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淡泊
(1)引言
淡泊
淡泊於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沒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沒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萬難做到的。
淡泊於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橫流的當今,有誌者更應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標前進!
(2)事實論據
關麟征辭官隱居
關麟征是黃博軍校壹斯期生,曾在國民黨軍隊中歷任要職。他經過長期征戰和宦海沈浮,逐漸看透自己前半生爭名奪利的官場生活,於1949年秋辭去陸軍總司令職務、退出國民黨軍界,拒絕接受隨蔣介石飛往臺灣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隱居下來。從此,他不參加任何政治性的集會和社會活動,不接見任何記者采訪,斷絕壹切與黨政軍故舊的聯系,整日以讀書、寫字為樂。其間蔣介石、蔣經國妳子曾數度邀請他去臺灣任職,並許以高官厚祿,他都婉言謝絕。從44歲至85歲逝世,他壹直過著淡泊的隱居生活。
錢鐘書終生淡泊名利
當代大學者錢鐘書,終生淡泊名利,甘於寂寞。他謝絕所有新聞媒體的采訪,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的記者,曾千方百計想沖破錢鐘書的防線,最後還是不無遺憾地對全國觀眾宣告:錢鐘書先生堅決不接受采訪,我們只能尊重他的意見。
80年代,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特邀錢鐘書去講學,每周只需錢鐘書講40分鐘課,壹***只講12次,酬金16萬美元。食宿全包,可帶夫人同往。待遇如此豐厚,可是錢鐘書卻拒絕了。
他的著名小說《圍城》發表以後,不僅在國內引起轟動,而且在國外反響也很大。新聞和文學界有很多人想見見他,壹睹他的風采,都遭他的婉拒。有壹位布什國女士打電話,說她讀了《圍城》探測切想見他。錢鐘書再三婉拒,她仍然執意要見。錢鐘書幽默地對她說:“如果妳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壹定認識那只下蛋的母雞呢?”
1991年報11月錢鐘書法家80華誕的前夕,家中電話不斷,親朋好友、學者名人、機關團體紛紛要給他祝壽,中國社會科學院要為他開祝壽會、學術討論會,錢鐘書壹概堅辭。
居裏夫婦視名利如浮雲
居裏夫婦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學家,居裏夫人是世界上唯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但他們生活儉樸,不求名利。各種勛章、獎章是榮譽的象征,或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寶物,可居裏夫婦視之如廢物。1902年,居裏先生收到了法蘭西***和國大學理學院的通知,說是將向部裏提出申請,頒發給他榮譽勛章,以表彰他在科學上的貢獻。務請他不要拒絕接受。
居裏和夫人商量以後,寫了壹封覆信:“請代向部長先生,表示我的謝意。並請轉告,我對勛章沒有絲毫興趣,我只亟需壹個實驗室。”
居裏夫人的壹位朋友應邀到她家做客,進屋後看見居裏夫人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家協會剛剛授予居裏夫人的壹枚金質獎章,驚訝地說:“這枚體現極高榮譽的金質獎章,能得到它是極不容易的,怎麽能夠讓孩子玩呢?”居裏夫人卻說:“就是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榮譽這東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絕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遠守著它,就不會有出息。”
居裏夫婦,重視事業,淡泊名利。
(3)理論論據
[理論論據]
不以譽喜,不以毀怒。
明.海瑞《令箴》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清.錢琦《錢公良測語.導儒》
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漢書.揚雄傳》
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蔡鍔集.序及按語》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棵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諸葛這《誡子書》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
明.薛宣《讀書錄》
修身以寡欲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
《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欲淡則心虛,心虛則氣清,氣清則理明。
明.薛宣《讀書錄》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
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宋.範促淹《嶽陽樓記》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古今楹聯類篡》
欲寡則心自誠。
宋.程顥、程牙刷《二程全書.元豐已未》
涵容是待人第壹法,恬淡是養心第壹法。
弘壹大師《格言別錄》
淡泊明誌,夙夜在公。
蔡鍔《南寧寓廬聯》
誌不行,顧祿位如錙銖;道不同,視富貴如土芥。
《宋史.隱逸列傳》
凡是壹無所求的,什麽都會有。
英國諺語如果妳的欲求無究盡,那麽妳的心事和擔憂也會無究盡。
[美] 富勒《至理名言》
不誘於譽,不恐於誹。
