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詩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歌頌的是自我革新的擔當精神。
此句描述了自然界新舊交替的現象,頗具哲學思想,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觀必然性,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體現出詩人發展的眼光。
首聯,寫即指讀了白居易寄來的兩首絕句,後有感於友朋之離世,亦作詩抒發感慨.領聯,寫到友人壹壹離開人間,祭文所做自然增加,以致文集中祭文最多,對於友人去世之傷痛無親之情,自己的孤獨之感溢於言表。
頸聯乃千古名句,亦最能體現劉禹錫的哲學思想。本義是指春天裏,茂盛的樹林新長出的葉子,催換著老葉、舊葉,江河中,奔騰的流水前面的退讓給後起的波浪。
陳葉、“前波”可指微之、敦詩、晦叔等已經去世的好友,也可指舊事物。"新葉”、“後波”可指。晚輩,亦可指新事物。這壹聯我以為,至少包含了這些哲學思想。
劉禹錫
劉禹錫,初名珪,字秀成,紹興二年壬子科張九成榜進土。廬陵永豐人,與大名鼎鼎的歐陽修同鄉。其事跡見於《同治永豐縣誌》《萬歷吉安府誌》《光緒吉安府誌》和《宋元學案補遺》第三十四卷。
築清風臺,吟詠其中,自得其樂。後來這清風臺改名“清風書院”,朗朗書聲中,禹錫公的精神和情操激勵著壹代代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