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關於儒家思想的精髓和體現其思想的名句?

關於儒家思想的精髓和體現其思想的名句?

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入,體制動搖、利益調整等各種矛盾相互交織,開放搞活無法避免混雜思想的湧入,勢必對員工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產生強烈沖擊,員工容易出現價值迷失和道德困惑。在市場經濟的土壤裏,也容易滋生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

經過幾千年的篩選和修復,儒家思想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的瑰寶。儒家精神非常重視修身養性和節操,對價值的迷失、人性的沈淪和道德的混亂有矯正和糾正的作用。儒家思想提出了壹個人應該具備的道德標準體系,如善良、正直、和諧、誠信、自律等,在現代職業道德建設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當前,應大力弘揚儒家思想精髓,結合時代特征和實際情況,重塑企業職業道德,並將其凝聚為“企業之魂”。以下是對此的簡要看法。

第壹,仁義是本質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礎。孔子所謂的“仁”,包括忠、恕、忠、智、勇、禮、容、信、敏、利等等,幾乎囊括了所有做人的規範。“世界上能做五件事就很善良了。”孔子對“仁”的權威定義是

儒家重視和諧,主張人際和諧、穩定、團結、合作,即“人和”。和諧是追求真善美的動態平衡,是企業倫理的理想境界。儒家重視親密的人際關系;它也得到了L .米勒(美國)的認可。人際親密強調個體以徹底和信任的方式投入到群體中。管理者與下屬,以及企業內部的成員,親密無間,兄弟般,保持著相互感應的關系。今天的企業職業道德追求的是和諧共處、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的人際關系,這與儒家的“人與人和諧”思想是壹脈相承的。弘揚儒家仁愛精神,就要把仁、善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引導員工善良,讓企業團結和諧,有家的感覺。

在企業職業道德建設中,儒家仁愛思想與現代人文精神相結合,有利於在企業中形成尊重人、信任人、關心人的氛圍,有利於營造以愛換愛、以奉獻換感恩的良好人際環境。由此,全體員工將不斷增強無私奉獻、感恩善良、熱情服務、真誠奉獻的精神。仁的思想要求管理考試要堅持仁、仁、對下屬好。要求員工之間精誠合作,互相關心,友善相待。只有在企業內部形成相互尊重、友好和諧的工作環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潛能和組織活力。

在商業交往中,也要堅持仁義之德。儒商講究“和為貴”,“和”就是“富”。對於同行業的合作夥伴,既競爭又合作,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堅持以正當手段競爭,不搞小動作或詆毀競爭對手,摒棄不道德的競爭行為。

儒家主張尊重壹切生命價值,把尊重自然規律、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友好協調發展作為最高道德意誌。在今天倡導生態道德、保護自然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過程中,儒家的“和諧論”和“天人合壹”在樸素中又有著神奇的深刻。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企業要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尋求崇高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歸宿。首先,企業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能剝奪子孫後代生存發展的機會和權利。其次,企業要為國家分憂,勇於承擔社會重任和歷史使命,堅持集體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再者,企業要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和慈善活動。把善良和愛給最需要的人,把布施給別人,把善事給世界。

企業是盈利單位,而“義”和“利”是根本統壹的。義與利相輔相成,各司其職。企業要兼顧效益,尋求儒商精神的滲透。把義利統壹作為企業追求的總目標。

當義利沖突,不可兼得時,儒家強調義重於利,精神價值高於物質價值,重視對道德境界、人格尊嚴和操守的追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企業要以義為先,以利為先,損人利己。“不義之財不可得”,更難忘義;唯利是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應尊重仁義之德,先人後己,公私分明,先利顧客後利利潤。

企業職業道德具有主觀利他性和客觀利己性,二者是辯證統壹的。利他是利己的前提,利己是利他的必然結果。澀澤榮壹(日)也認為,只有根據仁義道德和正確的真理致富,他的財富才能延續(《論語》和《算盤》)。“義”是“利”的手段和途徑。企業員工在職業實踐中視客戶為上帝,對用戶負責,必須贏得客戶,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用儒家思想塑造“企業之魂”,需要把過分註重功利的企業成員道德心態引導到尊德重義的道德價值軌道上來,把主體意識引導到自覺的道德精神上來,把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引導到企業的集體利益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上來。

第二,誠信是基礎

儒家崇尚“信”,本義是“誠不欺”。子曰:“人不信,故我不知能不能。”“如果妳相信,妳就會做任何妳想做的事”(《論語·陽貨》),說如果妳信守諾言,別人就會為妳服務,為妳做事。儒家認為,誠信是人性之本,天道之源。

