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隴開頭的詩句

隴開頭的詩句

1. 關於隴的詩句

關於隴的詩句 1. 關於隴西的詩句

“上馬帶胡鉤,翩翩度隴頭”,

”腸斷非關隴頭水。淚下不為雍門琴。”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峽猿亦無意,隴水復何情。”

“為入愁人耳,皆為腸斷聲”;

“隴頭十月天雨霜,壯士夜挽綠沈槍”;

“隴阪迢遙天咫尺,隴樹微茫映沙石”;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無數的詩情畫意交織與交付,

無不訴說隴西的滄桑與雄渾。

大自然給了我們太多的風景,

只是我們走的太匆匆,

沒有來得及駐足觀望而已。

人世間給了我們,

太多快樂的理由,

只是我們庸人自擾,

沒有體會人生,

本來就是酸甜苦辣鹹。

隴西的美,

是壹種高風的美,

雄渾的美,

是豪放的美,

是古典的美,

詩意朦朧的美,

我贊美她,

我欣賞與她,

感恩於她,

欣賞隴西的美,

需要高度的審美情趣。

雲黃知塞近,

草白見邊秋。

秋風卷地百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隴西的美,

是秋冬的美,

是大地蒼涼的美,

是黃雲渲染的,

壯闊昊大之美,

明朗之美。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

長在這裏的人,

大都直來直去,

明朗清晰不拘小節。

豪放大氣粗魯有加。

天之驕子也,

不以小禮而自煩。

春風不度玉門關;

不破樓蘭終不還;

醉臥沙場君莫笑;

西出陽關無故人;

收取關山五十州;

殘星數點雁痕塞。

關山陣陣蒼,

關山便成了最有內涵山嶽,

代言祖國的萬水千山,

誠然如是,

我為我代言。

我為我心中的隴西代言。

千遍萬遍的唐詩宋詞,

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訴說著美麗的隴西,

述說著多情的甘肅。

隴西有莫高窟的驚艷,

有鳴沙山月牙泉的絕倫。

在幹涸的記憶中,

黃河依舊在隴原大地奔騰,

自從王昭君出塞,

琵琶千載曲中論。

江南美,美就美在江南水。

隴西雄,雄就雄在隴西雲。

隴西雲,隴西秋,

隴西雁,隴西草。

是悲秋,不是悲傷,

是涼州,但不淒涼。

心境到達時,

處處即是美景。

讓心靈去旅行,

踏上征程。

2. 關於笛蕭的詩句

比如李清照的這壹首《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壹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其中“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遊春意 。”

以漢代橫吹曲中的《梅花落》照應詠梅的命題,

讓人聯想到園中的梅花,

好象壹聲笛曲,催綻萬樹梅花,帶來春天的消息。

然“梅心驚破”壹語更奇,

不僅說明詞人在語言的運用上有所發展,

而且顯示出她在感情上曾被激起壹剎那的波瀾 ,

然而意思很含蓄。

聞笛懷人,因梅思春 ,在她詞中是不止壹次用過。

這是壹歇拍,詞從這壹句開始自然地過渡到下片,

上片主要寫自己的淒冷孤苦,

下片則著重寫對愛侶趙明成的思念。

下邊壹個是元代楊維楨的《篳篥吟》

春風吹船下揚州,夜聽笛聲江月流。

故宮搖落楊柳秋,客子於邑山陽愁。

明朝此聲不可求,乃知朔客杜寬者,手持悲篥尋南遊。

胡笳拍中愁未休,龜茲角管親編收。

王門歷盡及五候,翩然鴻飛不可留。

笛材既訪柯椽鎪,更協鳴鳳昆侖丘。

卷蘆易地鳴隴頭,城南思婦歌牽牛。

欲絕未絕壹縷抽,劃然石裂千丈湫。

叫噪鵝鸛飛蛟虬,洞庭之水天東浮。

杜寬杜寬藝絕憂,藝隱豈比閔張儔。

為君貰美酒,不惜千金裘。

和我君山莫邪笛,與爾同登黃鶴樓。

這首有點艷,呵呵,《舟過山塘聞笛》

是清人的,叫舒位。

紅穗疏燈水上樓,

笛聲纖遠指痕留。

定知吹笛人雙髻,

可惜湘簾不上鉤。

還記得壹個宋代人的,可惜不全:

笛聲依約蘆花裏。白鳥成行忽驚起。

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詩人叫潘閬,(浪音),當空曠講。

這個虞美人雖然是感慨人生的,不過跟笛子有關:

