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垂時飲清露,流時作疏桐聲。蟬離蟬遠是因為蟬在高樹上,不靠秋風。
白話文釋義:蟬垂下觸角如帽纓吮吸清甜露珠,聲自梧桐挺拔枝頭。蟬傳播得遠,是因為它們生活在高大的樹上,而不是靠秋風。
2,《聽蟬的政治犯》唐代:王洛賓。
原文:西地蟬鳴,南冠客思。我不能忍受我太陽穴上的陰影,去傷壹個白發囚犯的心。他的飛行穿過重重迷霧,他純凈的聲音淹沒在風的世界裏。誰知道他是否還在唱歌?誰還會聽我的??
白話文解讀:深秋,西墻外蟬鳴不停,蟬鳴帶著我囚的惆悵走向遠方。我怎能忍受玄彬全盛時期的美好時光,獨自背誦如此悲傷的詩篇?露翼薄欲飛,留不住人間寒,風大聲大,易沈難護其香。沒有人知道我像秋蟬壹樣純潔高尚。誰能為我表達我冰晶純潔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