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蔣陳錫《鳳池集?德水恭紀詩》:
“碧椀冰漿瀲灩開,肆筵先已戒深杯。瑤池宴罷雲屏敞,不許人間煙火來。”
詩文寫作背景:康熙帝玄燁不吸煙,也不喜歡別人吸煙。 李調元《淡墨錄》卷六記載康熙南巡,駐蹕德州時說過的壹段話:“朕平生不好酒,亦能飲壹斤,止是不用。最可惡的是用煙,諸臣在圍場中看我竟日曾用煙否?每見諸臣私行在巡撫帳房偷吃,真可厭惡,且是耗氣的東西,不但我不吃煙,太祖、太宗、世祖以來都不吃煙,所以我最厭惡吃煙的人。”
2、康熙年間,有高麗國貢煙千匣,玄燁詔卻之(拒絕)。當時的翰林院檢討尤侗有詩雲:“請看萬匣高麗種,未許深宮近至尊”。
3 、煙食不果腹,種煙消耗地力
“夫煙食不果腹,不食不饑餒,雖曰辟寒,未見其然也,似屬小耗,實民間大蠹也。小民迷於利,自相殘害而不覺。今種煙之家,十居其半。大家種煙壹、二萬株,小家亦不減三千。每萬株費人工十或七八,灰糞二、三百擔,麩料糞水在外……總種植煙苗始末之工費以圖耕稼,種植雜糧,實可以活天下大半之人。”
4、嘉慶舉人曾擔任過新喻知縣的包世臣,在其《安實四種》對於種煙費工耗資作了周密的調查和計算:“種煙必需厚糞,計壹畝煙葉之糞,可以糞水田六畝,旱田四畝。又煙葉除耕鋤之外,摘頭、捉蟲、采葉、曬簾,每煙壹畝,需人工五十而後成。其水田種稻,合計播種、插秧、蒔禾、耘草、收割、曬打,每畝不過八九工。旱田種棉花、豆粟、高粱,每畝不過十二、三工。是煙葉壹畝之人工,又可抵水田六畝,旱田四畝也。”
5、查慎行《自汶上至濟寧田間多種藍及煙草》詩,表達了詩人對擴種煙草和作染料用的藍草使糧田日漸減少的憂慮:“本業拋農務,群情逐貿遷。刈藍多用染,屑草半為煙。樹藝非嘉種,膏腴等廢田。家家坐艱食,那得屢豐年。”
6、錢大昕《道中所見草木》詩,也明確地表明反對種煙、吸煙,其理由是煙草傷身體、耗錢財、浪費勞力、多占良田:“小草淡巴菇,得名蓋未久。移栽始閩嶠,近乃處處有。烈日炙葉幹,黃絲細如綹。筠筒煙壹縷,相習以口受。肺腑非鐵石,火攻奚可狃。奈何今時人,嗜此不去手。縻財更妨功,濫觴起誰謀。安得拔其根,卮茜種千畝。”
7、又如朱聖基的《七絕》,更是憂心栽種淡巴菇占地太多,恐致江南無地種桑麻:“金錢玉管寫家家,那羨蕓醪與品茶。只恐巴菇好風味,江南無地種桑麻。”
8、康熙二十年( 1681 ),黎士弘在《仁恕堂筆記》中對煙草有“今則無地不種,無人不食,約天下壹歲之費,以千萬計”的議論。
9、清康熙進士張翔鳳的《種煙行》,描述了農民為著厚利而普植煙草,致使糧食減產米價大貴,因此主張嚴禁種煙和吸煙:“閩囝手攜三尺鋤,囊裏幾粒淡巴菇。逢人說煙鼓嚨胡,壹筒抵得酒壹壺。亦不飲食筋骨舒,種煙之利與禾殊。種禾只收利三倍,種煙還獲十倍租。
沙田種煙煙葉瘦,山田種煙煙味枯。根長全賴地肥力,氣厚豐藉土膏腴。越人嗜煙如嗜鼠,寧可朝爨缺不廚。黠者招囝充力作,上田百畝種九區。可憐力薄苗葉短,不似煙葉高扶疏。憎苗愛煙戶相告,老農傍睨欲色臒。籲嗟老農勿健羨,此物鳩毒奇莫居。食多積日煩劀殺,肝腎焦灼勞醫巫。棄灰往往成失火,焚燒廬舍殃池魚。我聞前明有厲禁,稍因瘴卒寬其誅。
無米令人俱餓死,無煙豈遂傷毛膚。昔年眼見鬻煙賈,掘田築室穿清渠。此來米價真大貴,裏中惡少攫肉烏。太倉掬米壹掬珠,陳胔爭啖如花豬。種煙利厚趨者眾,有田不稼將何如!”
