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氵是)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
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 ① 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就②如素構,自名③曰《高軒過》④,二人大驚,自是⑤有名。 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⑥,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始先立題然後為詩,如他人牽合程課⑦者。及暮歸,足成之。非大醉、吊喪日率如此。過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見所書多,即怒曰:“是⑧兒要嘔心乃已耳!” [編輯本段]翻譯 翻譯: 李賀,字長吉,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七歲就能寫出好的辭章,韓愈、皇甫湜 開始聽說還不相信,就去造訪他家,讓他寫詩,提筆壹揮而就,就象預先構思、草擬過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軒過》,他們兩個大吃壹驚,從此李賀出了名。 李賀長得纖瘦,兩個眉毛相連,手指細長,能運筆如風。每天早晨出門,騎著瘦小的馬,跟著壹個小男仆,背著古錦囊,壹有好的作品,寫好放到錦囊裏。 李賀沒有先想好題目再去做詩的,就象赴會別人的任務題目。到了傍晚回家,積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喪這樣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這樣,等過去也就不怎麽理。母親讓丫鬟看他的錦囊,見他寫的詩很多,就生氣地說:“這孩子啊,要嘔出心了才罷休啊” [編輯本段]註釋 ① 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國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②就:完成 ③提名;命名。 ④《高軒過》:題目名。意思是高貴的車子來臨,指韓皇二人來訪。 ⑤自是:從此 ⑥奚奴:童仆,奴仆。 ⑦程課:定額;定限。 ⑧是:這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李昌谷、李奉禮, 詩人李賀 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自稱隴西長吉、龐眉書客、唐諸王孫、李長吉。李賀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家居福昌之昌谷,後人因稱李昌谷.體貌細瘦,巨鼻,通眉,長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外出時背壹破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暮歸足成詩篇.他的母親見他作詩辛苦,責怪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雖家道沒落,但李賀誌向遠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順利通過河南府試,獲得了“鄉貢進士”的資格。但李賀的競爭者毀謗他,說他父名晉肅,當避父諱,不得舉進士。韓愈曾為此作《諱辯》,駁斥無恥奧步,鼓勵李賀應試。但無奈“闔扇未開逢猰犬,那知堅都相草草”,禮部官員昏庸草率,李賀雖應舉赴京、卻未能應試,遭饞落第。壹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壹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裏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造出波譎雲詭、迷離惝恍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他因此被後人稱為“詩鬼”。 [編輯本段]《高軒過》 華裾織翠青如蔥, 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 入門下馬氣如虹。 雲是東京才子, 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 元精耿耿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 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 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