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寫的關於楊貴妃的詩句(白居易寫楊貴妃的詩) 1.白居易寫楊貴妃的詩
長恨歌
作者:白居易 (唐代)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壹朝選在君王側。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壹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裏。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花開日 壹作:花開夜;南內 壹作:南苑)梨園弟子白發新,
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悠悠生死別經年,
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
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
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壹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
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飄舉,
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闌 通:
欄;飄飄 壹作:飄飖)含情凝睇謝君王,壹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壹股合壹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白居易寫楊貴妃的詩有哪些
白居易寫楊貴妃的詩是《長恨歌》,全文如下: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壹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壹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裏。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壹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壹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壹股合壹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這首長篇敘事詩裏,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壹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並不拘泥於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壹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壹個回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回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
由於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詩人時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註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來烘托人物的心境;時而抓住人物周圍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過人物對它們的感受來表現內心的感情,層層渲染,恰如其分地表達人物蘊蓄在內心深處的難達之情。
3.白居易寫楊貴妃的詩寫出來出來並寫出叫什麽
叫《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壹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壹個回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原文節選: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譯文:
臨別殷勤托方士,寄語君王表情思,語中誓言只有君王與我知。
當年七月七日長生殿中,夜半無人,我們***起山盟海誓。
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
即使是天長地久,也總會有盡頭,但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擴展資料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裏,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寫景和抒情結合的手法,和諧地融合在壹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往復的特點。
詩人時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註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來烘托人物的心境;時而抓住人物周圍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過人物對它們的感受來表現內心的感情,層層渲染,恰如其分地表達人物蘊蓄在內心深處的難達之情。
這首詩情節曲折多變,描寫細膩,委婉情深,首尾完整,語言流暢清麗,音韻勻稱和美,朗朗上口。抒情氣氛十分濃厚,佳句極多。如: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此外,詳略得當,也是這首詩的壹個突出特點。詩中對安史之亂這壹重大政治事件的描寫只用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壹句,對安史之亂的過程、後果壹概不提。而對楊妃死後玄宗對她的思念。
卻不惜筆墨做了細致深刻的描述。因為詩的主旋律是歌頌愛情的。這樣寫是為了突出重點,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在詩中還運用了浪漫主義的寫作手法,人死如燈滅,楊妃已死,故事就該結束,但詩人拓開壹筆讓他們的愛情繼續延伸,演繹了人鬼不了情的章節,楊妃托道士轉送信物,重述前誓,照應了玄宗對她的思念,深化了主題。
另外詩中用了大量的修辭方法,如: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誇張)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反問)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比喻)。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對偶)還有鋪墊、襯托、烘托、渲染等修辭方法。這些修辭方法的運用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長恨歌》是壹首千古絕唱的敘事詩,有著極高的藝術水平,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是寶貴的藝術財富,是值得後人學習的。重溫經典,汲取營養,提高寫作水平,讓我們以極大的熱情,用手中的筆,歌頌祖國,禮贊英雄,做時代的代言人。
百度百科-長恨歌
4.白居易在詩中是怎樣描寫“楊貴妃”的
