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註釋]: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壹道:壹路。
撐:撐船,用篙使船前進。
小娃:小女孩兒。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開:分開。
[作者資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陜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唐代宗大歷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壹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壹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壹些小詞。贈劉禹錫詩雲: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壹些新詞。其中《花非花》壹首,頗具朦朧之美,後世詞人如歐陽修、張先、楊慎,都極為贊賞。
[譯文]:
天真活潑的農村兒童,他們撐著壹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蓮花。回來的時候,他們不懂怎樣掩蓋留下的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蕩開,船後留下了壹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蹤~~
[簡析]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將壹“偷蓮 ”小童的憨態描繪得惟妙惟肖.詩中最傳神的當是“不解藏蹤跡”壹句,寫盡小童頑皮、純 真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