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歐陽修《秋聲賦》
挑燈夜讀書,油涸意未已;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陸遊《冬夜讀書》
進乏廣莫力,退為蒙籠居。三年失意歸,四向相識疏。地僻草木壯,荒條扶我廬。夜貧燈燭絕,明月照吾書。欲識貞靜操,秋蟬飲清虛。——孟郊《北郭貧居》
聞雞起舞奏晨曲 懸梁刺股伴燈黃。——李大釗
寒夜讀書忘卻眠 錦衾香燼爐無煙。——袁枚《寒夜》
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唐寅《夜讀》
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劉禹錫《秋螢引》
數間茅屋閑臨水,壹盞秋燈夜讀書。——劉禹錫《送曹遽歸越中舊隱詩》
洗盞***嘗春甕酒,挑燈對讀夜窗書。——黃庚《茅亦山相過》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
年輕時不知道勤奮學習,年老時讀書就晚了.
註釋:
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
黑發:年少時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解說:每天三更半夜到拂曉雞啼,是男兒讀書最好的時間,年少時不知要早早地勤奮學習,到老時會後悔讀書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