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琉璃的工藝是窯鑄制作的古老工藝,“火裏來,水裏去”是對古法琉璃工藝最精辟的總結。
琉璃的燒制是壹個理論和經驗並重、控制與壹系列繁復的計算並存、發散性創作思維與嚴謹的工藝過程間艱難的辯證統壹、對作品滿懷興奮的期待和對窯內壹切不可預見性變化的對壘。由於琉璃的昂貴原料、高難度工藝、低成品率和獨壹無二性以及不可控性等多方面原因,決定了世間不可能存在兩個壹模壹樣的琉璃制品,故而,琉璃本身又具有了極高的經濟價值與收藏價值。
由於古法琉璃材料的特殊性及其工藝極具復雜性與高難度,今天制作壹件普通的古法琉璃作品,依然要采用數十道純手工工藝。
首先,要進行的就是設計,將創作理念繪制成平面設計圖,然後以泥土或蠟等材質雕塑成立體原型。
接下來,是制作矽膠模,就是在原型的表面,壹層壹層地塗上矽膠,制成矽膠模,並以石膏固定外型。由於設計制造的精細,脫下矽膠模後,原型常已損壞。這時再以矽膠模灌註環氧樹脂,翻制成永久模型,進而再制作出矽膠陰模。然後調制蠟漿,在矽膠陰模內灌入熱融的蠟,待其自然冷卻,從固定造型的矽膠石膏模內取出,並進行造型修整,由此,完成蠟模制作工序。
完成蠟模制作後,還需制作石膏陰模。調制正確比例的耐火石膏,在蠟模外灌註包埋,然後置於脫蠟機內以蒸汽加溫脫蠟即成。
經過了復雜的開模工藝後,琉璃即將進入她“火裏來”的涅磐之旅。根據作品的造型與設計,把琉璃原料精確放置於石膏模內,入爐燒結。
我們知道,和鈞瓷的燒制壹樣,在烈焰中發生的壹系列物理與化學變化,是琉璃奇幻效果的關鍵,而在溫度高達800—1400度的窯內,壹切都是很難人工操控的。
所以,在進爐前,通過對原料的比例,塊粒的大小與分布,對材料熔化後可能的原漿走向以及對氣泡的走向控制,對不同色彩的相融排列控制以及包括決定透明度在內的各種效果等等,壹系列外在因素的預設十分關鍵,就連模具在窯內的位置,窯內的熱量分布,氣流格局等壹切可預期與不可預期的因素全部要經過仔細的推演。
在燒結過程中,精確降溫,對於壹件作品的成功與否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使琉璃內外均勻降溫,避免應力釋放不平均導致龜裂,需設定降溫曲線,因作品的設計造型不同,少則三五天,多則幾十天的漫長等待才能夠出爐。
也許上蒼對藝術永遠都要給予最大的苛求。直到今天,即便在最優秀的制作者手中,壹些稍有難度的古法琉璃的出窯成品率始終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而能夠滿足真正藝術眼光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更加殘酷的是,古法琉璃的模具完全是壹次性的,即壹個產品壹套模,壹旦出窯失敗就前功盡棄。而制作琉璃所使用的昂貴的水晶材料也是壹次性的,無法重復燒制,從而造就了古法琉璃的獨壹無二性。
出爐後,如果我們幸運地拿到了壹件還算滿意的燒制半成品,就可以進入到“水裏去”的歷程了。
這壹過程與許多珠寶的冷加工工藝極為相似,在拆除石膏模,取得琉璃作品的粗胚後,還需要對其進行斷面切割,打磨,並針對作品細膩的部分進行細心的雕飾修整,使表面更均勻細致,然後還要進行研磨拋光,使作品的光澤和材料的質感呈現出來,這是才能說完成了壹件作品。
也許古法琉璃的“水之旅”並不值得炫耀,只是過程相對繁瑣壹些,精度高壹些罷了。其實,就像人們簡單地認為“水”“火”不相容壹樣,卻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古法琉璃“水火暨濟”的魅力與嚴格要求所在。
古法琉璃在“火”中要經過“析晶”與“解除應力”等壹系列關口的考驗,出窯時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最後的勝利,有時哪怕在窯鑄過程中的壹絲細微失誤,也會在接下來的加工過程中帶來報廢的後果。所以,除卻冷加工的數十道工序可能導致的報廢因素外,壹個“火”中帶來的巨大風險自始至終地暗藏在整個加工過程中。
如今的琉璃制作工藝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步驟:
1、創意設計:將創意通過平面設計圖稿進行表現。
2、原型制作:根據圖稿雕塑立體模型。
3、制矽膠模:在模型表面均勻塗抹矽膠,待矽膠凝固成矽膠模後,尚需石膏加以固定。
4、灌制蠟摸:調制蠟漿,在矽膠陰模內灌入熱融的蠟,待其自然冷切。
5、拆取蠟模:將冷切後的蠟模自矽膠石膏模脫出。
6、修整蠟模:冷切容易使蠟模收縮變形,對拆模時留下的模線痕跡,得以工具細心地修整完美。
7、制石膏模:調制正確比例的耐火石膏,在修飾後的蠟模外,灌註包埋,即成含蠟石膏模。
8、蒸汽脫蠟:將整個含蠟石膏置入脫蠟機內以蒸汽加溫,脫蠟後即為耐火石膏陰模
9、精選原料:為精確控制各種顏色的比例和流動的美感,需依造型與設計精選特定顏色與大小的玻璃原料,並安排色塊的分布位置
10、進爐燒結:清模去塵後,將整個石膏模與配置好的玻璃料,放進爐內慢慢加溫,使熱熔軟化的水晶玻璃如麥芽糖緩慢地流入石膏模內成型。
11、石膏模:拆除石膏模,將冷切後的玻璃粗胚取出。
12、切割修葺:將玻璃粗胚上註漿口部分多余的玻璃切割修葺。
13、粗模細模:以粗、細研磨砂將水晶玻璃之澆註口磨平整。
14、冷工細修:以鉆石筆頭及其它工具細心雕琢,使作品表面顯得更為均勻細致。
15、簽字包裝:確認作品完整後簽名簽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