《荀子.非十二子》
貪欲之人,無有厭足。
弘壹大師《修行法語》
貪材,權欲和虛榮心,弄得人痛苦不堪,這是大眾意識的三根臺柱,無論何時何地,它們都支撐著毫不動搖的庸人世界。
[前蘇聯] 艾特到托夫《斷頭臺》
9.德養
(1)引言
德養
如果說人生是壹棵大樹,才能是其果實,功業是其枝幹花葉,那麽道德修養就是它的根本。
若使妳的人生枝繁葉戎,花香果碩,妳就應加強道德修養。加強道德修養,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
(2)事實論據[事實論據]
於謙壹身清白
於謙是明代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19歲時寫《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寫詩明誌,激勵自己。在他數十年的為官生涯中,蔑視榮華富貴,珍視道德修養。
於謙巡撫河南、山西達19年。當時封疆大吏進京述職,多要向朝中權貴有所饋贈,而於謙每次進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勸他:“雖不願送金銀珠寶攀附權貴,至少總要帶點土特產線香、磨菇、絹帕之類的東西才好。”於謙哈哈大笑,舉起雙袖說:“我帶有兩袖清風!”並就此作七絕壹首:“手帕磨菇和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於謙可謂壹生清白,兩袖清風。
周恩來照鏡自勉
周恩來同誌,壹生嚴於自律,品德高尚,為世人所景仰。這是他平生註重道德修養的結果。他在青年讀書時代,就在家中大立鏡旁邊,貼著他手書的警句:“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鏡面前照壹照。縱觀周恩來同誌的壹生,他就是這樣做的。
溥儒不為名利所動
溥儒,字心畬,著名書畫家,清宮宗室。為人清室。為人清正,不慕權勢,富有民族氣節。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並企圖吞並整個中國,扶植親日勢力,其史溥偉貪圖榮華富貴投入日本帝國主義懷抱。溥儀做了滿洲國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儀為了顯示“皇恩浩蕩”,下詔書召見宗室,封爵,溥儒當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斷然加以拒絕,隱居於西山為家,連字畫也不賣,周圍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畬,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戰勝利後,他辭去國民黨的國大代表,拒絕參加政治活動,以賣書畫為生。壹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3)理論論據
[理論論據]
君子以反修德。
《易經.寒卦》
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
《孔子家語.儒行解》
土無求於世,惟求無愧於世。
明.何良俊《語林.語言下》
好名好利,均為失德。
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
修身以寡欲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
《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後身正。
晉.傅玄《傅子.正心篇》
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
宋.司馬光《交趾獻奇獸賦》
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
《漢書.司馬遷傳》
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酬別致用》
修養的花兒在寂靜中開過去,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裏結實。
冰心《春水》
養身者忘家,養誌者誌身。
漢.韓嬰《韓詩外傳》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禮記.大學》
涵養、窮索,二者不可廢壹,如車兩輪,如鳥兩翼。
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修身以為弓,嬌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後發,發必中矣。
漢.楊雄《法言.修身篇》
正直是道德的中心
[英] 赫胥黎《真正的和理想的大學》
造物給妳美貌,也給妳美好的德性;沒有德性的美貌,是轉瞬即逝的。
[英] 莎士比亞《壹報還壹報》
用道德的示範來造就壹個人,顯然比用法律來約束壹個人更有成效。
希臘諺語
養身莫過於養性,養性莫過於養德。
中國諺語
君子懷德,小人懷寶。
中國諺語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法國諺語愛真理和善良,不是為了求得報酬,而是為了真理和善良本身。
[俄] 別林斯基《文學的幻想》
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左傳.哀公元年》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資治通鑒.周紀》
才智英敏者宜以問學攝其操,氣節激昂者當以德性融其偏
明.洪應祖《菜根談.修省》
止謗莫如修身。
漢.徐幹《中論.虛道》
10.讀書
(1)引言
讀書
有人說:“書是階梯,書是船只,書是良藥,書是營養,書是智慧,書是老師,書是遺訓、忠千和命令》”書,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怎樣評價,都不為過。可是,若不讀或不會讀,書有何用?朋友:妳不僅要擁有書,愛書,而且要勤於讀書,要學以致用,那才能充份體現書的價值。
在我們面前的是茫茫書海,巍巍書山。讓我們在書海揚帆奮進,勝利達到彼岸;讓我們在書山努力攀登,成功地登上頂峰!
