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
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
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作者: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佃之孫。陸遊是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遊出身於壹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陸遊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他誕生於宋金戰爭的烽火之中,從小飽嘗了顛沛流離的痛苦,同時也受到了父親陸宰等士大夫愛國思想的熏陶,從而形成了“少小遇喪亂,下馬草軍書”的壯誌。
當時正值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bian)京,他於繈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自幼立誌殺胡(金兵)救國。 他自幼就有“我生學語即耽書,萬卷縱橫眼欲枯”的好學精神,17歲便有詩名。25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曾幾學詩,確定了他愛國詩歌的基調。
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名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陸遊的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使他成為傑出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虜”。?
1158年(紹興二十八年)入閩任寧德縣主簿.據《寧德縣誌》卷三《宦績》中記載:“陸遊,字務觀,即放翁也┅┅紹興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愛戴”。在寧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陸遊塑像。浙江紹興的鑒湖村內也有陸遊塑像。曾任鎮江隆興通判。
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後官至寶章閣待制。 陸遊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充實軍備,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壹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壹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壹的強烈愛國熱情。
《關山月》、《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書憤》、《示兒》、《遊山西村》、《臨安春雨初霽》、《冬夜讀書示子聿》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如《沈園》、《釵頭鳳》等,都很真摯動人。還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訴衷情》等。
他的詩集中現存詩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壹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壹時期存詩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於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實。第二期是入蜀以後,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後近20年,存詩2400余首。這壹時期是他充滿戰鬥氣息及愛國激情的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山陰壹直到逝世,亦有20年,現存詩約近6500首。詩中表現了壹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詩到無人愛處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時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藝術境界。另外,在這壹時期的詩中,也表現出趨向質樸而沈實的創作風格。
在陸遊三個時期的詩中,始終貫穿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年入蜀以後表現尤為明顯,不僅在同時代的詩人中顯得很突出,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陸遊的詩可謂各體兼備,無論是古體、律詩、絕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寫得又多又好。
在這方面,陸遊繼承了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富有自己的創作,所以有人稱他和杜甫、李商隱完成七律創作上的“三變”(舒位《瓶水齋詩活》),又稱他的七律當時無與倫比。在陸遊的七律中,確是名章俊句層見疊出,每為人所傳誦,如“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黃州》);“萬裏關河孤枕夢,五更風雨四山秋”(《枕上作》)等。
這些佳作佳句,或壯闊雄渾,或清新如畫,不僅對仗工穩,而且流走生動,不落纖巧。除七律外,陸遊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當推絕句。陸遊的詩雖然呈現著多彩多姿的風格,但從總的創作傾向看,還是以現實主義為主。他繼承了屈原等前代詩人憂國憂民的優良傳統,並立足於自己的時代而作了出色的發揮。
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壹生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壹的強烈愛國熱情。《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
陸遊的名篇《書憤》、《示兒》、《遊山西村》等選入中小學生語文課本,並在高考中出題頻率較高(例如2010年全國課標卷)陸遊不僅工詩,還兼長詞。由於他對這種詩體不甚註重,所以詞作不多,現存詞***有130首。
他的詞也風格多樣並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如有名的“釵頭鳳”即屬此類。而有些詞常常抒發著深沈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如“蔔算子”“驛外斷橋邊”、“雙頭蓮”“華鬢星星”等,或蒼遠,或寓意深刻,這類詞又和蘇軾比較接近。
但是最能體現陸遊的身世經歷和個性特色的,還是他的那些寫得慷慨雄渾、蕩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如“漢宮春”“箭箭雕弓”、“謝池春“”“壯歲從戎”、“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等,都是著壹片報國熱忱的雄健之作。這類詞與辛棄疾比較接近。
陸遊在散文上也著述甚豐,而且頗有造詣。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歷,或抒發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陸遊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壹樣,不時地表現著愛國主義的情懷,比如《靜鎮堂記》《銅壺閣記》《書渭橋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