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詩人的哲理,也有助於表現孩子的天真和母愛。在詩歌中,詩人並沒有把純真作為壹個獨立的因素,而是把它和母愛緊密地聯系在壹起,謳歌和贊美它,把兩者看作是相輔相成的東西。這種思想在《開始》和《未被註意的花》等詩歌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他這樣做,不僅為表現兒童的童心提供了更廣闊的背景,也寫出了童心賴以存在的情感基礎。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沒有母愛的孩子不太可能幸福;而沒有幸福的童年是淒涼的。他的天真和無憂無慮將會失去。他的童心會是扭曲的,可能會過早地被“成熟”取代。
相反,只有在“母愛”的呵護下,“純真之花”才會越開越艷。泰戈爾因為對中國哲學的深刻理解,用* * *贊美“母愛”和“純真”。這樣壹來,新月集既有自己的思想特色,又讓孩子們更有感情,更有肉。
從《金花》、《送別》等詩歌的實際情況來看,這部詩集裏的兒童形象之所以如此可愛迷人,與詩人豐富的聯想是分不開的。在更高的層面上展現了孩子們金色的童心。
大多數孩子都很好奇,富有想象力。在好奇和幻想的翅膀上,往往附著著孩子的思想、性格、好惡、向往和追求。所以在他的詩裏,詩人也讓他們大膽聯想或幻想。從而進壹步豐富了兒童的形象。
比如《金花》,詩人讓年輕的“我”展開幻想的翅膀,希望自己能成為“壹朵金花”。這樣,壹方面,“我”可以“笑著在風中搖擺”,“在樹葉上跳舞”;另壹方面,她可以逗媽媽,嘲笑媽媽找不到我時的可笑表情...通過這壹系列的幻想,充分展現了我的天真與頑皮,我與母親的真摯感情,我的形象也因此更加受人喜愛。
試想,如果沒有詩中這種幼稚而美好的聯想,“我”會大大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