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曾國藩有什麽故事

曾國藩有什麽故事

曾國藩,近代傑出的 政治 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是湘軍的創立者與統帥。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曾國藩的 故事 ,希望對妳有幫助。

曾國藩的故事

 腐朽的清政府賣國求榮,對人民剝削壓迫,百姓連自己的生活都顧不上,哪有多余的錢來上繳國庫,償還妳清政府無能欠下的債。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爆發,並占領南京還改名為天京,對抗清政府。

 曾國藩為了抗壓太平天國,在自己老家拉幫結派,辦了壹支小分隊,湘軍。表面上看湘軍是在受訓練的正規軍,其實曾國藩暗地裏也幹著不好的事。有百姓來抗議,曾國藩抓到就是殺,連問也不問。?曾剃頭?這個外號就是當地人對曾國藩的稱呼,說是他殺人就像剃頭壹樣快、狠。

 1858年,湘軍攻下九江城,在江西省內屠殺太平軍將士和家屬兩萬多人,1862年,湘軍又攻下寧國府(在安徽省),進城以後馬上開始了大屠殺。過了兩個月,城內城外的屍體還沒有人收埋。

 ?曾剃頭?這個外號不是白叫的,曾國藩除了殺害太平軍,還把屠刀指向了平常百姓。在湘軍攻入南京城後,曾國藩更是對城中百姓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城。手下士兵按家按戶的搜查,看到財務就搶,看到活人就殺,南京城裏血流成河,屍體把秦淮河都堵住了,河水被染成了紅色。

 湘軍壹進城就放火,沖到哪裏燒到哪裏,傍晚時分城中已是壹片火海,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更有無數百姓死於屠刀之下。

 至此,天京城已成為廢墟,到處是斷壁殘垣,宛如壹座空城,百姓不要說家破人亡,想必應是來世相見罷了。

曾國藩戒煙的故事

 曾國藩曾經嗜煙如命,經常是煙不離手,說起曾國藩的戒煙旅程,可謂充滿艱辛。早期因為抽煙太頻繁,受到了師長的責備,曾國藩自尊心強,就下定決心非戒煙不可,甚至連名字都改了,就是為了提醒自己時刻不忘戒煙。我們知道,年輕人嘛,血氣方剛的,什麽不會,喊喊 口號 還是壹套壹套的。這次的戒煙宣誓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次戒煙很快浩浩蕩蕩開始了曾國藩心想我連名字都改了,這決心下得還不夠大嗎?這次曾國藩又換了壹種方式,他當眾發誓絕不抽煙,這要是毀約出醜可就大了,不被人貽笑大方。這壹毒誓確有奇效,曾國藩在家中果然不抽煙了,但是好景不長啊,壹次出遠門在外,還是中了朋友的詭計,重操就業起來。兩年後,曾國藩向壹位理學家請教,這會可算是有點功效了,他將每天發生的事寫在 日記 中,每天不忘提醒自己壹遍,理學家告誡他,每天想壹件事,寫在日記裏,時刻提醒自己,把自己的壹念之差寫下來,以後看到就知道當初犯了哪些錯誤,有了那些不該有的想法。

 這樣痛定思痛,曾國藩終於徹底戒煙。這也成為曾國藩為之驕傲的壹點,在 教育 自己兒子的時候,曾國藩說,別看妳老把我現在煙酒不沾,沒妳那會我可是煙不離手,但是我憑借自己的意誌力改了這個壞習慣,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但是結果是好的嘛!

對曾國藩的評價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他是中國近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先驅,他在教導士兵的時候,用禮來約束部下,儒家精神的熏陶,讓曾國藩手下的湘軍在作戰的時候擁有嚴明的紀律性,將士們個個如虎添翼,超常發揮。他創作的《愛民歌》更是成為毛主席治軍的依據,

 曾國藩在修身治國齊家上也成為了中國第壹完人,古人推崇的完成壹番事業、成為世人學習的榜樣、給後代留下著作,這三點曾國藩全都做到了,他先是鎮壓太平天國,挽救了岌岌可微的清王朝,再是主張學習西方 文化 ,得到壹致認可,然後他的著作也被後人完整的保留下來,並稱為後代學習的準則。

 曾國藩還是培養人才和推薦人才的高手,因為他的決策明確,為中國輸送了壹大批有誌青年,為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正興實業提供了充足的人員保障,他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使得大家的寶貴 意見 都綜合考略,揚長避短後達到效果的最大化。

 曾國藩更是弘揚我國優秀 傳統文化 的繼承者,他守孝道,對母親關愛有加,他是好家長,在教育孩子上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孩子們大多受曾國藩優秀的品質影響,後來成為有用的人才。

 曾國藩誌向遠大,意誌堅強,勤奮好學,吃苦耐勞,這些諸多優秀品格,讓他無論受多大的打擊,都能保持平常心,不灰心喪氣,從而再接再厲,直到完成自己的事業,完成自己的報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