武昌七十龐眉叟。學笛從年少。

蕭蕭笛竹楚山秋。當日買林、曾典黑貂裘。

壹聲占盡秋江月。天外行雲絕。

如今老去興猶遲。尚想時時、壹曲夢中吹。

宋代詩人林正大的~~

白居易有寫笛子的詩,可惜意思不太好。

韓愈的可以,嘿嘿:

蘄州笛竹天下知,鄭君所寶尤瑰奇。

攜來當晝不得臥,壹府傳看黃琉璃。

體堅色凈又藏節,盡眼凝滑無瑕疵。

法曹貧賤眾所易,腰腹空大何能為。

自從五月困暑濕,如坐深甑遭蒸炊。

手磨袖拂心語口,慢膚多汗真相宜。

日暮歸來獨惆悵,有賣直欲傾家資。

誰謂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風漪。

呼奴掃地鋪未了,光彩照耀驚童兒。

青蠅側翅蚤虱避,肅肅疑有清飆吹。

倒身甘寢百疾愈,卻願天日恒炎曦。

明珠青玉不足報,贈子相好無時衰。

這首詩叫《鄭群贈簟》

在網上壹些論壇上有,不過奇怪得很,

宋代的鄭剛中就此寫過壹首

《客惠賓州竹簟甚佳取退這鄭群贈簟詩讀之數過》

卷送風漪光八赤,竹新漸作琉璃色。

世人貴耳便賤目,那知不抵蘄州笛。

年來愧汗常浹膚,夏日自嫌汙枕席。

有時追誦法曹句,悵恨宗人不多得。

山齋置榻容壹身,君惠清涼到心骨。

門前客至莫見嗔,老子解衣喧鼻息。

3. 詩句“寄與隴頭人”的上句是什麽

歌頌梅花的詩句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贈範曄》

作者:陸凱

時期:晉代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

古今吟詠嶺梅詩詞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陸凱《贈範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直隸南雄州誌》載,南雄城南有寄梅驛,即取折梅逢驛使詩語。該驛曾經宋紹興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錫綸有《寄梅驛》詩雲:“壹枝春可當人情,投贈南州艷此清。妙是不登供帳例,香風千古被征行。”

陸凱是三國時人。《三國誌.陸凱傳》載:“陸凱,字敬風,吳郡吳人也。丞相遜族子也。黃武初為永興諸暨長,所在有治跡,拜建武都尉。領兵雖統軍眾,手不釋書。……赤烏中除儋耳太守,討珠崖,斬獲有功,遷為建武校尉。”又《三國誌.孫權傳》載:“赤烏四年秋七月,遣將軍聶友、校尉陸凱以兵三萬討珠崖儋耳。”

這首詩當是陸凱率兵南征度梅嶺時所作。他在戎馬倥傯中登上梅嶺,正值嶺梅怒放,立馬於梅花叢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隴頭好友範嘩,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驛使,就出現了折梅賦詩贈友人的壹幕。他那“雖統軍眾,手不釋書”的儒將風度躍然出現在讀者眼前。

摘花的時候碰到傳遞公文的人,(托他把花)送給身在遙遠邊塞的人

這江南也沒什麽好寄的,只能送妳壹枝象征春天的花朵。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4. 關於農活的詩句

觀刈麥

唐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春中田園作

唐 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禦,惆悵遠行客。

春逢耕者

唐 柳宗元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榮。

土膏釋原野,白蟄競所營。

綴景未及郊,穡人先偶耕。

園林幽鳥囀,渚澤新泉清。

農事誠素務,羈囚阻平生。

故池想蕪沒,遺畝當榛荊。

慕隱既有系,圖功遂無成。

聊從田父言,款曲陳此情。

眷然撫耒耜,回首煙雲橫。

觀田家

唐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壹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裏。

4.鄉村四月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5. 有關南風的詩句

原文

1、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先秦·佚名《南風歌》)

2、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唐·白居易《觀刈麥》)

4、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唐·李白《長幹行二首》)

5、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宋·劉攽《新晴》)

6、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明·楊基《天平山中》)

7、南風壹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十壹首》)

8、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唐·李頎《送陳章甫》)

9、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樓》)

10、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唐·李白《寄東魯二稚子》)

釋義

1、摘自先秦·佚名《南風歌》,意為溫和的南風可以消除心中的煩惱,使人心情舒暢。南風適時緩緩吹啊,可以富庶萬民之財物。

2、摘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意為只有南風知道我的心意,惟願它能將我的夢,我的相思帶到郎君的身邊。

