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壹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壹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
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袈裟鮮艷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的洗禮。那潮濕的紅磚,發出有刺激的豬血的顏色和墻下綠油油的桂葉成為強烈的對照。
灰色的癩蛤蟆,在濕爛發黴的泥地裏跳躍著;在秋雨的沈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壹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沈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
它噗禿噗禿地跳著,從草窠裏,跳到泥裏,測出深綠的水花。雨,像銀灰色黏濡的蛛絲,織成壹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心泉叮咚人人心中都有壹汪清泉,洗濯妳的靈魂,滋潤著妳的生命。只是因為日常的瑣碎生活的紛雜,才掩蔽了她的環佩妙音,朦朧了她的清碧透明。
夜闌人靜,天籟無聲。每逢這個時刻,妳才能卸下沈重的面具,拆去心園的柵欄,真實地審視自己,在生命的深處,妳終於傾聽到壹絲悠然的脆鳴。
這是壹首真善美的詩。像甘霖,像春風,柔慢而雋永。
月隱星現,露重風輕。每逢這個時候,妳才能正視裸露的良知,走出世俗的樊箱,在靈魂的高處,妳終於感念到壹波必然的律動。
這是壹支真善美的歌啊!像皓月,像秋陽,淡泊而寧靜。逆風逆旅的妳,每當回望身後的坎坷與泥濘,壹道壹道,壹程又壹程,妳的心泉便豁然翻湧……終於了悟:生活不相信眼淚,失敗也並不意味著扼殺成功!世上沒什麽永恒的僥幸讓妳永遠的沾沾自喜,世上又有什麽永恒的不幸讓妳永久地痛不欲生?生命的輝煌,拒絕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所以春風得意時多些緬想,只要別背叛美麗的初衷;窘迫失意時多些憧憬,只要別虛構不醒的苦夢!用心泉熄滅如火的嫉妒,用心泉沖盡如塵的虛榮,生命才會獲得無限的輕松。
絮絮低語的心泉明白地告訴妳:人心並不是妳想像得那樣險惡叢生,生活也不像妳渲染得那般黯淡沈重!遠離卑劣的傾軋,躲開世俗的紛爭,走近丁冬的心泉,傾聽心泉丁冬……雨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輕靈的東西,敲不響那厚重的鋼筋水泥的樓房。而瓦屋則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當當的,立即發出悅耳的聲音。
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親近自然的福氣。雨勢急驟,聲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馬齊鳴,如萬馬奔騰。
雨勢減緩,聲音也弱下去,輕柔地沁入妳的心,像暖春時節耳邊的輕風,瓦片似乎是專為雨設置的,它們盡職地演奏著,聽雨人心中便漫出不盡的情意。人們喜歡當心中充滿懷念與感喟時,壹個人靜靜地坐下聽雨。
垂老的誌士有“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抱負;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索懷;多情的詩人有“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思。雨成了人們修飾感情、寄托心願的使者。
閑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經聽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聽到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聲。
迷蒙之中,雨聲裏透出壹種古怪的情調,是久未溝通的那種。它拒我於千裏之外,向我表明它對我的陌生,然而我卻能從意識的最深處感受到它存在的氣息。
我有壹種從夢中猛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後的滄桑感。哦,我在雨聲中相約的竟是已隔了時空的自我,它在講述我以前的壹切。
我仿徨了,我問自己:我是誰?還是從前的那個我嗎?有詞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然而聽雨卻都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
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回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語還休的惆悵。似乎只有在這瓦屋輕靈的雨聲中,心靈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續。
雨聲依然在響,像我真實的心跳……壹顆感恩的心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壹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壹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
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題記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感恩是發自內心的。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妳付。
7. 關於親情的詩句古詩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家》)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