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詩名是什麽?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詩名是什麽?

詩名是《登鸛雀樓》。

出處:出自唐朝詩人王之渙的五言絕句《登鸛雀樓》。

原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白話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下落,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而去。

若想把千裏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壹層城樓。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淩,漢族,薊門人,壹說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壹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武後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渙出生於太原王家,為當時名門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為後魏絳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絳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請大夫、著作郎,入唐為安邑縣令。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渙任冀州衡水主簿,開元十年(722年),王之渙與勃海李氏結婚,李氏乃冀州衡山縣令李滌之第三女。

開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渙由於遭人誣陷誹謗,辭去官職,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登上鸛雀樓遊玩時,有感而發,便寫下《登鸛雀樓》,當時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