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發襄陵新長官,面顏雖老渥如丹。
折腰聊為五鬥屈,把酒猶能壹笑歡。
紅棗林繁欣歲熟,紫檀皮軟禦春寒。
民淳政簡居多樂,無苦思歸欲掛冠。
宋.王安石《賦棗》
種桃昔所傳,種棗予所欲。
在實為美果,論材又良木。
余甘入鄰家,尚得饞婦逐。
況余秋盤中,快噉取饜足。
風包墮朱繒,日顆皺紅玉。
贄享古已然,豳詩自宜錄。
沔懷青齊間,萬樹蔭平陸。
誰雲食之昏,匿知乃成俗。
廣庭觴聖壽,以此參肴蔌。
願比赤心投,皇明儻予燭。
宋.遊九言《赤棗子》
香露濕,草晶熒。
起看大地粲瑤瓊。
下界千門人寂寂,空山夜靜海波聲。
西晉.石崇《答棗腆詩》
言念將別。睹物傷情。
贈爾話言。要在遺名。
惟此遺名。可以全生。
唐.白居易《杏園中棗樹》
人言百果中,唯棗凡且鄙。
皮皴似龜手,葉小如鼠耳。
胡為不自知,生花此園裏。
豈宜遇攀玩,幸免遭傷毀。
二月曲江頭,雜英紅旖旎。
棗亦在其間,如嫫對西子。
東風不擇木,吹照長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盡生生理。
寄言遊春客,乞君壹回視。
君愛繞指柔,從君憐柳杞。
君求悅目艷,不敢爭桃李。
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此。
唐 李賀
《仁和裏雜敘皇甫湜》
大人乞馬臒乃寒,宗人貸宅荒厥垣。橫庭鼠徑空土澀,出籬大棗垂朱殘。
安定美人截黃綬,脫落纓裾瞑朝酒。還家白筆未上頭,使我清聲落人後。
枉辱稱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強絙斷。洛風送馬入長關,闔扇未開逢瘈犬。
那知堅都相草草,客枕幽單看春老。歸來骨薄面無膏,疫氣沖頭鬢莖少。
欲雕小說幹天官,宗孫不調為誰憐。明朝下元復西道,崆峒敘別長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