(2)事實論據
宋濂的讀書經歷
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代重臣,被稱為“開國文臣之首”。壹代禮樂,多由其裁定,著作宏富,主倏 《元史》、著有《宋學士文集》。
他幼年家貧,常借書苦讀。在其《送東陽馬生序》壹文中,敘述了自己苦讀的經歷:他細時就愛讀書,可是家貧買不起書。就經常到有藏書人家借書,壹借到書,就日以繼夜地趕抄,即使在數九寒天,硯水結冰,手指凍僵,也不亭筆。他借書守信,按期歸還,有書的有家才肯不斷借書給他。
宋濂讀書時,遇到疑難,自己不能解決時,他就長途跋涉到百裏以外去尋訪名師指教。逢嚴冬季節,他忍饑挨餓,頂風冒雪,穿過巨谷,爬上大山,兩腳凍裂出壹道道血口,仍繼續尋訪老師。宋濂十幾年如壹日刻苦讀書,終於取得傑出成就。
蔡元培六十年讀書如壹日
蔡元培,號孑民,浙江紹興人。中國民主工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知識界的卓越越先驅。編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從少年時代起,就勤於讀書,百般天蚊蟲多,晚上讀書時把壹雙腳放在水桶裏,避免蚊子叮咬,專心致誌地讀書。在他壹生繁心工作和革命鬥爭中,從未停止過讀書。他晚年回顧說:“自十余歲起……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壹日不讀點書的。”
由於他壹生讀書不輟,因此,他知識淵博,被譽為“學界泰鬥”。
“三味書屋”的來歷
魯迅12歲進“三味書屋”私塾從壽鏡吾先生讀書。魯迅先生後來曾著文《從百昔園到“三味書屋”》回憶這段經歷。
“三味書屋”原名叫“三余書屋”,是壽鏡吾先生的祖父壽峰嵐先生定的名。當年董遇教育其弟子要抓緊“三余”的時間攻讀,董遇解釋“三余”為:“冬者歲之余,認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也。“壽峰嵐先生據此為書屋定名,意在引導學生珍惜時間,勤奮讀書。
後來壽峰嵐讀到蘇軾贊揚董遇“三余”的詩句:“此生有味在三余”。細細玩味覺得“三味”比“三余”好,“三味”者“讀經味如稻引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培養學生讀書興味,引導學生積極苦讀。讀書三味,其樂無窮。
彭德懷書不離身
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彭德懷,因在1959年中***中央召開的“廬山會議”上,上書批評1958年以來的左傾錯誤,堅持正確意見而遭批判和免職。他被罷官後從中南海搬出來,在清理東西時,把元帥服、狐皮大衣、地毯等統統上交。他說“凡是當老百姓用不著的東西,我都不要。但是書,壹本也不能丟。”把收藏的二十多箱書都搬到北京郊外的新居。1965年,他到西南三線工作時,又把這二十多箱書帶在身邊。十年浩劫中,彭德懷身遭厄運,橫遭迫害,他念念不忘的還是那些書。他對警衛參謀說:“我別的沒有什麽吩咐,就是惦記我那些書。”
他工作之余就沈浸書海,桌上、床上、櫃子上到處是書。他讀書十分認真,他讀過的書加滿了批註。
曹禺在澡盆裏讀書
我國傑出的現代劇作家曹禺,在他23歲時就寫出了《雷雨》,震撼了當時戲劇界。後又寫出了《日出》、《原野》等很有影響的作品。此外還有劇作《蛻變》、《北京人》、《家》、《王昭君》以及同別人合寫的《膽劍篇》。他所以有如此輝煌成就,絕非偶然,這與他勤學苦讀是分不開的。
有這樣壹件趣聞:有壹次曹禺的家人準備好澡盆熱水,催正在讀書的曹禺洗澡。他進內室以後,很長時間不見人出來,家人在內室外聽聽,房內不時傳出水呼聲。又過了好久,仍不見人出來。曹禺的夫人生疑,推門過去壹看,嗨!原來曹禺坐在盆裏,正讀書入迷呢。他壹手握著書本聚精會神地看著,另壹只手拿著毛巾下意識地拍打著水面。他根本沒洗,可水早冰涼了。
愛迪生以書為枕
大名鼎鼎的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壹生的發明多達近二千項,被譽為“發明大王”。這也與他勤非讀書分不開的,他常常通宵達旦地讀書,查資料,困極了,他就以書當枕,在實驗室躺壹會兒。因此,有人風趣地說:“怪不得愛迪生有那麽多的知識,原來他在睡夢中也還要從書本裏吸取營養哩。”
富蘭克林和書
美國18世紀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參加過獨立上星期爭,參加起草獨立宣言,代表美國同英國談判,後簽訂巴黎和約,曾創辦《賓夕法尼亞報》,建立美國第壹個公***圖書館。他在研究大氣電方面有重要貢獻,發明避雷針。著有《自傳》。
富蘭克林自幼酷愛讀書。家貧無錢上學,從少年時代起,就獨自謀生。常常餓肚子省錢買書讀。
某壹天,富蘭克林在路上看到壹位白發老驅,已餓得走不動了。連心將自己僅有的壹塊面包送給她。老嫗看富蘭克林的樣子,也是壹個窮人,不忍收他的面包。
“妳吃吧,我包裏有的是。”富蘭克林說著拍拍那只裝滿書籍的背包。
老嫗吃著面包,只見富蘭克林從背包裏抽出壹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孩子,妳怎麽不吃面包啊?”老嫗問道。富蘭克林笑著回答說:“讀書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
經濟拮據,購書能力有限,他只得經常借書讀。他常在認間向朋友敲門借書,連認點起壹盞燈,專心讀書,疲乏了就以冷水澆頭提提神,坐下繼續閱讀完,第二天壹早,準時把書還給書主,從不失信。
撲在書的高爾基
