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胡羊肉的歷史文化

胡羊肉的歷史文化

1. “胡羊肉”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古菜。相傳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曾食過胡羊肉,而古絲綢之路上的中外商人和旅行家,在那悠揚的駝鈴聲中,就以食胡羊肉為快。北魏賈思勰寫的“胡炮羊肉

”,則是用壹歲羔羊,“生縷切,著渾鼓鹽,孽蔥白、姜椒、革拔,令調適凈洗,羊肚翻之,以切肉脂,肉於肚中,以白滿為限,縫合作浪中,坑火燒,使亦,卻滅火內,肚著坑中,還以滅火覆之於上,更燃火坑,壹面米頃便熟,香美異常,非煮灸之例。”這種方法名曰“胡”,實則無異於周代“八珍”之壹的“炮牂”。至清代,袁枚《隨園食單》中所載“燒羊肉”,是“羊肉切大塊,重2.5~3.5 公斤者鐵叉火上燒之”這是明灸。今之“胡羊肉”是先大塊煮,然後蒸,配黑木耳、黃花和其它佐料,已是古菜翻新;

2. 南宋詩人陸遊吃過“胡羊肉”後,寫下著名詩句“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稱贊胡羊肉酥軟濃香,宋仁宗品嘗後,嘆謂其“味果甘脆”。因而時人重之,曰:“宜惹宋仁宗夜半之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