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安石 《登飛來峰》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原文: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唐 杜甫《望嶽》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3.唐 許棠 《登山》
信步上鳥道,不知身忽高.
原文:
信步上鳥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無世界,當楚見波濤.
頂峭松多瘦,崖懸石盡牢.
獼猴呼獨散,隔水向人號.
4.南宋 張栻 《西園登山》
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覺山高幾許尋。
原文:
日光射崖冰雪色,風壑傳響松龍吟。
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覺山高幾許尋。
5.南宋 張栻《嶽風雪未已決策登山用春風樓韻》
人言南山巔,煙雲聳樓觀。 俯瞰了坤倪,抑攀接天漢。
原文:
人言南山巔,煙雲聳樓觀。 俯瞰了坤倪,抑攀接天漢。
勇往愧未能,長吟湘水畔。 茲來渺遐思,風雪豈中斷。
行行重行行,敢起自畫嘆。 我聞精神交,石裂冰可泮。
陰沴驅層霄,呆日麗旭旦。 決策君勿疑,此理或通貫。
大概是詩人“性本愛山丘”的緣故吧,自古以來,詩人都愛登山,登上山峰,賞景、覽物之際,總會逸興遄飛,感慨萬端,留下許多優美壯麗的詩篇。縱觀古代登山詩,內容十分豐富,幾乎所有的思想感情,都可以在登山之際得到淋漓盡致的表達。
2.表現作者渴望攀登人生高峰的詩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
望嶽
唐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詩文解釋
泰山是如此雄偉,青翠的山色望不到邊際.大自然在這裏凝聚了壹切鐘靈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為黃昏與白晝.望著山中冉冉升起的雲霞,蕩滌著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我壹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3.形容“高峰”的成語有哪些形容“高峰”的成語有高聳入雲,壹柱擎天,高不可攀。
成語: 高不可攀
拼音: gāo bù kě pān
解釋: 攀:抓住高處的東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
出處: 漢·賈誼《陳政事疏·治安策》:“高者難攀,卑者易陵,理勢然也。”
舉例造句: 我們反對把創作說得高不可攀,但也反對把它說成不須付出心血就輕而易舉地可以做到。 ★茅盾《創作問題漫談》
拼音代碼: gbkp
近義詞: 高不可登、高不可及
反義詞: 平易近人
歇後語: 三千丈的懸崖;月亮裏的桂樹
燈謎: 登山禁區
用法: 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很難達到
英文: be too high to reach
造句:
(1) 人生就像登山,遙看目標似乎高不可攀,其實每向前壹步,我們就距目標更進壹步。
(2) 胸有淩雲誌,無高不可攀。民諺
(3) 胸有淩雲誌,無高不可攀。壹個人如果胸無大誌,即使再有壯麗的舉動也稱不上是偉人。
(4) 人類的精神世界好比是壹座高不可攀的高山,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就是做壹個攀登者去攀登這座高山,因為山的頂峰有著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就是在長期的奮鬥中形成的中華民族的思想精髓:團結壹致,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我們要時刻牢記。
(5) 繪畫藝術不是高不可攀或令人望而卻步的藝術。
(6) “聖人”的境界,有時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麽高不可攀。
(7) 野心勃勃會使妳樹立高不可攀的目標。對目標的追求要量力而行,著眼於自己的努力,而不要壹心只想結果。
(8) 做局長的女婿,他覺得高不可攀。
(9) 妳想獲得科研成果,這不是高不可攀的事。
(10) 要成為三好學生雖然不易,但也並非高不可攀。
(11) 整個都市中心顯出壹種財大氣粗,高不可攀的氣勢,為的是讓那些普通的求職者望而生畏,不敢問津,也為的是讓貧富之間的鴻溝顯得又寬又深。
(12) 挫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山,而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13) 這是壹個小科技項目,並不是高不可攀的尖端科技。
(14) 國內的建設要達到世界水準並非高不可攀,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壹定可以達到。
(15) 股票風雲變幻,房子高不可攀,唯有情人恒久遠,壹個永流傳。情人節到來之際[高不可攀,祝天下有情人攜手幸福相伴相知相偎相依永遠幸福快樂!
(16) 高不可攀的貞操來對她們求全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