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陶淵明選入初中課本的文言文

陶淵明選入初中課本的文言文

1. 選入中學課本的都有哪些古文

第壹冊 《論語》十則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子》 狼 蒲松齡 短文兩篇 兩小兒辯日 《列子》 樂羊子妻 範 曄 詩五首 歸田園居 陶淵明 過故人莊 孟浩然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遊山西村 陸 遊 為學 彭端淑 木蘭詩 賣油翁 歐陽修 宋定伯捉鬼 幹 寶 詩五首 觀滄海 曹 操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望嶽 杜 甫 如夢令 李清照 西江月 辛棄疾 第二冊 桃花源記 陶淵明 口技 林嗣環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傷仲永 王安石 詩五首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王 勃 黃鶴樓 崔 顥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泊秦淮 杜 牧 夜雨寄北 李商隱 愚公移山 《列子》 短文兩篇 陋室銘 劉禹錫 愛蓮說 周敦頤 黔之驢 柳宗元 工之僑獻琴 劉 基 詩五首 龜雖壽 曹 操 石壕吏 杜 甫 相見歡 李 煜 觀書有感 朱 熹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第三冊 短文兩篇 三峽記承天寺夜遊 酈道元 閑情記趣 蘇 軾 周處 劉義慶 晏子故事兩篇 《晏子春秋》 詩五首 使至塞上 王 維 聞王昌齡左遷遙有此寄 李 白 春望 杜 甫 登飛來峰 王安石 論詩 趙 翼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小石潭記 柳宗元 觀潮 周 密 寓言四則 畫蛇添足《戰國策》 買櫝還珠 韓非子 濫竽充數 韓非子 塞翁失馬《淮南子》 詩詞五首 渡荊門送別 李 白。

2. 初中學的陶淵明的古文有那些

1、《五柳先生傳》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誌。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誌,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譯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麽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這個作為號了。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他喜歡讀書,不在壹字壹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生性喜愛喝酒,家裏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壹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裏空空蕩蕩,遮擋不住嚴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裏經常是空的,可是他還是安然自得。常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也稍微透露出他的誌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從此過完自己的壹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這壹類的人吧?壹邊喝酒壹邊作詩,因為自己抱定的誌向而感到無比的快樂。不知道他是無懷氏時代的人呢?還是葛天氏時代的人呢?

2、《歸園田居》

原文: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譯文:

少年時就沒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熱愛山川田園生活。

錯誤地陷落在官場的羅網中,壹去十三個年頭。

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到南邊的原野裏去開荒,固守愚拙,回鄉過田園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掩著後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

遠遠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見,村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地飄升。

狗在深巷裏叫,雞在桑樹頂鳴。

門庭裏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空房中有的是空閑的時間。

長久地困在籠子裏面,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3、《飲酒》

原文: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壹樽酒,日夕歡相持。

譯文:

壹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鳥,日暮還在徘徊獨飛。沒找到合適的棲息之處。夜晚叫聲悲切,依依戀戀,不肯遠去。因遇孤生的松樹,收斂翅歸依。寒冷的勁風使萬木雕謝,而松樹獨自不衰老。我像這只飛鳥壹樣,總算找到歸所,千年不相違背。

