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給出幾句古詩寫作文高中

給出幾句古詩寫作文高中

1. 寫幾句古詩作文

在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愛上了背古詩。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唐朝李紳寫的《憫農》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用通俗淺顯的語言描寫了農民伯伯種地的辛苦,它不僅瑯瑯上口,而且千古傳誦。

每天每當我端起飯碗,看著碗裏香噴噴的米飯,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詩,我仿佛看見農民伯伯們在烈日當空的中午冒著酷暑,給禾苗鋤草,他們的汗水如雨而下,壹滴滴灑落在禾苗生長的土裏。等禾苗長成沈甸甸的稻子後,農民伯伯們再把它們收割曬幹,打成大米,到最後煮成米飯端上餐桌。這壹粒粒的米飯都是農民伯伯們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多麽的不容易!所以,每當我吃飯時,我都吃得特別的幹凈,也特別的小心,生怕米飯掉了,把農民伯伯們的辛勤勞動給浪費了。

2. 高中生寫作文用的古詩詞

風生於地,起於青萍之末。

——宋玉《風賦》

是說舉凡大事皆出於小事不斷積累,適用話題:蝴蝶效應、細節的重要性、見微知著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晏殊《玉樓春》

是說珍惜眼前的美好,適用話題:珍惜眼前、知足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蝶戀花》

這個意思……不用我說了吧。適用話題:豁達、眼界

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歐陽修《玉樓春》

形容人情深如許,適用話題:深情、執著、眼界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青玉案》

形容百轉千回之後,終於找到理想中的伊人的情景。適用話題:視角、尋找、理想、執著、頓悟

料峭山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是說風雨過後煙斂雲收,時過境遷後,原有的困難都已不再艱巨。適用話題:風雨彩虹、灑脫、涅盤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蔣捷《壹剪梅》

是慨嘆流年偷換,人事已非。適用話題:歲月、人世滄桑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人間別有行路難。

——辛棄疾《鷓鴣天》

是說人世坎坷,愁緒千重,不應拘泥於兒女私情。適用話題:誌當存高遠、境界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蘇軾《行香子》

是說人世匆匆,轉目壹瞬,嗟嘆世人為浮世名利所累。適用話題:名與利、人生壹世

3. 中考作文古詩句

親情1.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2.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

奉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友情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感恩1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2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 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4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勸孝歌》。

4. 求50首高考作文能用得上的古詩(不是單單壹句,是整首古詩)

高考要求詩意。所以壹般可以是 前面題記用壹首詞,中間用個七言詩,結尾用兩行左右的詞。我知道幾首:

詩因子美多噓唏,搓安史,哭風雨。潦倒了復濟世句,幾抹苦磨,半截禿筆,泣盡江山涕。身若殘鴻翛翛(翛翛的意思是指羽毛不齊)羽。憐遍寒士

吊天地,簞瓢(簞瓢是指做飯的鍋,和乘米的東西)屢空亦憂民,壹汪織血,兩行燭淚,盡向浮生滴。 (這首詩多數用於題記,形容人要有大氣的胸懷,也指悲天憫人。)

黃昏幾處無飛絮,舊事吹離曲。當年盟誓如朝露,忘卻如何住。等得花落覓從前,只剩壹襲香影度殘年。(多用於結尾,給人回味之感。好像是說時光很過的很快,和追憶往事,兒時的夢想,感覺很失落吧。我是初中生,就考試的時候往結尾壹放,可能我說的不對吧。)

月流煙渚抹滄江,掃空萬古撼浩洋。

英雄拂袖江海去,飛揚跋扈向誰狂?

(多用於結尾,給人氣勢磅礴之感。)

壹別之後,二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我在 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中看到的,說是卓文君給司馬相如寫的,我還沒在考試中用過,不知道應該用在哪裏,但是我感覺寫的很好。把從1到萬的數字都用上了。好像是訴說分別之苦的。)

雨橫雲飛震寰宇,掃空汶川裂蜀地。

殘鴻不知沒何處,青鳥空對荒城語。

舉國悍然向天嘯,拂袖壹揮江海去。

多少涕泗凝華夏,無暇吟詞悼亡靈。

且止生者相思淚,休將中華泣別離。

區區地震摧不垮,英勇群眾十三億。

人民豁達讓天驚,神州遍地英雄氣。

菡萏新綻日愈烈,快意浮生又壹季!

餵!地震——飛揚跋扈唬誰哩?

