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歲月留痕。歷史上曾有七個朝代在開封建都。戰國時的魏,五代時的、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後期和晉國。據考證,5000多年前就有祖先居住在開封城附近。當時生活在這裏的人主要是農牧民,過著原始的公社生活。夏商時期,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進入了奴隸社會。在春秋時期,這裏是鄭國的所在地,鄭公為了開拓邊疆,在這裏建了壹座城,取名開封。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兵變,建立了宋朝,定都開封,定都東京。此後,趙匡胤和趙光義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封建政權,開封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當時,開封的水運非常發達,有汴河、惠民河、張武河和金水河四條水路貫穿全市。當時汴河壹帶,每年從江南運到北京的糧食有五六百萬萬石。在,由於宋朝,水利工程開始引羅入汴河,運河從汴口向西開五十裏,引沂入汴河,水深十尺,使汴河和沂河互通,自東向西橫貫河南全境,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從開封往北,可以到通遼的南京(今北京);從開封向西,經陜西鄭州、西京、京兆府(Xi安);向西南,經徐璐、鄧州、襄陽、江陵,直達湘粵桂;向東可達山東沿海地區。開封當時是開放城市,宗教文化門類多,規模大,知名度高。大索國寺,歷代久負盛名的皇家寺院,北宋時期修建的供奉舍利子的開寶寺塔,三大道觀之壹的天慶寺塔、延慶寺,禹王臺、興國寺塔、大雲寺塔、東大寺、古觀音寺、天主教河南總寺和民國初年修建的省內第壹座女寺朱寶寺,宗教門類齊全。尤其是索國寺,是開封歷史上著名的寺廟。中國很多優秀的古典小說,比如《水滸傳》、《西遊記》,都寫了關於索國寺的故事,流傳了幾千年。
除了文字記載,北宋開封最著名的景觀是《清明上河圖》。像壹部紀錄片,生動地展現了800年前北宋東京的生活場景和社會風貌,成為後人研究北宋各種社會風俗和人文歷史的珍貴史料。在開封的歷史鏈條中,有許多名人,如蔡邕、、蔡謨、阮籍、、鐘思成、王等,都在開封書寫過自己的篇章。“開封有阿寶青田,鐵面無私辨忠奸”的歌詞已傳唱全國,壹代清官包拯為民伸冤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流傳至今的故事有楊家將、民族英雄嶽飛、王安石、壹代清官張伯興、林則徐虎門滅鴉片等。近代培育了、馮友蘭、、鄧拓、姚、等,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