作者白居易用“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形容楊貴妃的美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來形容楊貴妃皮膚十分光滑細膩。“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壹身”來形容帝王對她十分寵愛。
具體賞析:
《長恨歌》人物的心理刻畫可以說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例如,寫唐玄宗迷戀楊玉環的美色,盡管“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日夜廝守壹處,但卻還是“春宵苦短日高起”,這裏壹個“苦”字,就入木三分地刻畫出了李楊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腐朽心理;“驪宮高處入青雲 ,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看不足”三字又進壹步寫出了唐玄宗那耽情聲色的荒淫心理;馬嵬坡前六軍請誅楊玉環 ,“無奈何 ”,“ 君王掩面救不得 ”等句 ,就寫出了唐玄宗此時極度矛盾的維妙心情 ,“掩面”二字,壹個細節,就成功地展示了唐玄宗對楊玉環那種不忍見其死而又不敢不使其死的復雜心理;楊貴妃聽說“天子使”者到仙山,初是“攬衣推枕起徘徊”,繼而是“花冠不整下堂來”,壹個“徘徊 ”寫出了初聞喜訊時的將信將疑 ,猶疑不決的心理 ;壹個“下堂來”,則寫出了其急切要見親人的渴望心理。正是通過這些細致入微的心理刻畫,所以就使詩中的形象內向、含蓄,栩栩如生。這些富於心理特征的細節的提煉,不僅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且有效地推動著悲劇故事的發展,使悲劇性潛存在事物發展的必然邏輯之中。
《長恨歌》的語言優美和諧,婉轉流暢,充分發揮了歌行體的特點 ,讀來纏綿悱惻,令人回腸蕩氣,顯示了詩人過人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5.白居易在詩中是怎樣描寫“楊貴妃”的
作者白居易用“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形容楊貴妃的美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來形容楊貴妃皮膚十分光滑細膩。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壹身”來形容帝王對她十分寵愛。具體賞析:《長恨歌》人物的心理刻畫可以說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例如,寫唐玄宗迷戀楊玉環的美色,盡管“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日夜廝守壹處,但卻還是“春宵苦短日高起”,這裏壹個“苦”字,就入木三分地刻畫出了李楊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腐朽心理;“驪宮高處入青雲 ,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看不足”三字又進壹步寫出了唐玄宗那耽情聲色的荒淫心理;馬嵬坡前六軍請誅楊玉環 ,“無奈何 ”,“ 君王掩面救不得 ”等句 ,就寫出了唐玄宗此時極度矛盾的維妙心情 ,“掩面”二字,壹個細節,就成功地展示了唐玄宗對楊玉環那種不忍見其死而又不敢不使其死的復雜心理;楊貴妃聽說“天子使”者到仙山,初是“攬衣推枕起徘徊”,繼而是“花冠不整下堂來”,壹個“徘徊 ”寫出了初聞喜訊時的將信將疑 ,猶疑不決的心理 ;壹個“下堂來”,則寫出了其急切要見親人的渴望心理。
正是通過這些細致入微的心理刻畫,所以就使詩中的形象內向、含蓄,栩栩如生。這些富於心理特征的細節的提煉,不僅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且有效地推動著悲劇故事的發展,使悲劇性潛存在事物發展的必然邏輯之中。
《長恨歌》的語言優美和諧,婉轉流暢,充分發揮了歌行體的特點 ,讀來纏綿悱惻,令人回腸蕩氣,顯示了詩人過人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6.李白和白居易寫楊貴妃的詩,哪個更好
關於大唐貴妃,李白和白居易都有傳世名篇,如李白以《清平調》為代表,白居易以《長恨歌》為代表。兩首作品,對楊貴妃之美貌儀態的描寫都可謂千古絕唱。若要說區別的話,那就是,李白寫得更為飄逸些,而白居易的諷喻色調則更為濃重點。
李白《清平調》中的楊貴妃是這樣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山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此篇以雍容華貴的牡丹花襯托楊貴妃,同時又將楊貴妃比作仙女,極力贊美貴妃之傾城傾國的美貌,但是全作又有壹種諷諫的暗喻。其中首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流傳最廣,應雲之想衣裳,營造出壹種人花交映的景致。這句詩在電影《妖貓傳》中就通過張雨綺之口再次吟詠,讓人生出無限遐想。第二句重在以“露華濃”三字形象地描繪出牡丹的嬌艷欲滴,借此來暗喻楊貴妃的楚楚動人。最後兩句則在不漏痕跡中將楊貴妃視為只出沒於天上的仙女,贊美其動人的美貌。
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則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以及敘事、寫景與抒情水乳交融的表現手法,為我們講述了壹代帝王唐玄宗與其寵妃楊貴妃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特別是該詩中,對於楊貴妃之美的描摹,真可謂千古絕唱。如對其天生麗質的優渥天資,予以誇贊:“天生麗質難自棄,壹朝選在君王側。”“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壹句對於楊貴妃回眸之笑以及之美的表現傳頌得最為久遠,而且此處描寫更在靜中波起壹種嫵媚的動感,如此美貌與儀態則是宮中其他女性所無法比擬的。
至於接下來的這幾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則更是將楊貴妃如凝脂壹般的肌膚,起身時的慵懶與精美的發飾以及行走的步態,描摹得惟妙惟肖。
7.白居易長恨歌中描寫楊玉環美貌的佳句
天生麗質難自棄,壹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長恨歌[唐] 白居易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壹朝選在君王側。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壹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采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裏。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翅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天旋地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壹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扇,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壹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壹股合壹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