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典故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壹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壹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鐘子期在壹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壹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沈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後,又在壹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壹樣呀!"伯牙每奏壹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裏想的真是完全壹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鐘子期時,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詩句寫意 牟融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青氈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壹樽. 醉後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寄張元夫 薛濤 前溪獨立後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李白 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1.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壹夜風:壹夜春風.唐 王涯《春遊曲》.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2.高山流水的古詩1、《石州慢·天迥樓高》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天迥樓高,日長院靜,琴聲幽咽。昵昵恩情,切切言語,似傷離別。子期何處,漫高山流水,又逐新聲徹。仿佛江上移舟,聽琵琶淒切。休說。春寒料峭,夜來花柳,弄風搖雪。大錯因誰,算不翅六州鐵。波下雙魚,雲中乘雁,嗣音無計,空嘆初謀拙。但願相逢,同心再綰重結。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張孝祥
玉節珠幢出翰林。詩書謀帥眷方深。威聲虎嘯復龍吟。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3、《婆羅門引·龍泉佳處》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龍泉佳處,種花滿縣卻東歸。腰間玉若金累。須信功名富貴,長與少年期。悵高山流水,古調今悲。
臥龍暫而。算天上、有人知。最好五十學易,三百遍詩。男兒事業,看壹日、須有致君時。端的了、休更尋思。
4、《雨霖鈴 鳴鶴余音卷壹》
年代: 元 作者: 宋德方
高山流水。嘆知音者,世間能幾。終南萬裏,煙霞歸去也,歲雲暮矣。拄杖藥爐經卷,除此外、有何行李。樂恬淡、清靜家風,壹片靈臺瑩如洗。就中妙處因師指。下工夫、戰退無常鬼。匣藏三尺神劍,霹靂響、火龍飛起。天下升平無事,白雲間、笑傲而已。名利客,不信長生,奔走紅
5、《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高山流水意無窮,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時誰會得,坐憑江閣看飛鴻。
3.高山流水的古詩高山流水的典故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壹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壹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鐘子期在壹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壹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沈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後,又在壹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壹樣呀!"伯牙每奏壹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裏想的真是完全壹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鐘子期時,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詩句
寫意 牟融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青氈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壹樽。 醉後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寄張元夫 薛濤 前溪獨立後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李白 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1.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壹夜風:壹夜春風。唐 王涯《春遊曲》.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4.高山流水 古詩詞高山流水 古詩詞: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風閣落成韻
原文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風閣落成韻
作者顧太清 朝代清
群山萬壑引長風,透林臯、曉日玲瓏。
樓外綠陰深,憑欄指點偏東。
渾河水、壹線如虹。
清涼極,滿谷幽禽啼嘯,冷霧溟濛。
任海天寥闊,飛躍此身中。
雲容。
看白雲蒼狗,無心者、變化虛空。
細草絡危巖,巖花秀媚日承紅。
清風閣,高淩霄漢,列岫如童。
待何年歸去,談笑各爭雄。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風閣落成韻賞析
