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詩句
除夜
白居易(唐)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唐)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鳳城新年詞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迎春
葉燮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春節風俗
拜年
拜年,是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它與除夕夜的團圓飯壹樣,是最能體現?年味? 的春節習俗。在過去家庭拜年順序為壹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壹般大年初壹晚輩給長輩拜年,祝願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後給親戚拜年,壹般的規矩是初壹拜本家、初二拜嶽家、初三拜親戚。在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裏之間也要相互拜年。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正如古語所說,拜年?以聯年誼、以敦鄉情?。
逛廟會
逛廟會,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春節情結,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節廟會最早是民間的宗教儀式,廟會之時,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場?以祭祀神佛,人們也要進香朝拜、許願、還願、求福。廟會期間,也少不了商販叫賣、民間藝術表演。廟會上有許多歷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項目,比如,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
觀社火
除了廟會,民間自演自娛的社火也是歷史悠久的春節文化。社火源於古老的土地神與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成為規模盛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娛樂活動。
中國結
中國結又稱盤長結,每壹個結都是從頭到尾用壹根紅繩編結而成。中國結發源於遠古時期,當時還沒有文字,人們為了記住某些事情,在壹根繩上盤上不同的結以示記憶,這就是?結繩記事?。當時,人們用這種方法除了記住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還是年輕人用於表達愛情的物品。作為壹種裝飾藝術品,中國結給人以純樸、吉祥的印象。它內含濃郁的民族鄉土氣息,外形又很雅致,既體現遠古時代的神秘,又體現中國人的靈秀。因此,它很快成為人們在春節期間室內懸掛,或互相贈送的物件。優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韻味給傳統佳節增添祥和、吉利的氣氛。
春節飲食習俗
春節吃年夜飯
年夜飯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樣菜都要吃壹口。有幾道菜肴 , 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飯中是不可少的。
春節吃餃子
正月初壹吃餃子,在我國北方,幾乎家家如此。這壹頓餃子與壹年中的其他餃子不壹樣。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吃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
春節吃年糕
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糧。
猜妳喜歡:
1. 春節貼對聯習俗的由來
2. 春節心得體會6篇
3. 春節的含義是什麽
4. 關於春節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