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年輕時好學(余:古意為我,今意為其余,其余)
2、走路送它(走路:古義是跑步,現代義是走路,走路)
3.所以人們常常把書當作節日(是:古義:因此,今義:判斷動詞,是;假:古義借用,今義相對於真)
4、造福先賢之道(利益:古代意義:更現代意義:利益)
5、品味百裏之外(趨勢:古意為去,今意為趨勢)
6.弟子填房(填:古意:滿現代意:滿填)
8.從未稍有失言(色:古意:面今意:色)
9.於立世在左右(左右:古義:左右今義:左右)
10,或者對著它吼(或者:古義:有時現代義:或者)
11,卒有所耳聞(卒:古意:終於現代意:小兵)
12,窮冬大風(窮:古意深,今意窮,精疲力盡)
13,逆勢出行(反向:古意迎賓,今意反向,反方向)
14,人捧湯,盛水(湯:古義是熱水;此意指湯)
15,每天再吃壹次(再次:古代意義上的兩次,現在意義上的再次)
16,右裝備臭(xiù)(臭:古意:香氣是今天的意思:(chù u)臭,臭)
17,有足夠樂趣在其中的人(中文:古義:心中意:表達界限)
18,有老師有博士(博士:古意:大學者,博學者今意:碩士學位)
擴展數據:
《送馬晟東陽序》是明代宋濂所作,選自《宋·石雪全集》。
寫作背景
明朝洪武十壹年,宋濂隱退的第二年,他被要求從家鄉浦江去應天,家鄉的小三馬俊前來拜訪。宋濂寫此序,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度,勉勵馬晟努力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作者簡介
宋濂,本名靜濂,字千璽,別號玄貞子、甄嬛道士、甄嬛敦。謚號溫憲。浦江人,漢族。明初作家。他的長孫因卷入胡黨案,全家被貶茂州。他的散文或簡潔凝練,或婉約飄逸,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為後世“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範本。他的大部分作品被刻成七十五卷的《宋·石雪全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稱贊他為“開國文官之首”,與高啟、劉基並稱“明初三大詩人”,稱贊他為“天下第壹文豪”。從小家裏窮,但我聰明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