這首詞境界開闊,它不僅寫了壹處樓閣,作者還註意到了它的群山環抱的氣勢。
詞壹開始,就以“群山萬壑引長風”為引領,表現出清風閣所在的西山壹帶的雄渾氣勢。它群山環抱,溝壑縱橫,清風閣居高臨下,境界開闊。“透林臯、曉日玲瓏”,在這裏,可以東迎日出。透過茂密的樹林,迎來壹輪緩緩升起的朝日。“樓外綠陰深,憑欄指點偏東”,是依山面東的朝向。“渾河水、壹線如虹。清涼極,滿谷幽禽啼嘯,冷霧溟濛。”作者登樓眺望,心曠神怡,頗有“任海天寥闊,飛躍此身中”之感。
下片承上片的描寫,但從遠眺轉入仰望,詞人說:“雲容。看白衣蒼狗”,藍天白雲,組成各種形狀,變化莫測,“無心者、變化虛空”,它不受驅遣地在虛空中開闔組分。作者再睇視清風閣的四周,“細草絡危巖,巖花秀媚日承紅”,絕壁巉巖上攀緣著細草,山崖上的秀麗山花承受著陽光照射,現出壹派紅色。登臨閣上,有“高臨霄漢”之感,周圍的群山,突出雲層之上,壹座座山巔好像不同形態的童子。這壹總的感受,表現了詞人審美愉悅達到了頂點,因而最後托出“待何年歸去,談笑各爭雄”,就感到異常自然了。詞人說,這裏不僅是生前登臨覽勝的好去處,也希望他年夫婦***同長眠於此,繼續著生前的“談笑各爭雄”的閨房之樂。
這首詞,融敘景抒情於壹體。它雖然說到了“待何年歸去”,帶來某種淒涼滄桑之感,但全詞充滿了登山臨水的歡悅,而且氣勢開闊,在顧太清詞中別具特色。
作者介紹
顧太清
顧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嫁為貝勒奕繪的側福晉。她為現代文學界公認為“清代第壹女詞人”。晚年以道號“雲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壹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因而八旗論詞,有“男中成容若(納蘭性德),女中太清春(顧太清)”之語 。
顧太清不僅才華絕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適中,溫婉賢淑。令奕繪鐘情十分。雖為側福晉壹生卻誕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幾位兒子都有很大作為。
5.高山流水 詩詞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壹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巍巍乎誌在高山"和"洋洋乎誌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鐘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湯問》,傳說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誌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後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6.有關於高山流水的古詩古文中華古韻,向有十大名曲壹說。這十大古代名曲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無論是“誌在高山”,還是“誌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某壹主題或意象時,鐘子期必能領會其意。壹日,伯牙與鐘子期***遊於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於巖下。伯牙心情郁悶,於是彈奏了壹會琴。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巖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鐘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於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誌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裏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於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並無伯牙因鐘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
大約成書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類似的記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誌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呂氏春秋》的記述與《列子》的記述大致相當,但交代了結局:鐘子期死後,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列子》記述在前,其內容也並非毫無根據。於是伯牙不復鼓琴壹說被當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時應該很知名,荀況在《勸學》篇裏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雖然語近誇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裏,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內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邕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成連拜師學習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壹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鐘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壹小段百來字的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鐘子期這壹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裏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壹”、“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明代朱權成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壹曲。初誌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誌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後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向往之”,對音樂並無切身體會。