高爾基,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壹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因為家庭極為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面包師。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壹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饑似渴地讀著。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壹樣。”
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仆: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幹到半認。在勞累壹天之後,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
老板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還挨過老板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麽都能忍受,甚至甘願忍受拷打。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妳去廣場上用棍棒打妳壹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於高爾基壹生如饑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裏姆·薩姆金的壹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
(3)理論論據
[理論論據]
必須多讀書,多讀書才可以增益見聞。
徐特立《研究歷史的目的和方法》
看書的目的,在把書變為我所有。
謝覺哉《學會想、問和做》
讀死書會變成書呆子,甚至於成為書櫥。
魯迅《讀幾本書》
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郭沫若《天拓新詩歌的路》
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書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
魯迅《讀書雜談》
要使書中的知識化為自身的經驗,自必從記憶入手。
葉聖陶《〈略讀指導舉隅〉前言》
用書如用刀,不快自須磨。
陶行知《詩的學校》
書能活用可通神。
董必武《向歐陽海同誌學習》
至於我,懂得雖不多,卻喜歡讀書。我信書中所述,衷心尊敬著書人。
[英]喬叟《善良女子殉情記前引》
毀書猶如殺人:殺人乃毀滅有理性的生靈、上帝的影像;毀掉壹本好書則是毀滅理性,人心目中的上帝影像。
[英]彌爾頓《論出版自由》
當今真正的學府用語藏書。
[英]卡萊爾《論英雄與英雄崇拜》
沒有文化的人管理書籍,好比太監守護美女。
[英]揚·E
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壹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清·蕭掄《讀書有所見作》
人不知書,其去禽獸也,僅及半耳。
嚴復《救亡決論》
人與文學關的關系,“入迷”是必要的。
茅盾《論“入迷”》
積財千萬,無過讀書。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閱讀是壹項高尚的心智鍛煉。
〔美〕梭羅《活爾登·閱讀》
書應能通向四個終端:智慧,虔,愉悅或實用。
〔英〕德納姆《論智慮》
讀壹切好書如同與往昔時代最優秀的人們交談。
〔法〕笛卡爾《方法論》
人們說生命是最重要的,而我認為讀書是最重要的。
〔美〕史密斯《回想錄》
書籍是心靈的良藥。
希臘諺語
知識的源泉在書本裏流淌。
希臘諺語任何家具也比不上書那樣迷人。
〔英〕史密斯·S引自霍蘭德夫人《回憶錄》
讀書不就是無聲的談話嗎?
〔英〕蘭多《假想的談話》
愛好讀書,就能把無聊的時刻變成喜悅的時刻。
〔英〕孟德斯鳩《箴言集》
讀了壹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壹扇窗戶。
俄羅斯諺語
每當我第壹次閱讀壹本好書,我就像結交了壹位新朋友;每當我閱讀以前讀的書,就像是故友重逢。
〔英〕哥爾德斯密斯《世界公民》
有些書只須淺嘗,另壹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好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消化。
〔英〕培根《論學問》
選擇書籍,不次於選擇朋友。
美國諺語
對每本書都相信的人,不如壹本書也不讀的人。
日本諺語
壹本壞書,比十個強盜更壞。
意大利諺語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十二韻》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蘇軾《送安忄享落第詩》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
讀書有味身忘老。
宋·陸遊《劍南詩稿·不寐》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
清·鄒 《三借廬筆談》
參見/huangshang10000@126/blog/static/2409854020083267211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