3、摘自唐·白居易《觀刈麥》,意為夜裏刮起南風,地裏的小麥都成熟了。

4、摘自唐·李白《長幹行二首》,意為五月南風吹動的時候,想妳正下巴陵。

5、摘自宋·劉攽《新晴》,意為只有南風像老朋友那樣,輕輕地推開我的房門,悄悄地掀動著我的書頁。

6、摘自明·楊基《天平山中》,意為小雨剛剛打濕楝樹的花朵,南風就吹熟了壹樹樹的枇杷。

7、摘自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十壹首》,以南風掃塵喻戰爭的勝利,表達詩人可徹底肅清叛亂,並給朝廷壹個完美的交代,然後功成身退,

8、摘自唐·李頎《送陳章甫》,意為四月南風吹得大麥壹片金黃,棗花尚未雕落,梧桐葉子便已抽長。

9、摘自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樓》,意為在竹樓裏閑居,不用蒲葵扇子扇,就有清爽的南風自然地吹來。他自己戴著涼帽,對著水鷗,悠然地睡覺。

10、摘自唐·李白《寄東魯二稚子》,意為我那被南風吹去的、壹顆急欲歸家的心,直飛到遠在東魯的酒樓前才掉下來。

南風在古詩中的意象,多是溫暖的,常表達欣欣向榮的景象,愉悅舒適的心情,有時也用於表達思鄉之情。

6. 關於 碗的詩句

《過華清宮》李賀

春月夜啼鴉,宮簾隔禦花。

雲生朱絡暗,石斷紫錢斜。

玉碗盛殘露,銀燈點舊紗。

蜀王無近信,泉上有芹芽。

《琴曲歌辭?雉朝飛操》李白

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

錦衣綺翼何離礻徙,犢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啄食飲泉勇氣滿,爭雄鬥死繡頸斷。

雉子班奏急管弦,心傾美酒盡玉碗。

枯楊枯楊爾生荑,我獨七十而孤棲。

彈弦寫恨意不盡,瞑目歸黃泥。

《雉朝飛》李白

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

錦衣繡翼何離褷,犢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飲泉勇氣滿,爭雄鬥死繡頸斷。

雉子班奏急管弦,傾心酒美盡玉碗。

枯楊枯楊爾生稊,我獨七十而孤棲。

彈弦寫恨意不盡,瞑目歸黃泥。

《客中行》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皇甫冉

采茶非采菉,遠遠上層崖。

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

《濟源寒食》孟郊

風巢裊裊春鴉鴉,無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葦箭覷不見,高紅遠綠勞相遮。

女嬋童子黃短短,耳中聞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來,拋卻齋糜壹瓷碗。

壹日踏春壹百回,朝朝沒腳走芳埃。

饑童餓馬掃花餵,向晚飲溪三兩杯。

莓苔井上空相憶,轆轤索斷無消息。

酒人皆倚春發綠,病叟獨藏秋發白。

長安落花飛上天,南風引至三殿前。

可憐春物亦朝謁,唯我孤吟渭水邊。

枋口花間掣手歸,嵩陽為我留紅暉。

可憐躑躅千萬尺,柱地柱天疑欲飛。

蜜蜂為主各磨牙,咬盡村中萬木花。

君家甕甕今應滿,五色冬籠甚可誇。

7. 關於大暑的詩句有哪些

1、《扇》

[宋] 謝枋得

蒲葵也解歸掌握,紈素未應捐篋中。

莫把暗塵涴明月,好驅大暑來清風。

2、《螢》

[唐] 徐夤

月墜西樓夜影空,透簾穿幕達房櫳。

流光堪在珠璣列,為火不生榆柳中。

壹壹照通黃卷字,輕輕化出綠蕪叢。

欲知應候何時節,六月初迎大暑風。

3、《題束季博山園二十首·安樂窩》

[宋] 牟巘五

冷石眠夏天,冰室透毛骨。

所以安樂窩,大暑苦不出。

4、《和王定國二首壹》

[宋] 晁補之

可憐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戶。

人言明日當大暑,君看繁星如萬炷。

想君映月讀書時,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騎壹馬暮還歸。

5、《似賢齋竹》

[宋] 曾幾

大暑不可度,小軒聊復開。

只消看竹坐,不必要風來。

豈待迷時種,何妨臘月栽。

葉端須雨打,有句索渠催。

6、《登殊亭作》

[唐] 元結

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

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主人既多閑,有酒***我傾。

坐中不相異,豈恨醉與醒。

漫歌無人聽,浪語無人驚。

時復壹回望,心目出四溟。

誰能守纓佩,日與災患並。

請君誦此意,令彼惑者聽。

7、《驟雨》

[當代] 錢鐘書

大暑陵人酷吏尊,來蘇失喜對翻盆。

雷嗔鬥醒諸天夢,電笑登開八表昏。

忽噫雄風收雨腳,漸蜷雌霓接雲根。

蒼蒼似為歸舟地,試讓前灘水漲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