3. 求初高中課本中選入的所有古文(含古詩詞)的篇名

初中:愛蓮說 [宋]周敦頤 陋室銘 [唐]劉禹錫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大風歌 [漢]劉邦 賣炭翁 [宋]歐陽修 出塞 [唐]王昌齡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 白 兩小兒辯日 《列子?湯問》隕石 [宋]沈括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遊子吟 [唐]孟 郊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維 周亞夫軍細柳 [漢]司馬遷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 軾 絕句 [宋]李清照 孫悟空巧取芭蕉扇 吳承恩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李 白 梅花 曲突徙薪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石灰吟 [明]於 謙 菩薩蠻?大柏地 清平樂?會昌 *** 鳥鳴澗 [唐]王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大鐵椎傳 [清]魏禧 涼州詞 [唐]王翰 絕句 [宋]僧誌南 河中石獸 [清]紀昀 烏衣巷 [唐]劉禹錫 約客 [宋]趙師秀 墨梅 [元]王冕 新竹 [清]鄭燮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智取生辰綱 施耐庵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秋夕 [唐]杜牧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少年中國說 梁啟超 去私 《呂氏春秋》長歌行 《樂府詩詞》山居秋暝 王維 回鄉偶書 賀知章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施耐庵 山中雜詩 吳均 生查子 朱淑真 題畫梅 李方膺 小石潭記 柳宗元 鈷鉧潭西小丘記 柳宗元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觀獵 王維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核舟記 口技 魏學洢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 遊山西村 陸遊 竹石 鄭燮 活板 沈括 元日 王安石 贈範曄 陸凱 黃生借書說 袁枚 愚公移山 《列子》城東早春 楊巨源 芙蓉樓送別辛漸 王昌齡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七步詩 曹植 反七步詩 郭沫若 捕蛇者說 柳宗元 社日 王駕 對酒 秋瑾 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 範進中舉 吳敬梓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桃花源詩 陶淵明 望江南 溫庭筠 旅夜書懷 杜甫 蒹葭(節選) 《詩經》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漁歌子 張誌和 曹劌論戰 《左傳》子魚論戰 《左傳》虞美人 李煜 浣溪沙 晏殊 夜雨寄北 李商隱 朱子家訓(節選) 朱柏廬 如夢令 李清照 西江月 辛棄疾 詩詞兩首 *** 七律?長征 沁園春?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小重山 嶽飛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池州翠微亭 嶽飛 別雲間 夏完淳 焚書坑 章碣 奕喻 錢大昕 日喻 蘇軾 漁家傲 範仲淹 小車行 陳子龍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陶弘景 朝天子?詠喇叭 王磐 行宮 元稹 舟夜書所見 查慎行 黃鶴樓 崔顥 泊秦淮 杜牧 葫蘆僧判葫蘆案 曹雪芹 幹將莫邪 幹寶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論詩 趙翼 論詩 趙翼 《儒林外史》序 惺園退士 《唐詩三百首》序 蘅塘退士 蘭亭集序 王羲之 南浦 王安石 山園小梅 林逋 墨池記 曾鞏 夜月 劉平方 赤壁 杜牧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觀滄海 曹操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濰上與友人別 鄭谷 題菊花 黃巢 再遊玄都觀 劉禹錫 子夜吳歌 李白 鳳凰琴 武陵春 李清照 詠煤炭 於謙 唐雎不辱使命 《戰國策》陌上桑 出師表 諸葛亮 嶽陽樓記 範仲淹 登泰山記 姚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詩詞改字 洪邁 推敲 胡仔 每周壹詩 題畫 沈周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鄭燮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選壹) 黃庭堅 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節選) 羅貫中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過零丁洋 文天祥 高中:愛蓮說 [宋]周敦頤 陋室銘 [唐]劉禹錫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大風歌 [漢]劉邦 賣炭翁 [宋]歐陽修 出塞 [唐]王昌齡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 白 兩小兒辯日 《列子?湯問》隕石 [宋]沈括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遊子吟 [唐]孟 郊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維 周亞夫軍細柳 [漢]司馬遷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 軾 絕句 [宋]李清照 孫悟空巧取芭蕉扇 吳承恩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李 白 梅花 曲突徙薪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石灰吟 [明]於 謙 菩薩蠻?大柏地 清平樂?會昌 *** 鳥鳴澗 [唐]王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大鐵椎傳 [清]魏禧 涼州詞 [唐]王翰 絕句 [宋]僧誌南 河中石獸 [清]紀昀 烏衣巷 [唐]劉禹錫 約客 [宋]趙師秀 墨梅 [元]王冕 新竹 [清]鄭燮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智取生辰綱 施耐庵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秋夕 [唐]杜牧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少年中國說 梁啟超 去私 《呂氏春秋》長歌行 《樂府詩詞》山居秋暝 王維 回鄉偶書 賀知章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施耐庵 山中雜詩 吳均 生查子 朱淑真 題畫梅 李方膺 小石潭記 柳宗元 鈷鉧潭西小丘記 柳宗元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觀獵 王維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核舟記 口技 魏學洢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李白 遊山西村 陸遊 竹石 鄭燮 活板 沈括 元日 王安石 贈範曄 陸凱 黃生借書說 袁枚 愚公移山 《列子》城東早春 楊巨源 芙蓉樓送別辛漸 王昌齡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七步詩 曹植 反七步詩 郭沫若 捕蛇者說 柳宗元 社日 王駕 對酒 秋瑾 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 範進中舉 吳敬梓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桃花源詩 陶淵明 望江南 溫庭筠 旅夜書懷 杜甫 蒹葭(節選) 《詩經》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漁歌子 張誌和 曹劌論戰 《左傳》子魚論戰 《左傳》虞美人 李煜 浣溪沙 晏殊 夜雨寄北 李商隱 朱子家訓(節選) 朱柏廬 如夢令 李清照 西江月 辛棄疾 詩詞兩首 *** 七律?長征 沁園春?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小重山 嶽飛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池州翠微亭 嶽飛 別雲間 夏完淳 焚書坑 章碣 奕喻 錢大昕 日喻 蘇軾 漁家傲 範仲淹 小車行 陳子龍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

