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文中描寫三峽的高窄句是(),陡句是()。

文中描寫三峽的高窄句是(),陡句是()。

1,兩岸連山,什麽都不缺。

兩邊都是高山,完全沒有中斷。

2、子夜自亭,無日出。

如果不是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到。

摘自原文:

700裏三峽,兩邊都是山,沒有落差。巖石堆積,遮住了天空的陽光,從午夜開始,沒有日出。至於下水香菱,是沿後擋的。或者國王下令緊急通告,有時去白帝城,黃昏去江陵。這期間,他雖然走了風,卻沒有走病。

白話翻譯:

三峽700裏之間,兩邊是連綿不斷的山脈,根本沒有間斷;重疊的懸崖擋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到。

夏季漲水,河水漫山,下行或上行船只受阻。有時候皇帝的命令需要緊急傳達。這個時候只要早上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到達江陵,就有1200裏的路程在裏面。就算妳騎著奔馬,開著疾風,也沒有它快。

本文出自南北朝時期李道元的《三峽》。

擴展數據寫入背景:

《三峽》是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李道遠寫的壹篇散文。這篇文章是壹篇優美清新的山水散文,描寫了長江三峽的雄偉和嚴謹,描繪了三峽四季的獨特風光,在萬裏長江圖中展現了壹幅挺拔的水墨山水畫。全文結構嚴謹,布局巧妙,渾然壹體,語言簡練,描寫生動。

李道元出生於壹個官宦家庭。小時候隨父親去山東求水道。後來,他遊歷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考察河溝,收集有關風俗、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創作了40卷《水鏡筆記》。名義上是基於《水經註》的註解,實際上是在《水經註》基礎上的再創造。

作者把冬天和春天放在壹起寫,考慮到了兩個季節的特點。冬天水盡,便有“綠池”,春天物鮮,便有草木“榮”。這壹節所寫的與上壹節所描述的完全不同。夏水猛,春水流;夏天的水很危險,春天的水很有趣。作者認為三峽的景色“很有意思”,與封建文人對三峽的思想感情大相徑庭。

《古代漢語鑒賞詞典》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安迪:“他的《水鏡筆記》雖然是地理學的傑作,但也能給人帶來極大的藝術享受。三峽是最迷人的篇章之壹。仿佛是壹幅氣勢磅礴、色彩斑斕的山水畫長卷,欣賞起來令人驚艷、喜悅!”

關於作者:

李道元(472-527),樊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東將軍範麗之子,南北朝時北魏官員、地理學家。歷任禦史副將、北中郎將等職,還擔任過冀州長史、廬陽郡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等職。執法嚴厲,被北魏朝廷任命為關羽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郭子恢在銀盤驛被鮑曉部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