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巴渝的詩句 1.巴渝十二景詩 王爾鑒出自巴縣誌那壹卷巴渝十二景詩 王爾鑒出自巴縣
七.金碧流香金秋明月空如霜 碧瓦鱗次掩紅墻 流杯賦詩風雅在 香氣悠然入瓊漿 乾隆年間,巴縣知縣王爾鑒審定巴渝十二景時,“金碧流香”理所當然排列十二景之首。
古人的筆下,“金碧流香”是壹個什麽模樣呢?我們依稀可以復原:站在這裏,居高臨下,全城景致盡入眼中,舉目遠眺,水闊天空,南岸翠綠,賞心悅目;最妙還在清風徐來,有暗香撲面,然而四處尋找,卻沒有草木開花開。“巴渝十二景”中,我認為,“金碧流香”最玄,香從何來?王爾鑒是這樣寫“金碧流香”的:“每輕飔徐過,馥馥然襲袂香流,尋之無花木。
豈心清聞妙香耶?”他的意識就是說,每有輕風吹過,總能聞到香氣,四處查看,又沒有草木花開,這難道是心靜聞到異香了嗎。於是他興趣高漲,寫了壹首詩:“巴山聳秀處,金碧有高臺。
何處天香至,疑從月窟來。江環千嶂合,雲度九門開。
每壹憑欄眺,清芬拂草萊。”“金碧山微風送馨香”這種說法在清朝是沒有人懷疑的。
那時,巴渝詩人趨之若騖,都到這裏來“聞香”寫詩。然而誰也不懷疑“香”的存在,把壹個金碧山捧到天上去了。
“風滿林亭月映苔,心清自有妙香來。”“嵐翠潑高閣,天香吹素襟。”
“好風吹不斷,萬斛天香深。”應該說,那時不是沒人問,而是沒人敢問。
人家都能聞到香氣,唯獨妳聞不到,說明什麽呢?客氣說是妳心不靜;嚴重說是妳蠢笨!再說,即使是找到了香氣的來源也會有焚琴煮鶴,大煞風景之嫌。正因為玄,大家才想來,壹清二楚了又有什麽意義呢?不過,我還真發現了壹個人找到了香氣的來源,好在他的回答也還沒蠢到頭,他說這香氣是“縣學”(即文廟)的書香。
這縣學內也還有些珍寶。傳說縣學內原藏有元文宗書寫的“萬裏歸程”,因此有壹樓名曰“禦書樓”。
所謂“天香”、所謂“來自縣學”,是指這個嗎?這“香”不僅玄,也滿含禪意——“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如果風景的美到了這個份上,那決不是壹般人所能欣賞的了。不過,登上金碧山即使聞不到香也不要緊,因為這裏畢竟是壹個觀景的好地方。
王爾鑒作為巴縣知縣,對選定“巴渝十二景”有生死大權。他對名勝風景的審美要求是:“其趣在月露風雲之外,其秀孕高深人物之奇,登臨俯仰,別有會心……空靈飄渺,在有象於無象之間,最稱奇妙。
別具幽趣,空靈不著色相……”這是巴渝名勝選定的標準,因而,他所選取的巴渝十二景,都說得上空靈,美的地方恰巧是難以說清楚的那壹部份。今天,我們細心來品香,會發現這“香”應是文化人禪宗思想的再現,也是文化人追求的最佳心境的物化表現。
2.川渝有關的詩句
壹、詩句中有地名的詩句有:
1.公歸上前勉書策,先取關中次河北。
--《送範舍人還朝》宋. 陸遊
2.洛陽女兒面似花,河南大尹頭如雪。 --《勸我酒》唐. 白居易
3.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兵車行》唐. 杜甫
4.山西豪傑歸囊牘,渭北風光入酒杯。 --《送趙學士陜西提刑》宋. 王安石
5.關下險固憑三輔,隴右勾連接四川。
--《漫興》元. 王冕
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歸。 --《湖南曲》唐. 崔國輔
7.很傍索傳馬,傯動出安徽。 --《詠傅巖監祠》唐. 梁載言
8.君在浙江東,榮駕方伯輿。 --《和除夜作》唐. 白居易
9.結根在貴州,蠲疾傳古方。 --《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唐. 權德輿
10.自言家住雲南北,知是遺塵幾世孫? --《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謝君》宋. 陸遊
二、詩題中有地名的詩有:
1.登幽州臺歌 邱為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沾巾。
3.臨洞庭上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4.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5.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6.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嶽陽寄源中丞 劉長卿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樹臨江夜泊船。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7.晚次鄂州 盧倫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壹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裏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8.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 更上壹層樓。
3.關於重慶的詩句
1、送友人入蜀唐代:李白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沈應已定,不必問君平。譯文:聽說從這裏去蜀國的道路,崎嶇艱險自來就不易通行。