4. 初中語文課本上有那些古文

1《論語》

六、《錢塘湖春行》

七、《童趣

壹、《傷仲永》《木蘭詩》三、《孫權勸學》

四、《口技》

五、《兩小兒辯日》

壹、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二、劉禹錫的《陋室銘》

五、《大道之行也六、杜甫的《望嶽》

十六、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十七、杜甫的《石壕吏

壹、《與朱元思書》二、《五柳先生傳》三、韓愈的《馬說》:

(1) 寫伯樂對千裏馬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

(2) 懷才不遇的人常慨嘆的兩句話是:千裏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

(3)描寫千裏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4)在人才輩出的今天,如果我們有才華沒被發覺卻不懂得毛遂自薦的話,定會落得《馬說》中的“千裏馬”的命

四、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湧現的理趣)的詩句是: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杜牧的《赤壁》:六、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七、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詞中直接寫明月的詩句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2)表達了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從“隔千裏兮***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願,道盡了千載離人心願的詞句是: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4)詞中“此事古難全”裏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有壹句詩說:“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與這句詩意境相似的壹句話是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八、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

九、《小石潭記》

十、範仲淹的《嶽陽樓記》:

十壹、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十二、陶淵明的《飲酒》:

(1十三、李白的《行路難》:

十四、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十五、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十六、龔自珍的《己亥雜

壹、《故鄉》

二、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十二、夏完淳的《別雲間》:

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四、《曹劌論戰》

六、《關雎》:

七、《蒹葭》:

5. 初中八年級上冊的文言文有哪些

陶淵明《桃花源記》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壹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壹壹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說酪病!?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背景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壹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

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地,像壹座裏程碑標誌著古樸的歌詩所能達到的高度。

陶淵明又是壹位創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壹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註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並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壹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裏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壹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

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裏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壹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

