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文言文口語知乎

文言文口語知乎

1. 為什麽 清朝 文言文 更 難懂 知乎

這個現象確實真實存在,但不能壹概而論。

比較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比如聊齋裏的《狼》,確實比很多先秦時候的文言文還難懂。原因主要是文言文說到底也是壹種文字,文字就是用來記錄語言的。如果古人打算創造壹種文字來記錄他們日常說的話,那古人壹定創造出來的文字和語法壹定和他們的日常說話是壹致的,否則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這就不符合他們創造文字的目的。

也就是說,實際上至少在先秦時期,文言文就是人們日常說的大白話。比如論語,就是孔子的弟子們回憶老師生前說過哪些話就記錄下來,相當於《孔子日常講話記錄》。所以那時候的文言文只有某些詞匯用法我們不熟悉,有些詞語變化不大的甚至不用翻譯。

但是秦漢以後,隨著口語的日益演變,語言和文字逐漸偏離且越來越大,到了清代就完全變成了兩回事。清代的口語和我們現在很接近了,但文言文需要特別學習,受到封建文化壓制,思想的禁錮以及科舉八股文的登峰造極,導致出現了很多迂腐文人故意把文言文寫的極其難懂不說人話。特意選那些極其冷僻的詞匯顯示學問,比如魯迅小說裏的孔乙己就是個例子,賣弄炫耀茴香豆的茴有幾種寫法,這種人如果寫文言文能通俗易懂嗎?

簡單的說,先秦文言文就是當時的口語,沒有必要刻意的寫成書面語。後世文言文在口語文字相分離的情況下,是為了寫書面語而寫文言文,清代某些人就更是走到極端,這就是某些清代文言文極其難懂不說人話的原因。

手打的答案,滿意請采納,謝謝。

2. 如何判斷文言文中的虛詞

而 1.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如:(壹)表示並列關系.如: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壹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氓肅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 ⑤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過秦論》 ⑥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 (二)表示遞進關系.如: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三)表示承接關系.如: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鬥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四)表示轉折關系.如: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五)表示假設關系.如: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③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 ④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六)表示修飾關系.如: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七)表示因果關系.如: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論語》)(八)表示目的關系.如: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③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代詞.第二人稱,壹般作定語,譯為"妳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妳".如: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翺事》)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如: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何 1.疑問代詞.(壹)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如: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作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裏""什麽".譯時,"何"要後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三)作定語,可譯為"什麽""哪". 然則何時而樂耶?(《嶽陽樓記》) (四)用作狀語,常表示反問.譯作“為什麽”“怎麽”.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副詞.(壹)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麽"怎麽".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麽""多麽""怎麽這樣". 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3.復音虛詞"何如""何以". (壹)"何如"常用於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於"怎麽?;或"什麽樣".如: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譚嗣同》) (二)"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麽""憑什麽"等. 榮祿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譚嗣同》) 何以哉?(《曹劌論戰》) 乎 1.語氣助詞.(壹)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誌》) 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二)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三)用於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四)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辭》) 2.介詞.相當於"於". 生乎吾前……(《師說》) 此外,可作詞尾. 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余地矣!(《皰丁解牛》)乃 1.副詞.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就""這才"等;也可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等;還可表示對事物範圍的壹種限制,可譯為"才""?quot;等.例如: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曹劌論戰》)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2.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妳的";也作主語,譯為"妳".不能作賓語.例如: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3.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例如: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其 1.代詞,又分幾種情況:(壹)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詞之前,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例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二)第三人稱代詞.壹般代人,用在。

3. 求文言文日常用語

1. 安:1、怎麽(安求其能千裏也) 2、養(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質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嶽陽樓記》) 2、具備。(壹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3、準備。

(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響(被於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嶽陽樓記》) 2、輕視。

(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 策:1、馬鞭。

(執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

(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 長:cháng 1、長度。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

(但願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 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1、苦於(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 13. 馳:1、騎(願馳千裏足) 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14. 出:1、發、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生(計將安出) 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壹簞食,壹豆羹) 18.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2、應當。

(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遠離) 4、對著,向著。

(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

(“銳不可當”) 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2、道義。

(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公等遇雨) 22. 敵:1、攻擊(恐前後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1、怎麽(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於死者) 27. 發:1、行動、發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 2、發射(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於畎畝之間) 4、征發(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而幽香 ) 6、發出(壹時齊發,眾妙畢備) 7、fā,頭發(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8. 凡:1、凡是(則凡數州之土壤) 2、總***(凡三往) 29. 方:1、見方(方七百裏)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

(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

(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於危難之間) 3、供養(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 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語詞(夫環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3、丈夫(夫齁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34. 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壹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39.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 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於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 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壹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5、安守,固守(。

4. 多音字作業這麽寫.

