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想了解他的畫,首先要了解他的人。他的人,他的故事,他的詩,他的畫,都被後人稱頌,有很多真誠的崇拜者和學者。唐寅從小聰明機智,寫得壹手好書法,尤其是詩文。29歲時,他參加了省考,獲得了謝園第壹名。第二年春天,我去北京參加考試。因為考場舞弊而疲憊不堪,最後以被捕入獄的悲慘結局收場。於是我以詩酒為生,同時遊歷名山大川,等待時機。幾年後,在江西南昌封地的寧王朱積蓄力量,蓄意造反,拉攏各種人才。唐寅被邀,住了半年多發現朱鐸違法,於是死了。幸好唐寅及時脫身,躲過了這壹劫。但這壹次,他徹底失望了,越來越痛苦。他皈依佛教,靠賣畫為生。晚年的唐寅極度抑郁,內心的痛苦,與妻子的離婚,終日酗酒,縱欲過度,使他的壽命大大縮短。這位神童在痛苦和孤獨中去世,享年53歲。
俗話說“桃花塢裏的桃花庵,桃花庵裏的桃花仙。半醉半醒日復壹日,花開年年。我願老死,不願在車馬前低頭”(《唐伯虎全集》卷壹《桃花庵歌》)。這位浪漫主義的天才壹生悲慘,但他並不滿足,卻成就了他偉大的藝術,最後載入史冊,後來他讀了,欣賞了,贊美了,研究了。
所以我們在欣賞唐寅的書畫時,都是和他的生活有關的。所以唐寅的樹、石、人物、花鳥都傳達了他的真意,是他坎坷壹生的真實寫照。在《西部寒鴉》的枯木圖中,“幹”和“冷”的含義已經滲透到筆墨之中。枯木寒風蕭瑟,孤石難掩悲。西部寒鴉,寒風中的壹棵樹,無處棲身。那枝上孤獨的西部寒鴉不就是唐僧的化身嗎?難過,難過!詩表達畫,畫也寫詩,相得益彰,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