陶淵明邁出這壹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這個空想是十分可貴的。

《陋室銘》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6. 初中語文教科書裏***有幾篇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文言文第壹單元 5、童趣(沈復) 第二單元 10、《論語》十則 第三單元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第四單元 20、*山市(蒲松齡) 第五單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第六單元 30、*寓言四則智子疑鄰塞翁失馬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文言文翻譯全集第壹單元 5、傷仲永(王安石) 第二單元 10、木蘭詩 第三單元 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第四單元 20、口技(林嗣環) 第五單元 25、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山海經》 兩小兒辯日 《列子》 第六單元 30、*狼(蒲松齡)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翻譯全集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22、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23、核舟記(魏學洢)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25、杜甫詩三首 望嶽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單元 26、三峽(酈道元)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28、觀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張岱) 30、詩四首 歸園田居(陶淵明) 使至塞上(王維) 渡荊門送別(李白) 登黃鶴樓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翻譯全集第五單元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23、馬說(韓愈) 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25、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赤壁(杜牧) 過零丁洋(文天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第六單元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27、嶽陽樓記(範仲淹)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29、滿井遊記(袁宏道) 30、詩五首 飲酒(其五)(陶淵明) 行路難(其壹)(李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己亥雜詩(龔自珍)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文言文翻譯全集第六單元 21、陳涉世家(司馬遷) 22、唐雎不辱使命(劉向) 23、隆中對(陳壽) 24、出師表(諸葛亮) 25、詞五首 望江南(溫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漁家傲(範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武陵春(李清照)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文言文翻譯全集第五單元 17、公輸 《墨子》 18、《孟子》兩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9、魚我所欲也 《孟子》 20、《莊子》故事兩則 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 第六單元 21、曹劌論戰 《左傳》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詩經》兩首 關睢蒹葭(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上冊文言文目錄第壹單元(親近文學)《古代詩詞四首》次北固山下題破山寺後禪院赤壁浣溪沙第二單元(金色年華)《幼時記趣》第三單元(民俗風情)《中秋詠月詩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古代詩詞三首》過故人莊遊山西村壹剪梅第四單元(多彩四季)《三峽》《古代詩詞四首》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西江月秋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第五單元(關註科學)《夢溪筆談二則》以蟲治蟲梵天寺木塔《論語八則》第六單元(奇思妙想)《古詩四首》迢迢牽牛星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登嶽陽樓(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下冊文言文目錄第壹單元(人物風采)《趙普》第二單元(童年趣事)第三單元(建築藝術)《黃鶴樓》《於園》第四單元(動物世界)《古詩三首》蟬孤雁鷓鴣第五單元(信息傳播)第六單元(詩詞拔萃)《古代詩詞三首》木蘭詩觀刈麥破陣子《古詩二首》黃鶴樓歸園田居(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上冊文言文目錄第壹單元(長征組歌)第二單元(愛國情懷)《晏子使楚》《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第三單元(至愛親情)《人琴俱亡》《古詩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己亥雜詩第四單元 (江山多嬌)《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遊》《古詩三首》望嶽錢塘湖春行登飛來峰第五單元(人與環境)《治水必躬親》第六單元(高新科技)《古詩三首》雁門太守行別雲間論詩(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下冊文言文目錄第壹單元(借物抒懷)《竹溪記》第二單元(道德修養)《陋室銘》《詩詞曲三首》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漁家傲天凈沙·秋思第三單元(事理說明)《活板》《山市》第四單元(小說之林)《核舟記》第五單元(人生體驗)《送東陽馬生序》《古詩二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無題第六單元(精彩演講)《兩小兒辯日》(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上冊文言文目錄 第五單元(學會讀書五:借助註釋學文言)16.陳涉世家(司馬遷)17.桃花源記(陶淵明)18.與朱元思書(吳均)19.捕蛇者說(柳宗元)20.嶽陽樓記(範仲淹)21.醉翁亭記(歐陽修)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下冊文言文目錄9.曹劌論戰10.愚公移山11.出師表12.觀潮19.鄒忌諷齊王納諫20.《孟子》二章 1 22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2.墨池記 桃花源記。

7. 人教版八年級課本上的的文言文和課外古詩文

1.《贈從弟》(其二) 劉楨 漢末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壹何盛,松枝壹何勁! 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初城闕(què)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3.《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唐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4.《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5.《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唐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7.《無題》 李商隱 晚唐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8.《相見歡》 李煜 五代南唐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 9.《登飛來峰》 王安石 北宋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只(自)緣身在最高層。 10.《蘇幕遮》 範仲淹 北宋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