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節日典故

節日典故

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其中大部之形成莫不跟歷制有關.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露露女士的新著《中國節——圖說民間傳統節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月),將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統計歸納為20個,其中來自日月時令交會的,或與之有關系的有16個:春節,立春,元宵節,中和節(二月二日),上已節(三月三日),清明節,天貺(kuang)節(六月六日),夏至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都與時氣節奏大有關系;幾個表面與時氣無關的,比如端午節,臘八節(十二月初八),祭竈節(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節,細查古制,也有時令的講究。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蠍子,蜥蜴,癩蛤蟆。此月多災多難,甚至生孩子都回夭折,因此必須采取各種方法預防,避五毒乃是過“端午”之初衷。臘八,祭竈以及除夕節,都是春節的“伴節”,自然也是與時氣相關的,而其余四節正月初七的“人勝節”,四月初八的“浴佛節”(釋家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節(鬼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水宮大帝誕辰)”則來源於傳說,神化和宗教. 春節,立春,元宵節,中和節(二月二日),上已節(三月三日),清明節,天貺(kuang)節(六月六日),夏至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端午節,臘八節(十二月初八),祭竈節(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節。 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除夕。

1、春節: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壹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壹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壹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壹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壹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壹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壹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壹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壹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在春節這壹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2、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壹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壹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壹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壹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3、端午節: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以下四種:源於紀念屈原;源於紀念伍子胥;源於紀念孝女曹娥;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4、七夕: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5、中元節: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佛教也在這壹天,舉行超渡法會,也就是盂蘭會。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盂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6、中秋節: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壹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壹書中,已有“中秋”壹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壹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壹個傳統的活動,壹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壹。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7、重陽節:九九重陽,最早見於《易經》,《易經》把九列為陽數。農歷九月初九日,兩陽相重,故名重陽節。屈原曾寫過“集重陽入帝宮兮”的詩句,說明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已形成風俗。

重陽節登高則有壹個有趣的傳說。據南朝梁代·吳均著《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汝南、汝河壹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有壹個叫桓景的人,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壹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妳快回去搭救父老鄉親。並告知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紮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桓景回家,遍告鄉親。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湧澎湃,雲霧彌漫,瘟魔來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難以接近。桓景揮劍斬瘟魔於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壹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免受災殃。自此,重陽登高避災流傳至今。

8、臘八:農歷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在這壹天,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法會,稱為成道會、臘八會,並以“臘八粥”供佛饗眾。

佛陀成道日為何要供養臘八粥呢?其緣由要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的悉達多太子,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壹麻壹麥,以淡泊物質來砥礪求道的心願。漸漸地太子覺悟到:世間的人追逐物欲,沈迷於聲色犬馬之中過份享樂固然不易達到解脫大道,如果執著於苦行,徒使身心受苦,形同枯木死灰,也不能證悟菩提,最好是舍棄苦樂二邊,過著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才能進趨解脫大道。

太子有了這壹番體悟,了解苦行的不究竟,即刻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連禪河,讓長年清凈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但因太子的形體瘦弱,竟疲乏無力的倒在尼連禪河邊,過了壹會,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樹枝方站起來,走不了幾步,又癱倒在岸上。

這時,河邊有壹個名叫難陀波羅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壹位瘦弱的青年沙門橫臥在河岸旁,好像毫無氣力似的,她立時生起同情的心,手捧乳汁前來供養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壹杯乳汁,其中的美味實在無法譬喻。飲後,五體通暢,漸漸的恢復了氣力。於是涉河過岸,走到伽耶山的壹棵繁茂的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端坐思惟,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開悟證道,成就正等正覺。

由於牧羊女供養乳糜的典故,後來中國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於每年農歷十二月八日當天,以五谷及諸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相沿至今,此風氣漸漸廣傳至民間,壹般人也在這壹天煮食臘八粥,成為民間風俗之壹。

9、除夕: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壹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壹)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壹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以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壹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壹年中最使人留戀的壹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壹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夥子,早已拿著香火,東壹聲、西壹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壹只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此情此景,頭發白了都不能忘記。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元旦,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七夕,除夕,臘八,立春,國慶節,清明節,勞動節,植樹節,學雷峰日,建軍節,三八婦女節,教師節等這幾具比較常見的傳統節日。 中國法定節日有:

新年(1月1日);春節(農歷新年);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護士國際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