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酒趁年華類似的句子

詩酒趁年華類似的句子

詩酒趁年華詩句出處

望江南·超然臺作 作者:蘇軾 (宋)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壹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詩酒趁年華的解釋 作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詩酒趁年華類似的句子,描寫喝酒的詩句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北宋·蘇軾《浣溪沙》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南宋·陸遊《遊山西村》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唐·王維《漢江臨眺》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擬把疏狂圖壹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北宋·柳永《蝶戀花》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魏晉·曹操《短歌行》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北宋·蘇軾《水調歌頭》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唐·李白《客中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李白《客中行》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北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北宋·柳永《雨霖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曲》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唐·李白《行路難》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唐·杜甫《登高》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北宋·李清照《醉花陰》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北宋·範仲淹《蘇幕遮》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雲》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雲》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北宋·範仲淹《漁家傲》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北宋·晏殊《浣溪沙》

對酒當歌尋思著,月戶星窗,多少舊期約。——北宋·晏幾道《醉落魄》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入,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北宋·李清照《如夢令》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詩酒趁年華類似的句子,描寫年華已逝去的詩句

明朝寒食了,又是壹年春。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屈指數春來,彈指驚春去。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

二十余年如壹夢,此身雖在堪驚。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荊江日落陣雲低,橫戈躍馬今何時。

昔嘆當年無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歸雲壹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傷心闊別三千裏,屈指思量四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