10、蔡家琬《煙譜》記載了清代中葉流行的壹條民諺:“壹日吃煙錢,多似壹日吃鹽錢。”
11、包世臣《安吳四種》中曾為吃煙算過壹筆帳:“數十年前,吃煙者十人而二三;今則山陬海澨,男女大小,莫不吃煙。牽算每人每日所費不下七八文,拾口之家,終歲吃煙之費不下數十金。”
12、在煙草流行之前,人間生活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清代煙草廣泛流行之後,煙草並列為生活中的八件事,其開支也是避免不了的。清嘉慶年間江蘇同裏周玉濤寫了壹首《戒嗜煙》的五言古詩,即反映這種情形:“開門七件事,事事皆難少。邇來門壹開,又添吃煙草。口渴不能解,腹饑不能飽;藉以為消閑,群情鶩若寶。自小學時樣,垂老心不老。日費幾青錢,積箕亦浩浩!況復損精神,養生乖正道。無益而有害,此義鮮探討。我愛玉堂子,素心不輕掉。利害相循環,原委加詳考。搦管成百篇,布登梨與棗。大為世道憂,非心扌離才藻。所願讀其詞,領略語言表。毋為煙大仙,脫屣除煩惱。戒嗜為第壹,寡欲自妍好。不***老趨炎,朱顏足永葆。”
13、陳琮輯纂的《煙草譜》強調指出:“凡食煙者,賓朋宴會,雲霧塞空,不特俯仰唾涕,惡態畢具,往往余灰未盡,延燒物件。”書中講述了壹位叫汪有堂的人,他壹生不吃煙,人問其故,他說:“蘭惠至香,有煙而蘭惠不香,是奪其香也;屎溺最臭,有煙而屎溺不臭,是臭甚於屎溺也。奈何以清潔腸腑藏彼臭草? ...... ”
14、清代大詩人袁枚在其《小倉山房尺牘補遺》中更是尖銳指出:“煙草是何味?女子足小有何佳處?而舉世趨之若狂......悲夫!”他把吸煙與中國古代女子纏足的陋習相提並論,足見其惡煙之極。
15、有人還將豪門巨富家吸煙時醜態畢肖於文章之中:“賓朋宴會,雲霧塞空。尤可駭異者,豪右之門,召集女客,不設簾箔,觀劇飛觴,二八妖鬟,手擎煙具,先嘗後進,壹如姣童之奉其主;甚至含煙緩吐,視生旦之可意者而噴之,無所顧忌。”
16、宣統三年( 1911 )五月,國務活動家伍廷芳( 1842 ~ 1922 )在上海各界支持下,發起建立禁紙煙協會。朱文炳與劉汝霖作為革命軍外交總代表伍廷芳的秘書,親歷這場禁煙運動。朱文炳創作的《上海光復竹枝詞》,較完整地描述了辛亥革命前後的社會情形,其中描述上海禁戒紙煙運動情景的有十二首之多。其中第壹首竹枝詞概述了禁吸紙煙的源由:“美國名人丁義華,亦傷我國困煙霞。主權恢復方能禁,立會陳書論不差。”
17、下面幾首則是禁煙會召開狀況及各界的熱烈響應:
“勸戒香煙亦大觀,張園演說***登壇。伍公發起心誠熱,沈李諸公力***殫。”
“進口諸煙逐歲增,海關冊籍可為憑。漏卮長此伊胡底,敢乞同胞互勸懲。”
“棒喝當頭***折衷,居然草偃竟從風。通人漫說鹹拋卻,負販傭工壹例同。”
“起點雖從觀渡廬,各幫開會不勝書。求新機廠諸工匠,亦誓同行***戒除。”
18、當時的作家金文蔚配合禁煙活動,編寫壹首《戒煙小調》,通俗易懂,婦孺可讀,印成傳單,沿街發放,還輔導教唱。壹時書場戲館,人人盡聞。《竹枝詞》對此也作描述:“最表同情金蔚文,編成小調滿街分。書場戲館鹹投遍,演唱教人耳盡聞。”
