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山亭夏日》高駢
秋季: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夕》杜牧
冬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柳宗元
春:
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 。 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71、春路雨添花,花動壹山春色 。 宋·秦觀《好事近》
72、芳菲消息到,杏梢紅 。 宋·賀鑄《小重山》
73、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 。 宋·周邦彥《蝶戀花》
74、二月風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 。 宋·葛勝仲《臨江仙》
75、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 宋·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76、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 宋·李清照《聲聲慢》
77、賣花擔上,買得壹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
78、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李清照懈戀花》
79、洛陽城裏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 宋·陳與義《虞美人》
80、楊柳不遮春色斷,壹枝紅杏出墻頭 。 宋·陸遊《馬上作》
81、壹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 。 宋·陸遊《豆葉黃》
82、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枝枝不教花瘦 。 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
83、東風吹雨細於塵 。 宋·辛棄疾《浣溪沙》
84、細聽春山杜宇啼,壹聲聲是送行詩 。 宋·辛棄疾《浣溪沙》
85、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 。 宋·辛棄疾《滿江紅》
86、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 宋·辛棄疾
87、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宋·蘇舜欽
88、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 。 宋·陳亮《南歌子》
89、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 。 宋·姜夔《揚州慢》
90、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 宋·姜夔《淡黃柳》
9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朱熹《春日》:
92、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 宋·程致道《過紅梅閣壹首》
93、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宋·張栻《立春偶成》:
94、微雨灑芳塵,醞造可人春色 。 宋·石孝友《好事近》
95、瘦雪壹痕墻角,青子已妝殘萼 。 金·王庭筠《謁金門》
96、東風輕扇春寒 。 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
97、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 元·白樸《天凈沙·春》
98、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 元·胡只遹《陽春曲·春景》
99、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 。 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100、春到人間萬物鮮。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王嬌寫百年長恨》
101、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 清·盧道悅《迎春》
102、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 。
清·洪異《長生殿·禊遊》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壹晴方覺夏深。(範成大:《喜晴》)
9.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秋: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登 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度 秋
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漸起。
桂白發幽巖,菊黃開灞涘。
運流方可嘆,含毫屬微理。
秋日即目
李世民
爽氣浮丹闕,秋光淡紫宮。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點叢。
袍輕低草露,蓋側舞松風。
散岫飄雲葉,迷路飛煙鴻。
砌冷蘭雕佩,閨寒樹隕桐。
別鶴棲琴裏,離猿啼峽中。
落野飛星箭,弦虛半月弓。
芳菲夕霧起,暮色滿房櫳。
山閣晚秋
李世民
山亭秋色滿,巖牖涼風度。
疏蘭尚染煙,殘菊猶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樹。
歷覽情無極,咫尺輪光暮。
秋暮言誌
李世民
朝光浮燒野,霜華凈碧空。
結浪冰初鏡,在徑菊方叢。
約嶺煙深翠,分旗霞散紅。
抽思滋泉側,飛想傅巖中。
已獲千箱慶,何以繼熏風。
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陸遊:《秋日郊居》)
9.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冬來三度雪,農者歡歲稔。
我麥根已濡,各得在倉廩。
天寒未能起,孺子驚人寢。
雲有山客來,籃中見冬蕈。
燒柴為溫酒,煮鱖為作 。
客亦愛杯樽,思君***杯飲。
所嗟山路閑,時節寒又甚。
不能苦相邀,興盡還就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