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漁家傲》宋 範仲淹?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 唐 王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送魏大從軍》 唐 陳子昂?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反旆勒燕然。——《春思》 唐 皇甫冉
請書塞北陰山石,願比燕然車騎功。 ——《塞下曲四首》 唐 李益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無人空月明。——《統漢烽下》 唐 李益
倚劍登燕然,邊烽列嵯峨。——《發白馬》唐 李白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唐 李白
漢代起杭愛山在中國稱為燕然山,位於蒙古高原的西北,離雁門關大概在1800公裏左右。自從秦朝起,“大漠”壹詞就經常在史書中出現。漢朝時漢武帝派大將軍衛青將匈奴趕到“漠北”。後來霍去病深入漠北至狼居胥山(蒙古國的肯特山脈)。公元89年(東漢永元元年)夏六月開始,竇憲、耿秉率軍與南匈奴軍隊在涿邪山匈奴人會合(今蒙古國滿達勒戈壁附近),與北單於戰於稽落山(今蒙古國額布根山),北單於大敗逃走,漢軍追擊,俘殺壹萬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後有二十余萬人歸附。竇憲、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由班固撰寫《封燕然山銘》文,刻石紀功而還。公元91年,東漢大將軍耿夔率領漢朝大軍再次出擊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敗北單於,北單於只得向西逃竄。杭愛山以北,中國人稱為“極北”,基本上被視為蠻荒地帶。唐代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天山”也指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