19、在禁煙活動開展期間,上海名醫丁福保、俞鳳賓對紙煙成分進行認真的化學分析,並作了病理試驗。他們將紙煙的危害化驗報告公諸於社會後,更起到振聾發聵的作用。《竹枝詞》這樣寫道:“丁福保同俞鳳賓,醫生化驗表同仁。振軒李子猶陳說,公直為圖亦費神。”
20、《竹枝詞》寫道“有人口插壹支斜,或是香煙或雪茄。縱未逢人當面罵,自低人格醜難遮。”
21、卷煙被禁,但土煙、旱煙、水煙又開始流行起來。杭州專營潮煙的宓大昌,竟跑到上海開起了分號。滿街旱煙桿子爭新鬥巧,成為時髦。《竹枝詞》表示不滿:“大好機緣正適當,杭州來設宓家昌。漫雲火毒稍輕減,消耗金錢究不昂。”“煙嘴生涯頃刻清,旱煙桿子忽通行。盈街滿市誇新式,風氣誰雲不易更。”
禁煙活動期間,英美煙公司的紙煙銷路日微,引起英美煙商的恐慌與不滿,《竹枝詞》寫道:“幾多煙紙鋪吞聲,英美公司恨不平。但說華人難耐久,且遲數月驗群情。”
果然,上海起義成功後,陳其美被擁為總督,伍廷芳等人亦被委以重任。自此,誌士仁人政治活動頻繁,奔波時事,再無暇過問禁煙。而政客交往,無不吸煙,甚至連總督府客廳內也擺上了香煙。禁煙運動僅歷時數個月,即歸於失敗。《竹枝詞》作者李平書感慨萬端,他說:“紙煙之命運,垂絕復蘇,以至於今,竟無大力者起議禁。”他寫竹枝詞道:“變起鹹將國事談,頓忘戒約***沈酣。被人料到何顏面,誌士捫心亦自慚。”
22、民國初年,為配合禁煙運動的開展,還出現的壹首戒煙歌。這首歌由華航琛寫詞譜曲。歌中宣傳吸紙煙的害處和戒煙的好處,並把戒煙提到關系國家利益、新國民應有之文明的高度:“紙煙紙煙,害人真不淺。 精神腦筋損傷勝鴉片。勸同胞快快戒吸紙卷煙。紙煙不吸,名譽保全,誰人敢輕賤?”(1912年《***和國民歌唱集》,商務印書館)
23、在西安檔案館保存的報紙中,宣傳戒煙戒酒的文章***有 19 篇,其中言論性的文章有《紙煙宜嚴戒》( 1932 年的《長安日報》)、《紙煙十大害》( 1923 年的《長安日報》)、《紙煙漏卮》( 1932 年的《西北文化日報》)等***計 6 篇。還有 1919 年 7 月 18 日《長安日報》上刊登的《紙煙利害比較表》,既談到國家采取“寓禁於征”政策斂收富裕階層的銀錢以充實國家財力用於國防和經濟建設之利*** 19 條,又談到吸煙之弊害*** 10 條。其他文章均為有關戒煙的消息、動態之類。
24、宋哲元任陜西省主席時,曾於 1928 年 10 月 18 日以省主席名義發表《勸導民眾戒吸紙煙布告》:“照得紙煙壹物,本含毒質,為害酷烈,甚於鴉片,各界同胞往往漫不加察,慣為嘗試,經沾染,貽害終身,既礙衛生,復耗資財。綜計紙煙輸入,每年消費金錢數千萬元之巨,若大漏卮,殊堪警駭。現軍政界服務人員均嚴禁吸食,無如壹般民眾,昧於紙煙之害,不知禁絕,仍如前購吸,初不覺其麻醉,久乃若成痼疾,身體消弱,為害滋大。矧當外交危急,國恥未報之際,豈宜以有用之金錢,吸含毒之菸葉。凡我同胞,務宜淬厲奮勉,***同戒除。已經得癮者,即以破釜沈舟之決心立予斷戒;示得癮者,誓不再吸,以杜漏卮而圖自強。本主席諄諄勸告各界同胞壹體周知