大氣!大氣!!大氣!!!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屹立萬古而不敗,正是因為有這樣壹股氣的支撐。滄海橫流並非大氣,真正的大氣是人民在經歷了滄海橫流之後,在不幸中所展現出的友愛與堅強。

看大江東去,看亂石穿空,看驚濤拍岸。這些是屬於大國的氣,唯有氣大,方顯國大! (這個我就不做低水平的解析了,高中生應該能看懂吧。是說汶川地震的,是放在中間偏後的七言詩。這個七言詩和 詩因子美多噓唏,和月月流煙渚抹滄江,搭配是最好的。 是我在中考作文中看到的)

另外要多背古詩。比如範仲淹的漁家傲,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等等。這些妳自己在網上可以查到,但是出於妳是我的前輩,出於我的善良~,我就再次的大發慈悲的打出來吧~這樣妳省的去查了。看我這人多好~

漁家傲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這個太好打了,打前4個字,後面3字自己就出來了!是說將軍很得人心,關愛士兵。或者外出打仗,思鄉心切。)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我就不做低水平的解析了,相信如果高中生看不明白的話,中國就完了。)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好了,就這些了。我打的古詩可都是課外的哦~在我們學校裏都沒有幾個人知道的,而且都是名詩。我是我們班裏的作文輔導員~碰上我是妳的幸運。哈哈哈~最後祝妳高考 考好。

最後聲明: 以上文字是APPLE1997410的原創,任何人不允許復制,以及用於商業用途。壹經發現,立馬撥打120報告警察。

5. 請以壹首古詩寫壹篇作文

您看看這個可以嗎?

秋日戀歌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題記(劉禹錫《秋詞》)

秋,是壹個淒涼的季節,樹上的黃葉經風壹吹便簌簌的落了下來,像斷魂的金蝴蝶,圍繞著飛向大地母親的懷抱。它融入春泥,化作玉露瓊漿,護著樹,護著春天萌發的希望。

秋天給人以雕零、蒼涼、蕭瑟的傷感,也給人以成熟、絢麗、深思。

秋,是壹個收獲的季節,田裏的麥子張大了口,睜大了眼,等待著前來收獲的農民。冬的貯藏、春的播種、夏的耕耘,終於迎來了金色的秋天,金色的收獲。多少的血汗,多少的忙碌,都在這金色的海洋中淡泊著,消散著,最終化為烏有,只剩下眼前的美景。秋是出於對其他三季付出的汗水而做出的回報。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春之夢,夏之情,冬之憶,俱往矣。秋擺脫了春的幼稚,夏的狂熱,冬的沈默,變得更加成熟,絢麗,綽約多姿。

秋月晴朗皎潔,不似春月朦朧,夏月淡雅,冬月慘淡;

秋雨放達飄逸,不似春雨纏綿,夏雨放肆,冬雨沈悶;

秋花靈秀脫俗,不似春花嬌美,夏花高雅,冬花冷艷。

秋天是壹個極其浪漫的季節,南飛雁將勾起妳思緒萬千。

我愛秋,愛秋的淒美,愛秋的真實,愛秋的浪漫。

秋天是壹個極其現實的季節,以它肅殺的秋色來容納萬物的飄零。淒涼,成熟,無半點遮掩。

我愛秋,愛秋的絢麗多姿和肅穆莊嚴。秋,似朦朧而是清明,充滿了浪漫的味道。

6. 我從古詩中學到了語文作文600字急

我從古詩中學到了語文“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每當我讀到這壹首詩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在“綠”字前面停下來,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就在這不經意間,我從古詩中學到了語文.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就拿這壹首《題李凝幽居》來說吧,這個敲字用的十分傳神,正因有了這壹個敲字,才更加反映出了當時的夜晚是多麽安靜,多麽清幽.“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中的鋪字形象的表現出了秋的夕陽是多麽舒緩,輕柔,給人壹種畫面感,讓人神遊其中,怡然自得.《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就更是不用說了,短短的二十八個字為我們描述了壹幅淒涼,蕭瑟的秋思圖,讓讀者也不禁感到了壹股股寒意. 徜徉在古詩的國度裏,我不僅體會了煉字的重要性,還學會了如何來描繪壹種意境,這也為我的語文學習打下了基礎.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壹首蘇軾的《水調歌頭》對於人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每當我讀到這壹首詩歌時,我的眼前總會出現壹輪圓月,那皎潔的月光環繞著我,仿佛為我籠上了壹層薄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每當我讀到這壹首詩時,眼前又出現了另壹番情景.婀娜多姿的荷花在紅日的映照下更加嬌艷,令人無限神往. “明日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這幾句詩將我們帶入了壹個寧靜的夜晚.稻香,蟬鳴,蛙叫,夏夜……好美,好美. 壹首首古詩,帶我進入了壹個個奇妙的世界,每壹個字,每壹句話,都讓我在不知不覺中與語文親密接觸,我像壹個如饑似渴的孩子投入到語文的懷抱,汲取著營養.使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既讓我感受到語文帶來的樂趣,更讓我領略到國學的博大精深. 語文,它無處不在,或許它本身就是壹首詩吧!壹首令人百讀不厭,其樂無窮的詩.我從古詩中學到了語文,同時也在細細品味語文這首詩.。

