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的來歷

詩的來歷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壹起,統稱為詩歌。

原始人類對許許多多的自然現象,如風、電、雷、雨等無法理解,於是統統把這壹切歸於神明。出於敬畏,原始人類唱歌跳舞地對神明唱出頌歌。

表達了人們的期望——風調雨順,獲得豐收等等。這便是詩的起源。它源於宗教。還有壹種形式,起源於勞動。

原始人壹面勞動,壹面發出單純而有節奏的呼叫,以忘卻勞動帶來暫時的痛苦和振奮精神,協調動作。漸漸這種單純而有節奏的呼叫聲,發展成為模仿勞動本身的聲音和表達勞動者本身感情詩歌。

擴展資料:

詩是壹種文學體裁,其按照壹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現象來高度集中的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它生存於人類的文化傳統之中,我們對於“詩”、“抒情”、“美”這樣的字眼,總是保持著崇高的故意。

人類不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這種需要,基於生存的需要。這樣抒情詩就不僅僅是壹個美學問題,而且是壹個具有存在論性質的問題,抒情態度成為人類的壹種生存範疇。

隨著文明進程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產生,出現了專司詩歌的“詩人”。詩人與非詩人的分裂便產生了。詩、詩人總是與某種神秘莫測的力量聯系在壹起的。

“詩歌”這個詞來源於我國古代。在古代,能配樂的韻文叫做“歌”,不能配樂的韻文稱為“詩”。“詩”和“歌”從開始產生時,就象孿生兄弟壹樣親密無間。

漢代產生的“樂府”,也是合於樂可以唱歌的詩。最初它並不是詩歌,而是由漢武帝開始創立的音樂機關。樂就是音樂,府就是官府。漢武帝建立這樣專司音樂的官府,制定樂譜、搜集歌詞。

到了魏晉六朝時就將樂府所唱的詩,簡稱為“樂府”,從此“樂府”就由壹個機關名稱變為詩體的名稱,而且是唱出來的。到了唐代,形成了近體詩,也就是我們所學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

這種詩很講究韻律。律是指語言運用有嚴格的規定。韻是韻腳,指詩句尾字主要韻母帶發音相同或相近的音節。因此它形成了壹種音樂美。

唐代還形成了另壹種文體——詞。它是合樂歌唱的。後來盛行於宋代,發展到元代成了散曲。它是壹種新體詩,每個配樂唱歌的曲子都有壹定的格律要求,有曲牌名。

隨著時代的變遷,新詩出現了。自由詩不好譜曲,所以詩與音樂的關系就逐漸疏遠了。但是壹些優秀作品還是講究音樂美。因為新詩雖然沒有嚴密的格式,但是有節奏。

有豐富的感情和聯想,語言簡潔精煉,讀起來就像唱歌壹樣。由此看來,不管是古體詩、近體詩還是新詩,都與歌有著密切的關系。詩和歌就是這樣不可分。

百度百科-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