此布
陜西省主席 宋哲元
民國十七年十月十八日”
25、浙江紹興余姚商務分會於宣統三年( 1911 )八月開會公議禁吸紙煙事,當月 5 日《浙江日報》曾有報道,其傳單謂:“鴉片之禁,謂其害人也,謂其消耗也,政府不惜巨額之稅項而毅然行之,外人不顧大宗之貿易而決然贊之。此可見道德之心,人所有同也。不意壹害尚未除,壹害又復起。近今紙煙盛行,日甚壹日,流毒所至,靡有底止。查紙煙壹物,中含毒質,耗腦血,固無論矣;而且火毒所攻,必患喉癥。而奈何嗜好者流,視之為必要,為不肯須臾離者,此誠大惑不解也。況當物力維艱、生計窘促之時,而任令銀錢外溢,自速危亡乎?幸而明敏之士,大聲疾呼,警戒勸導,各處響應,相率戒除。我姚向承斯弊,亟宜踵行。今擬閏六月初五日在商會討論手續辦法,以期鹹使覺悟而絕滅之,庶生命以保,利權以挽,漏卮以塞,物力以紓。務望各界熱心君子,屆期早臨,不勝盼切。”
26、在理教禁戒煙草,如河北青縣有壹個衛理公會,會門前掛了壹副顯眼的對聯:
“破迷信,改習氣,戒煙忌酒;
悟真理,學正道,愛國修身。”
27、該會還有壹副對聯:
“煙因火成,若要不撇終是苦;
酒由水制,入不回頭難成人。”
上述內容摘自《中國煙草史》第十五章:控煙禁煙
28、馮玉祥因反對內戰被迫出國考察期間,在美國水利部列席會議的時候有感於當時會議室煙霧繚繞的場景寫下打油詩:大會禮堂,又熏又臭,又臭又熏,既熏且臭,即臭又熏,熏而又臭,熏熏臭臭,臭臭熏熏,亦熏亦臭,亦臭亦熏。1946年3月22日於美國水利部
29、戒紙煙 瞿宗 任舉紅 詞 畢庶勤 曲
歌詞:叫聲唉唉同誌哥哦,妳請聽我說,抽煙的害處,實呀實在多。是的麽,尼古丁,最有毒,引起癌癥了不得,妳花錢來害自己,身體受折磨。伊爾呀而喲,伊爾呀而喲,妳何苦來喲!同誌哥,我的同誌哥!
30、釵頭鳳戒煙
臺灣防高血壓協會及社會祥和基金會作品(目前似乎打不開該站的鏈接)
本國煙,外國煙,成癮苦海都無邊
前人唱,後人和,飯後壹支,神仙生活!
錯!錯!錯!
煙如日,人苦透,咳嗽氣喘罪受夠,
喜樂少,愁苦多,壹朝上癮,終身枷鎖
不!不!不!
以上3條摘自《南風窗》1994.11
以下幾條摘自控煙之聲論壇文章:
1、《沁園春·煙害為恥》
《沁園春·煙害為恥》
-zhangxiangjin仿寫
神州風傷
千裏煙飄
萬手黃焦
憾長城內外,比比煙黨;
舉國上下,難覓清逍。
煙舞毒蛇,霧呈衰象。
人類天生非煙包。
蔽天日,乃變態嗜欲,隨處狂囂
煙道豈非邪妖,使無數旁人受煎熬。
溯秦皇漢武,不事煙癮,唐宗宋祖,何須煙騷。壹代天驕,成吉思汗,閑挽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制汙之流,盡在今朝!
更多內容請登錄中國控制吸煙協會或者新探控煙論壇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