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幽州現在何處——簡介

幽州現在何處——簡介

幽州現在是河北的北部,遼寧的東北部。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的陸路交通樞紐。隋大業四年(608),永濟運河開通,引沁水至南通黃河,北至卓君;七年,楊迪·楊光乘龍舟從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到永濟運河,經黃河到卓君。

幽州,古代行政區劃,在古代歷史上以驟騎聞名。所以地址在山西省垣曲縣古城鎮西南。案《龔宇》冀州域,舜置十二牧,其壹也。“李周”“東北叫幽州。”《春秋·元明報》雲:“姬姓分幽州、燕國。”據說北方太陰,所以以鬼為號。古九州漢十三刺史部之壹;隋唐時期是北方的軍事中心、交通中心和商業大都市。幽州是古九州漢十三刺史部之壹。隋唐時期是北方的軍事中心、交通中心和商業大都市。現在的範圍是河北北部和遼寧。

隋唐時期,幽州東夷都督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楊迪在卓君建造了林碩宮作為他的宮殿。大業七年後,他三次用高句麗,都是以卓君為基地,集結兵馬,武器,糧庫。

唐貞觀十八年(644年)出兵高句麗,分水陸兩路,陸路也以幽州東夷都督府為根據地。

唐朝東夷吐蕃發生潁州之亂後,東北各民族勢力強大。先天二年(713),幽州受命於此,控制、契丹等民族。

天寶元年,改為我國大使楊帆,兵力九萬余人,約占十國大使的五分之壹。

天寶末年,安祿山被任命為三使,分別是楊帆、平陸(治柳城縣,今遼寧朝陽)、河東(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河北道。即以楊帆為基點,發兵反唐,掀起安史之亂。

甘源二年(759),史思明為炎帝,楊帆為燕京。廣德元年(763),改楊帆為幽州,史朝義部下李懷賢為幽州。當時平陸已不在北方部落,保留了平州(今河北盧龍)。在平洲,有壹個魯龍軍,幽州使也率魯龍使。之後就叫幽州,或者幽州盧龍,或者就叫盧龍。幽州是安史之亂後河北省長期不接受朝方命令的三鎮之壹。直到十二月(913),五代的才被晉王李所滅,政權持續了年。天府元年(936),後金石敬瑭將姬友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次年契丹取幽州為南京。

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的陸路交通樞紐。隋大業四年(608),永濟運河開通,引沁水至南通黃河,北至卓君;七年,楊迪楊光從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乘龍舟經永濟運河經黃河到卓君;同年,江淮以南的民工,用船只將大米從溧陽(河南浚縣東南)、濼口(河南珙縣東北)運到卓君縣,全程“壹千多裏”。由於永濟運河的開鑿,運河末端的卓君成為北方水陸交通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