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贈賈島
作者:韓愈 朝代:唐 體裁:七絕
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閑。
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
臥疾走筆酬韓愈書問
[唐]賈島
壹臥三四旬,數書惟獨君。願為出海月,不作歸山雲。
身上衣頻寄,甌中物亦分。欲知強健否,病鶴未離群。
《寄韓荊州愈》:
賈島
此心曾與木蘭舟, 直到天南潮水頭。
隔嶺篇章來華嶽, 出關書信過瀧流。
峰懸驛路殘雲斷, 海浸城根老樹秋。
壹夕瘴煙風卷盡, 月明初上浪西樓。
賈島詩情酬韓愈
賈島與韓愈不尋常的交契,是從幫助賈島斟酌詩句開始的。賈島寫了兩句詩,“鳥棲池邊樹,僧推月下門。”是“推”是“敲”,斟酌不定。騎著壹頭小毛驢,迷迷茫茫地做著推和敲的動作,壹頭撞到刑部侍郎韓愈的轎前。韓愈沒有怪罪他,還幫他確定為“僧敲月下門”。這就是有名的“推敲”典故的由來。這使賈島由衷的佩服和感激,決心從此不作和尚了,要和當時的文壇巨孽韓愈“推敲”詩句去。於是脫掉僧衣,蓄發還俗,潛心苦吟,科舉登仕。妳還別說,真就謀求到壹官半職。雖然屢舉進士不第,還是當上了長江主薄這樣的官,人們稱之為賈長江。
賈島還俗,從僧門重返塵俗。但是,扶植他的韓愈卻始終以辟佛為己任,而且越來越篤。到了晚年,竟向皇帝獻了壹道《論佛骨表》,力諫唐憲宗“迎佛骨入大內”。皇帝是天之驕子,上天之子來到人間,怎麽可能讓壹塊佛骨去“左右”他,理所當然地被駁了回來。韓愈卻非常固執,“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還說什麽,雖遭獲嚴譴,亦無怨悔。憲宗很是惱怒,真的要給他嚴譴了--擬治死罪。幸有裴度等人說情,被降職使用,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
到邊遠的南方去任職,在當時看來,和流放也差不了許多。韓愈曾在壹首哭女之作中寫道:“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後家已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可以看出,已經是人亡家破了。在這樣的情景之下,韓愈被催促著,孤苦悲憤地上路“赴任”去了。有幸的是,行至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遇到了本族侄孫韓湘,是特意陪同他去潮州的。家人相見,百感交集,悲歌當哭,慷慨激昂地寫了壹首《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壹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 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 好收吾骨漳江邊。
膽氣和著悲愴,淒楚雜著激憤,以“沈郁頓挫”之筆,,以高屋建瓴之勢,道出英雄失路之悲,寫出了風格近似杜甫,變化而自成面貌的歷史名篇。
時隔不久,這首詩就傳到了長安。賈島這時正為著韓愈心鳴不平,看到這首詩,過往今來的詩情、友情,壹齊湧上心頭,激動的心情難以自已。磨墨掭筆,壹揮而就。同樣寫下了撼心動肺的《寄韓荊州愈》:
此心曾與木蘭舟, 直到天南潮水頭。
隔嶺篇章來華嶽, 出關書信過瀧流。
峰懸驛路殘雲斷, 海浸城根老樹秋。
壹夕瘴煙風卷盡, 月明初上浪西樓。
用現代的語句敘述就是:我的心哪壹直伴隨著妳,水宿風餐,跟隨妳直到韓江盡頭。妳的壹腔忠憤的詩篇引起我強烈***鳴,我寄書慰問,也可以稍釋妳淒涼的心愁。路途上,驛道盤山,彎彎曲曲架上雲端;到任所,海潮浸到城根,老樹也為之含秋。終會有壹天,這些就要過去,風掃瘴氣散,皓月東升,朗朗月色灑滿潮州浪西樓。八句詩直如清澈的溪流,字字句句均從丹田泄出。而且兩人詩情相融,詩思相通,字字相酬,句句相應。情真意切,誦之動心。我們不妨多占些篇幅,對照分析壹下。
韓詩說:“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賈詩說:“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緊隨其意。韓詩說:“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賈詩說:“隔嶺篇章來華嶽,出關書信過瀧流。”與之***鳴。韓詩說:“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賈詩說:“峰懸驛路殘雲斷,海浸城根老樹秋。”互訴衷曲。韓詩說:“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漳江邊。”賈詩說:“壹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勸慰心誠。
所以,後人以為,賈詩酷似和詩,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賈島生於唐大歷十四年(779),河北範陽人。性孤傲耿介,憤世嫉俗,他20歲就出家為僧,改號無本。他用生命寫詩,“壹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且極註重煉字煉句,傾心於苦吟,他曾自雲:“二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壹年來詩作置於桌上,焚香自拜,“此吾終年苦心也。”由此可見其苦吟成癖已是到了癡迷的程度。
賈島與韓愈初識於貞元十七年(801),這壹年賈島23歲,韓愈34歲。韓愈和門人李景興、侯喜、尉遲汾等來到了洛陽,結伴泛舟、釣魚、閑遊,也正在此時,賈島與韓愈不期而遇。在香山寺石樓坐談中,韓愈深覺賈島談吐不凡,便相與訂交。韓愈勸賈島還俗應舉,求取功名。
元和元年(806)冬節,賈島帶著他新作的詩文,從範陽赴長安謁見韓愈、張藉,時韓任國子博士,張藉任太常寺太祝。賈島壹邊趕路,壹邊吟唱:
袖有新成詩,欲見張韓老。青竹未生翼,壹步萬裏道。仰望青冥天,雲雪壓我腦。失卻終南山,惆悵滿懷抱。安得西北風,身願變蓬草。
元和五年(810),賈島又壹次來到京城,這壹回,他是來應舉的。由於路途跋涉(從範陽到長安,又從長安到洛陽,再洛陽趕回長安),身體本就虛弱的賈島終於病倒了。韓愈聞知,心急如焚,他馬上到賈島居住的新昌坊南門東郊青龍寺看望,並給予資助。此後還多次書信慰問,這使賈島感激不已,遂作《臥疾走筆酬韓愈書問》詩致謝:“壹臥三四旬,數書惟獨君,願為出海月,不作歸山雲。身上衣頻寄,甌中物亦分。欲知強健否,病鶴未離群。”
元和十四年(819),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當他來到陜西藍田時,侄孫韓湘趕來送別。韓愈觸景傷情,想起自己原是滿懷赤誠為朝廷革除弊政,竟落得如此下場,悲歌當哭,慷慨激昂地吟起了《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左遷》詩傳到京師,賈島深為韓愈憤憤不平,遂馳書慰問,作《寄韓潮州愈》詩,在這首詩中,賈島表達了與韓愈非同尋常的交契,流露出深情的眷念和神往,並表示願陪摯友“直到天南潮水頭”。人雖遠隔,心卻相連,特別是末聯:“壹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辭警意豐,感人肺腑,言外之意,友人無辜遭貶的冤屈,將會大白於天下。
長慶二年(822),44歲的賈島又壹次應舉,可是這壹次又是落第了,此時,賈島仍然想到韓愈。他們壹起泛舟於長安黃子陂,在船上談了許多事情,回憶起自訂交以來的情誼。韓愈作詩曰:“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頓覺閑。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兩年後韓愈病逝,從此賈島失去了壹位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