因而這個佳話得以流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與鐘子期之間那種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當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斷弦絕音。嶽飛在《小重山》壹詞中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正是伯牙當時心境的準確反映。伯牙的絕琴明誌,壹者做為對亡友的紀念,再者為自己的絕學在當世再也無人能洞悉領會而表現出深深的苦悶和無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爾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難以領會其樂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會感到孤獨,才會發出知音難覓的感慨。
這麽說來,友誼倒在其次了。所以本篇稱,《高山流水》為千百年來被善意地無限誇大了的友誼。能引起人們無限向往的樂曲和友誼,也許並非故事的本味所在。
7.高山流水 詩詞1、漫高山流水
宋
王之道
《石州慢·天迥樓高》
2、高山流水遇知音
宋
張孝祥
《浣溪沙》
3、高山流水
宋
呂勝己
《瑞鶴仙·殘梅飄簌簌》
4、袖手高山流水
宋
辛棄疾
《滿庭芳 和洪丞相景伯韻》
5、嘆高山流水
宋
辛棄疾
《婆羅門引·綠陰啼鳥》
6、高山流水
宋
辛棄疾
《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
7、悵高山流水
宋
辛棄疾
《婆羅門引·龍泉佳處》
8、高山流水知音
宋
辛棄疾
《西江月·八萬四千偈後》
9、未信高山流水曲
宋
黃機
《浣溪沙·綠綺空彈恨未平》
10、問高山流水
宋
劉清夫
《金菊對芙蓉·淺拂春山》
11、安識高山流水趣
李好古1
《賀新郎·人物風流遠》
12、指高山流水
宋
吳潛
《酹江月/念奴嬌》
13、高山流水
宋
無名氏
《減字木蘭花·壹丘壹壑》
14、高山流水琴三弄
唐
牟融
《寫意二首》
15、壹曲高山流水
元
沈禧
《風入松 詠書景》
8.根據成語高山流水的古詩有哪些樓主到這裏查,有很多,不過需要輸入進行搜索。
/search.asp 石州慢 王之道 天迥樓高,日長院靜,琴聲幽咽。昵昵恩情,切切言語,似傷離別。
子期何處,漫高山流水,又逐新聲徹。仿佛江上移舟,聽琵琶淒切。
休說。春寒料峭,夜來花柳,弄風搖雪。
大錯因誰,算不翅六州鐵。波下雙魚,雲中乘雁,嗣音無計,空嘆初謀拙。
但願相逢,同心再綰重結。-------------------------------------------------------------------------------- 浣溪沙 張孝祥 玉節珠幢出翰林。
詩書謀帥眷方深。威聲虎嘯復龍吟。
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 瑞鶴仙 呂勝己 殘梅飄簌簌。看柳上春歸,揉條新綠。
嬌鶯離幽谷。弄彈簧清響,飛遷喬木。
年華迅速。嘆浮生、流暉轉燭。
自春來、每每遨遊,多辦九霞醽醁。溪北。
踏青微步,鬥草慵眠,錦裀花褥。鉛華簇簇。
歌聲妙、間絲竹。愛壹川好處,高山流水,不減城南杜曲。
笑平生、卓地無錐,老來富足。-------------------------------------------------------------------------------- 滿庭芳 辛棄疾 傾國無媒,入宮見妒,古來顰損蛾眉。
看公如月,光彩眾星稀。袖手高山流水,聽群蛙、鼓吹荒池。
文章手,直須補袞,藻火粲宗彜。癡兒。
公事了,吳蠶纏繞,自吐餘絲。幸壹枝粗穩,三徑新治。
且約湖邊風月,功名事、欲使誰知。都休問,英雄千古,荒草沒殘碑。
-------------------------------------------------------------------------------- 婆羅門引 辛棄疾 綠陰啼鳥,陽關未徹早催歸。歌珠淒斷累累。
回首海山何處,千裏***襟期。嘆高山流水,弦斷堪悲。
中心悵而。似風雨、落花知。
更擬停雲君去,細□陶詩。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
人爭看、寶馬來思。-------------------------------------------------------------------------------- 水龍吟 辛棄疾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壹見參差是。
覺來幽恨,停觴不禦,欲歌還止。白發西風,折腰五鬥,不應堪此。
問北窗高臥,東籬自醉,應別有、歸來意。須信此翁未死。
到如今、凜然生氣。吾儕心事,古今長在,高山流水。
富貴他年,直饒未免,也應無味。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
-------------------------------------------------------------------------------- 婆羅門引 辛棄疾 龍泉佳處,種花滿縣卻東歸。腰間玉若金累。
須信功名富貴,長與少年期。悵高山流水,古調今悲。
臥龍暫而。算天上、有人知。
最好五十學易,三百篇詩。男兒事業,看壹日、須有致君時。
端的了、休更尋思。-------------------------------------------------------------------------------- 西江月 辛棄疾 八萬四千偈後,更誰妙語披襟。
紉蘭結佩有同心。喚取詩翁來飲。
鏤玉栽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胸中不受壹塵侵。
卻怕靈均獨醒。-------------------------------------------------------------------------------- 浣溪沙 黃機 綠綺空彈恨未平。
可堪執手送行人。碧酒謾將珍重意,莫辭斟。
我定憶君吟渭北,君須思我賦停雲。未信高山流水曲,斷知音。
-------------------------------------------------------------------------------- 金菊對芙蓉 劉清夫 淺拂春山,慢橫秋水,玉纖閑理絲桐。按清冷繁露,淡佇悲風。
素弦瑤軫調新韻,顫翠翹、金簇芙蓉。疊蠲重鎖,輕挑慢摘,特地情濃。
泛商刻羽無窮。似和鳴鸞鳳,律應雌雄。
問高山流水,此意誰同。個中只許知音聽,有茂陵、車馬雍容。
畫簾人靜,琴心三疊,時倒金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