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讀書貴在壹個“勤”字,學習要趁早,莫要到老了後悔。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切忌讀死書,要結合實踐,才能獲得真正的道理。
學和行本來是有聯系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壹座死書庫。
《觀書有感二首·其壹》
宋·朱熹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不斷的讀書,持續讀書,大腦就像擁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永遠“深”且“清”。
《觀書》
明·於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壹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讀書多了,就會培養高雅的情趣,沒有塵世俗氣的雜念。
《讀書》
唐·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讀書就像與聖賢對話,雖然不是同壹個時代,卻神交相許。讀壹本好書,像交了壹個益友。
《隨園詩話補遺》
清·袁牧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
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讀書如果不弄懂其中的道理,還不如不讀。讀壹本書,要弄懂壹本書,而不是囫圇吞棗。
《和董傳留別》
宋·蘇軾
麤cū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 hù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妳的氣質都在妳讀的書裏。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白鹿洞二首·其壹》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珍惜時間,努力讀書。沒有時間,擠;學不進去,鉆。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節選)
唐·杜甫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先後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正如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讀書有所見作》
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壹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書裏的知識就像養分壹樣,滋養著我們的心,讓我們通曉理義。
《戲為六絕句·其六》
唐·杜甫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區別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內容都不好的詩,學習《詩經》風雅的傳統,虛心向前賢學習,老師越多,這才是妳們真正的老師。
讀書,亦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