企業商業道德的核心是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做人之本,企業之基。誠實守信是企業的良心,對客戶和合作夥伴忠實守約是企業的責任感和正義感。日本企業奉行的“終身雇傭制”蘊含著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固有而深刻的信任與忠誠關系。

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和信用經濟。是現代企業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也是公平有序競爭的基本條件。企業要盈利,首先要搞清楚為什麽盈利,怎麽盈利。企業賺錢要講究良心,得到的應該是“太陽底下的利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應牢固樹立契約意識和忠實履約的道德精神,把信譽放在第壹位,註重商業道德。反對任意違約、商業欺詐和違背承諾。

企業成員之間應當誠實、守信、誠信、守信、守信用。真誠待客。這是真的。我們必須恪守信用,嚴格履行職責。企業成員要通過自律、自省、自覺,從思想上消除“機會主義動機”,減少“道德風險”。不欺詐,不欺騙,不歪曲事實,不偏袒。只有誠實守信,自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維護社會公眾的利益,才能維護企業的聲譽和形象。欺詐、哄騙、失信、無良心賺錢,會讓企業失去信用,最終失去市場和自下而上的根本支撐。

第三,奉獻音樂組

愛崗敬業是儒家倫理的理性積澱。孔子稱贊子產“為人* * *恭敬,辦事恭敬”(《論語·知府》)。先秦強調立德立功,德行高尚,有所貢獻。“君子以德學”(《乾九三》)。孟子強調“君子創業是壹種傳統”(孟子·惠亮·王霞)。創業首先需要奉獻,其次才是對成就崇高而執著的精神追求。《禮記·取經》對企業職業道德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崗位和職業是個人服務和貢獻社會的基本手段和場所,也是個人實現抱負和價值的基本途徑。愛崗敬業蘊含著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對“仁”的至高追求。“尊重”來源於“愛”。敬業首先需要對崗位的熱愛。愛崗敬業是愛國、愛民、自尊的統壹,是主人翁意識和為民服務的統壹。

職業精神作為壹種價值追求,是人們理性選擇現實的結果。它以職業道德的主動性為發展創造的動力,以道德對象(崗位職業)為優化目標。職業精神作為壹種道德追求,應該成為現代人確認自身價值、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倫理規範。職業精神包含了對長期職業選擇的認同和精神信仰的無限投入。因此,“奉獻”是道德主體的主動選擇和自覺價值追求,摒棄了原有的被動接受、盲目迷茫的行為和原有的惰性。現代生產的規模化、勞動的復雜化和高科技的趨勢要求從業者具有高度的專業性。這客觀上要求員工要愛崗敬業,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否則就無法適應現代勞動性質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儒家傳統的“敬業”無疑是新時期企業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它要求員工敬業,熱愛自己的工作。要求員工敬業勤奮。勤奮是勤奮的基礎,是勤奮的升華,是更高層次的價值追求。

第四,自強自律

儒家認為人要剛健自強。《易傳》載:“君子以自強不息”。人要以天地為榜樣,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儒家主張積極為天下,用天下,有為,自強,積極有為,努力奮鬥。這種積極的人生哲學和參與精神與現代企業強調全體員工的首創精神和參與意識是壹致的。儒家壹直倡導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精神,這是現代企業發展的源泉。

弘揚儒家思想,重塑企業職業道德,需要培養和造就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企業家精神,艱苦奮鬥的主人翁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企業家精神。培養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員工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奮發圖強。

子曰:“仁為己,而仁為君!”(《論語·顏淵》)道德選擇的主動權在自己,培養善良之德完全是自己的事。荀子強調以德為本,修身養性。儒家的自律原則重視精神境界的提升,提倡內在的超越和理性的選擇。儒家的自律原則是以人的自律為基礎的。人不能超越時空,但可以精神超脫。程顥的所謂“仁同物”,王陽明的“良知即自然之靈”。其本質是內在超越,是理性的結果。通過對道德價值的追求,借助外在的價值範式和道德信仰,使人格升華,客體主觀化。

道德遠見者要以道德教化他人,以身作則,以外在的社會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為主要的內在自律原則。企業員工也要加強道德修養,培養自己的道德。儒家提出的自省、改造等培養途徑,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還需要指出的是,對待儒家思想文化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弘揚儒家思想的同時,也要摒棄儒家思想中的消極因素和道德弱點。比如邋遢,因循守舊,意外,平均主義,封閉保守。尤其是宗法等級制度和官員特權感。儒家傳統思想中缺乏競爭、效率、創新、民主等觀念。通過吸收儒家思想的精華,與現代文明道德意識相兼容,不斷豐富和完善企業職業道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