山崖從人的臉旁突兀而起,雲氣依傍著馬頭上升翻騰。花樹籠罩從秦入川的棧道,春江碧水繞流蜀地的都城。
妳的進退升沈都命中已定,用不著去詢問善蔔的君平。2、《巫山曲》唐代:孟郊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
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雲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譯文:巴東三峽中山巒壹重又壹重,陽臺山旁是碧綠峭拔的十二峰。
荊王射獵時正逢巫山雨意雲濃,夜臥高山之上夢見了巫山神女。雲霞、彩虹和微雨濕了神女艷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雲在峽中飛逝。
極目遠望、再也不見神女芳影,聽到峽中猿猴聲聲悲鳴,不覺令人淚落打濕了衣裳。3、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譯文: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
何時歸去,***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4、巴女詞唐代:李白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飛。
十月三千裏,郎行幾歲歸。譯文:巴地的長江水,急湍奔流快如箭,巴水上的船兒順水漂流疾若飛。
十個月時間走過三千裏,郎今壹去,何年能回歸?5、曉行巴峽唐代:王維際曉投巴峽,餘春憶帝京。晴江壹女浣,朝日眾雞鳴。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譯文:拂曉時分直向巴峽而去,春日將盡使我思念京城。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雞競相啼鳴。
水城市人在船上做生意,山間橋人如在樹梢走行。登上高處萬家井邑出現,眺望遠處閬白二流明瑩。
人們都說著異鄉的方言,黃鶯卻啼著故裏的聲音。幸賴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離鄉背井愁情。
4.重慶 詩句
終古平成思禹績,乾坤準信等浮漚
重慶精神
七 律
纖 夫
由來命負糾繩上,日月隨行伴脊梁。
雨慟高天飄血汗,猿行絕壁暖冰霜。
吟風棧草神思靜,逐浪江豚舞意亢。
縱使肩頭天不遠,也無生計問蒼皇。
七 律
紅 巖
為覽巴渝第壹巖,朝陽破曉站山巔。
清風碎意三五縷,稚鳥追思千百旋。
彈洞深沈心夢缺,英魂守望月兒圓。
清明無雨無天淚,血賦紅旗最可憐。
5.唐代詩人虞世男的詩句 有那些
年代:唐
作者:虞世南——《蟬》
內容: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作者
字伯施,余姚人。沈靜寡欲,精思讀書,至累旬不盥櫛。文章婉縟,見稱於仆射徐陵,同是有名。在隋,官秘書郎,十年不徙。入唐,為秦府記室參軍,遷太子中舍人。太宗踐祚,歷弘文館學士、秘書監。卒謚文懿。太宗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集三十卷。
註釋:
綏: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賞析:
古人以蟬居高飲露象征高潔,作者以比興和寄托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情操。本詩與駱賓王、李商隱的《詠蟬》同為當時詠蟬詩三絕。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壹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誌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關鍵要把握住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征,從中找出藝術上的契合點。垂(ruí),是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帶子,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蟬用細嘴吮吸清露,由於語義雙關,暗示著冠纓高官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詩的最後評點道,這完全是由於蟬能夠“居高聲自遠,而不是由於憑借秋風壹類外力所致。這些詩句的弦外之音,它們所隱喻的深層意義無非是說,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這種居高致遠完全來自人格美的力量,絕非依憑見風使舵,或者什麽權勢、關節和捧場所能得到的。實際上,詠蟬包含著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淩煙閣的二十四勛臣之壹,名聲在於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並贊嘆:“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從他不是以鯤鵬鷹虎,而是以壹只不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