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謙虛和低調

謙虛和低調

很久很久以前,爺爺給年幼的我講過壹個故事:“有位詩人年輕時很自負,寫了“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的詩句,後遇到挫折,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於是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後來,這位詩人千古留名,他就是蘇軾。所以做人壹定要謙虛,就好像咱們農民常說的那句話,識別稻田裏的谷子,最重要的壹點,就是看他是長的高高的,還是低垂著谷穗,壹般來說,低頭的越多的是谷子,高高昂頭的是壹定是秕子。而低頭的如果形容人就是謙虛,所以妳無論什麽時候都要謙虛。我當時懵懂的點點頭。

高中讀《易經》,竟然發現八八六十四卦中,有壹個專門的謙卦。這個卦竟然能夠六爻皆吉。正如曾仕強所說“時刻保持美好的謙德,做人謙虛,做事謙讓,修養自己寬闊的胸懷,大吉”。此時才知道,謙虛原來這麽重要。

讀大學時,發現謙虛同義詞中用的最多的是“低調”。馬德有句話特別經典,他說:“低調的人,壹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華樸實無華”。我壹直在想這種大智慧大才華是什麽狀態,直到今天聽女兒唱評劇《程兆才》這段臺詞,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低調,這就是謙虛,這就是心靜。了解程兆才的人都知道,他壹生歷盡艱難,改革了評劇很多的劇本,對評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他面對贊譽卻說:

“師妹之言實謬講,愚兄拱手不敢當,

莫道是兆才天生嗓門亮,

皆因為隔山隔坡喊牛羊,

無錢讀書,我在黃沙土上學寫字,

《三字經》、《百家姓》才識幾行,

學問淺見識少,

師妹過獎,

我是榆木壹根難頂梁。”

而這段唱腔裏面,程兆才自稱學問淺,見識少,自稱榆木。這種謙虛就像易經裏所說的,埋在地底下的山。無論如何謙虛,那還是山,即使它與地面平行,他還是山,不會多壹分,也不會少壹分。而這種自謙,就是大智慧,大才華。既包含了讓人和他相安無事,相處舒服的謙卑;又包含了讓他人敬佩、敬服的謙遜;還包含了讓他人感動、感念的謙和。這或許是歷代大師***有的特征吧。越謙虛,別人越會信服,成就也越高,畢竟,人人心中有桿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