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除夕的詩句:
《田家元日》 孟浩然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 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除夜》 來鵠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元日·玉樓春》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已酉新正》 葉颙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癸已除夕偶成》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鳳城新年辭》 查慎行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歷臘月(十二月)的最後壹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壹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除夕因常在夏歷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壹。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農歷壹年的最後壹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2007年,除夕依《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2014 年,除夕依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進行調整,不再作為中國法定節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