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空中生妙有,雅量自光輝

空中生妙有,雅量自光輝

《心經》主要在談空。那麽何謂空?為何要空呢?

霍師說:”空是後設語言、兩面作戰,純粹是壹種批判的活動,雙遣而使妳不要停留在壹邊。非有非無:經驗非有,這是對妳自己知識的批判;世界非無,這是對抽空世界的批判。” 打掉我們的壹切執著。

空海法師(郭永進)把空形容為可以包容壹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的境界。

以下是我眼中的“空”:

? 包容壹切即是空。空是包容壹切廣宇(空間)悠宙(時間)的、無邊無際的、無始無終的。

接納壹切即是空。空是壹切是非俱泯,如莊子的齊物論,物各付物,證空而得逍遙,再無計較。

? 空是壹種無量無邊、無限光明的心境、雅量。

空是解脫自在、自由無礙的生命狀態。空是心裏泯除壹切法,泯除壹切煩惱、執著,不再小心眼。看透無常、無我、證得涅槃,內心清凈、清明的大光明世界。

空是包容、是胸襟、是氣量,是打通人我,不再孤立,看到整體的思維狀態。

所謂緣起性空,是壹種空無自性、內外相合的通透。自己不再是孤立的自己,不再是獨立的存在,如果我們換個視角,自己也可以是由自己之外的壹切元素、條件成就的,化掉自己,我們感受到這壹切的因緣,從而心生感激!

空是非斷非常,非有非無,非是非非,不可以只看壹邊的。

空是虛懷,不自滿;空是空間,能看到更多的東西;空是留白,空是空閑,坐視雲卷雲舒,白駒過隙;空空如也,即空見如;空中鳥跡,即心即佛。

證空即入無余涅槃,執著煩惱十結盡斷,即可見生見滅,心無障礙,見到真實,增長智慧,所謂空中生妙有。

證空即了脫生死,再無執、再無怨、再無悔,五蓋俱除、覺支彰顯。證空便能安時處順,逢時生,順時沒。中和位育,盡性至命!所以,陽明先生有此心光明之感慨。

空是耳順的境界,開悟的境界;然後進入從心所欲不逾矩,在解脫的道路上,自由自在地行走;於是,般若從心、從生命裏出,而得清凈心,顯大丈夫相。

空首先是對自己當下狀態真正地接納與認可,不再顛倒幻想,不會糾結懊悔。完全接受當下,如實即是佛。厭離的是對種種經驗的執著、對困難的逃避、種種煩惱心(五濁惡世是我們心中對世界的煩惱),從而得清凈,生起感恩與慈悲。”從心所欲”,心中所欲的是什麽呢?是感恩,是慈悲,是付出。心懷感恩才會“不逾矩”,不會亂來;心裏慈悲才會付出愛,願意去接納、聆聽、了解。談吐才會從容鎮定。進而懂得眾生,即見菩提!

? 空中生妙有,廣大出胸襟! 多說無益,精進方得!區區拙見,聊以自勉!

附: 霍師譯《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