7. 寫壹篇關於古詩的作文

四歲時就開始背詩,這當然是被大人強迫的,小時候不識字,只能死記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詩。

上學後,識字了,老師也叫了些詩,但僅限於解釋詩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與詩歌欣賞結識了。

很多詩都只有壹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詩有很多派別,有豪放派,婉約派……,不同派別的詩有著各自獨特的壹面。

李白很多詩屬於與豪放派。有“飛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大氣,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誌得意滿,有“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的自信,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山”的抑郁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然…… 李白的詩是多樣的,精彩的,每首詩的感情基調都與詩人的經歷有關。

當他沒被重用時他有的是自信;當他位居高位時,他意得自滿,豪邁大氣;當他看見朝廷的醜惡之面時,他有的是偉岸的性格,蔑視權貴;當他因而遭人排擠而離開時,他也會抑郁、迷茫。 想要品味詩就必須了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社會背景。

想看懂它並不難,但只會得到壹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妳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

妳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妳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沖動。我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更亦在欣賞社會,我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壹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馬行空般的馳騁想象所深深吸引,他給我創造了壹個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癡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賞壹個類別的詩,就必須同時欣賞其他派別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會讓人憂傷,戰爭讓人們與至親分離,背井離鄉。孟郊的《遊子吟》讓人回想起母親昔日的關懷,壹陣暖意湧入心頭…… 每壹次欣賞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動。

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我願陶醉於這詩的魅力之中! 從不能欣賞到能欣賞,是壹種新收獲。——朱光潛 ——題記 ①詩是最平凡中的特殊。

最早的詩來源於古代的勞動人民,可以說是下裏巴人的代表,以後又漸受文人青睞,於是出現了《古詩十九首》這樣的陽春白雪。這些都是我新近才感受到的。

小時候的我可不是這樣。 ②因為自己記憶力好,對於唐代的五言七律幾乎壹遍背出,過目不忘,卻總體味不出其中的詩韻。

即使有,也只是壹種“所謂伊人,在水之湄”的朦朧罷了。長期囫圇吞棗,最終導致“消化不良”直到我讀到了李白的《將進酒》。

看著灰黃的卷子,我壹臉無奈。但仔細壹讀,才知內有乾坤。

頭壹句話就讓我震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仿佛我已站在洶湧澎湃的河堤上,看黃色的河水帶著中國五千年的情結註入東海。

壹種“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的大氣遊蕩在天地間,讓我也像李白壹樣發出“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感慨,讓我想起唐代詩人張九齡的詩“宿息青雲誌,蹉跎白發年”以及曹操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觀。看到這裏,從剛才的激蕩又起伏著壹點點苦悶。

8. 古詩寫作文

竹間音韻

清澈見底的山溪旁,長著郁郁蔥蔥的翠竹,在那竹林裏品茗,真別有壹番滋味。

今兒正趕上春天,林間的竹子儀態萬千,再添上小鳥們

那動聽婉轉的歌聲,更是美妙絕倫。

不經意地,林子裏的深處隱約傳來了壹陣箏聲,那飄蕩

的音符沁人心脾,仿佛在娓娓敘述著春天的故事。

我聞聲瞅去,那茂密的竹林裏難尋人跡,壹陣春風瑟瑟

吹來,林間的葉子紛紛揚揚地落下。

我輕輕地放下茶杯,傾聽著不知道是誰彈奏的《月兒

高》,陷入了深深的沈思……

我靜靜地閉上眼睛,感受著春天洋溢的氣息, 腦海中漸漸忘卻了憂愁。

睜開眼睛,映入眼簾的是壹層輕紗般的薄霧、壹排

排的翠竹和壹絲絲霏霏的春雨。

我拿起茶杯,細細品味著那清香的茉莉花茶。

腦子裏空蕩蕩的,靜靜地聽著悠揚的箏聲……

不知何時,遠處隱約飄來了簫聲。交織在壹起,像是特意為春天準備的交響曲似的。

不久,四周不斷地傳來了各種樂器的音律,鳥兒在竹枝上歡蹦亂跳,竹子在和熙的春風中搖曵,整個竹林變得更加熱鬧了,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霧靄漸漸濃了,眼前的景色壹片模糊,而音韻卻依然

清晰可聽。

我,完全陷入了憧憬……

天漸漸亮了。明媚的朝陽穿透竹林,雲霧漸漸散去,

周圍的景致也漸漸清晰了。

竹林重又回復了靜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