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很多的詩句都表達了對理想抱負的追求,抒發了對理想抱負的奮鬥之情。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表達理想抱負的古詩,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表達理想抱負的古詩篇1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飛來山 壹作:飛來峰)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自緣 壹作:只緣)
韻譯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散譯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
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註釋
⑴飛來峰:有兩說:壹說在浙江紹興城外的林山。唐宋時其中有座應天塔。 傳說 此峰是從瑯即郡東武縣飛來的,故名飛來峰。壹說在今浙江杭州西湖靈隱寺前。
⑵千尋塔:很高很高的塔。尋,古時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⑶聞說:聽說。
⑷浮雲:在山間浮動的雲霧。望眼:視線。
⑸緣:因為
表達理想抱負的古詩篇2《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註解
1、珍饈:名貴的菜肴。
2、垂釣坐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溪(今陜西寶雞市東南)垂釣。
3、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合用這兩句 典故 ,是比喻人生遇合無常,多出於偶然。
譯文
金杯裏裝的名酒,每鬥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費萬錢。
胸中郁悶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顧四周,我心裏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麽艱難,多麽艱難;
眼前歧路這麽多,我該向北向南?
相信總有壹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
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表達理想抱負的古詩篇3《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壹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壹作:何足貴;不復醒 壹作:不願醒/不用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壹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譯文
妳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再往回流。
妳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白發,早晨還是滿頭的黑發,怎麽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壹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壹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壹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壹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妳們高歌壹曲,請妳們為我傾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 事跡 妳可知道,鬥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妳為何說錢不多?只管買酒來讓我們壹起痛飲。
那些什麽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把妳的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壹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註釋
⑴將進酒:屬樂府舊題。將(qiāng):請。
⑵君不見:樂府中常用的壹種誇語。天上來:黃河發源於青海,因那裏地勢極高,故稱。
⑶高堂:高大的廳堂。青絲:黑發。此句意為在高堂上的明鏡中看到了自己的白發而悲傷。
⑷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⑸會須:正應當。
⑹岑夫子:岑勛。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壹作?君莫停?。
⑻與君:給妳們,為妳們。君,指岑、元二人。
⑼傾耳聽:壹作?側耳聽?。
⑽鐘鼓:富貴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饌(zhu?n)玉:形容食物如玉壹樣精美。
⑾不復醒:也有版本為?不用醒?或?不願醒?。
⑿陳王:指陳思王曹植。平樂:觀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恣
季深業書法《將進酒》季深業書法《將進酒》
:縱情任意。謔(xu?):戲。⒀言少錢:壹作?言錢少?。
⒁徑須:幹脆,只管。沽:買。
⒂五花馬:指名貴的馬。壹說毛色作五花紋,壹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
⒃爾:妳。銷:同?消?。
⒄也有說法作?但願長醉不願醒?。
表達理想抱負的古詩篇4《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註釋
(1)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
(2)碣(ji?)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
(4)海:渤海
(5)何:多麽
(6)淡 淡(d?n d?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 峙(sǒng zh?):高高聳立。竦 ,通聳,高。
(8)蕭瑟:草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9)洪波:洶湧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陽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漢:銀河。
(13)幸:慶幸。
(14)甚:極點。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慶幸。
(17)詠:歌吟
(18)詠誌:即表達心誌。
(19)誌:理想
(20)歌以詠誌:以歌表達心誌或理想。
最後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壹種方式。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感悟大海。
海水多麽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壹叢壹叢的,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渺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慶幸得很哪,就用詩歌來表達心誌吧。
解說
《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門行》第壹章。《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漢樂府中《相如歌?瑟調曲》。? 夏門?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註)。《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壹篇寫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書 ? 樂誌》歸入《大曲》,題作《碣石步出夏門行》。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了無關系,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艷?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 《龜雖壽》四解(章)。當作於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看了表達理想抱負的古詩還看:
1. 關於理想的古詩句
2. 有理想有抱負的名言
3. 理想和抱負名言
4. 關於理想抱負的勵誌名言
5. 名人有理想抱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