多音字有以下幾種用法: 1.讀音有區別詞性和詞義的作用.這種類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異讀”,約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對這類多音字,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讀音加以辨析、記憶.如“將”:jiāng(可作動詞或副詞等),動詞可作 “帶領”解,副詞可作“將要”解;jiàng(名詞),作“將帥”或“大將”解;qiāng(動詞),作“願”“請求”講,如“將子無怒”(請妳別生氣). 2.使用情況不同,讀音也不同,讀音有區別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壹般單用,薄餅、薄紙;bó,壹般用於合成詞,薄禮、厚古薄今;bò,薄荷(專有名詞). 3.語體不同,讀音不同,讀音有區別語體的作用,主要體現為口語和書面語等.如“給”:口語讀gěi;書面語讀jǐ,給予、給養. 4.方言詞匯的存在造成多音.這類多音字比較少,僅限於部分地區.如“忒”:tè,差忒(差錯之意);tuī(方言),風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壹些通假字延續使用到現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此部分詳見第二節“異讀字”.) 常見多音字例釋 行xíng ①行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②運動 天行有常(《荀子·天論》) háng ①路 遵彼微行(《詩經·七月》) ②行列 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漢樂府·雞鳴》) ③古代軍隊編制,二十五人為壹行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難nán 困難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學》) nàn患難 奉命於危難之間(《出師表》) 數shǔ①動詞,計算 珠可歷歷數也(《核舟記》) ②數落,列舉罪狀 晏子請數其罪(《貞觀政要·納諫第五》) shù作數詞用,譯為“幾” 騎千余,卒數萬(《陳涉世家》) shuò副詞,屢次,多次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為wéi①制,造,做 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公輸》) ②充當,當作 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 ③擔任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④是 中軒敞者為艙(《核舟記》) ⑤稱為,叫做 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⑥著,寫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⑦以為,認為 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⑧“焉”與“為”合用,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 夫子何命焉為(《公輸》) wèi①介詞,為,給 此人壹壹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②對,向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③為此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詩》) ④連詞,因為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騎 qí動詞,騎馬 其子好騎(《塞翁失馬》) jì 名詞,壹人壹馬叫壹騎翩翩兩騎來是誰(《賣炭翁》) 少 shǎo①名詞,少數人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 ②不多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五柳先生傳》) ③稍微 賓客意少舒(《口技》) ④少時,壹會兒 少時,壹狼徑去,其壹犬坐於前(《狼》) shào①年輕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 ②小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陳涉世家》) 好 hǎo①容貌美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陌上桑》) ②相善,交好 外結好孫權(《隆中對》) hào愛好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舍 shě舍棄 便舍船,從口入(《桃花源記》) shè房屋 又漸如高舍(《山市》) 號 háo大聲喊叫 八月秋高風怒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大聲哭 號呼而轉徙(《捕蛇者說》) hào①國號 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②稱號 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③命令 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世家》) 間 jiān①中間 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晏子春秋》) ②表房屋的量詞 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jiàn①暗地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②參與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③夾雜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④離間 趙王信秦之間(《廉頗藺相如列傳》) 讀 dú ①熟讀 讀書千遍 其義自見(《訓學齋規》) doù ①句讀之不知,惑知不解(《師說》)編輯本段解釋 多音字就是壹個字有多個讀音,如“好”有hǎo、hào 兩個讀音。

5. 拜求文言文日常用語大全

1. 安:1、怎麽(安求其能千裏也) 2、養(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質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備: 1、周全、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嶽陽樓記》) 2、具備。(壹時齊發,眾妙畢備《口技》) 3、準備。

(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響(被於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 5. 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嶽陽樓記》) 2、輕視。

(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薄如錢唇《活板》) 8. 策:1、馬鞭。

(執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

(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成語“束手無策”) 9. 長:cháng 1、長度。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

(但願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

(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10. 稱:1、相當、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 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12. 懲:1、苦於(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 13. 馳:1、騎(願馳千裏足) 2、驅車(追趕)(公將馳之) 14. 出:1、發、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生(計將安出) 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 16. 次:1、編次。(吳廣皆次當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壹簞食,壹豆羹) 18. 當:1、承當,承受。(當之無愧) 2、應當。

(當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今當遠離) 4、對著,向著。

(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

(“銳不可當”) 19. 道:1、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2、道義。

(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公等遇雨) 22. 敵:1、攻擊(恐前後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 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山度若飛) 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 26. 惡:1、怎麽(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於死者) 27. 發:1、行動、發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 2、發射(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於畎畝之間) 4、征發(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而幽香 ) 6、發出(壹時齊發,眾妙畢備) 7、fā,頭發(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8. 凡:1、凡是(則凡數州之土壤) 2、總***(凡三往) 29. 方:1、見方(方七百裏)2、長方形(方以長)3、當……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 30. 分:fēn 1、劃分,分開。(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

(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3、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

(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 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於危難之間) 3、供養(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 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語詞(夫環而攻之/且夫人之學) 3、丈夫(夫齁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者三夫) 34. 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 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 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 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許多(家富良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進而(醉則更相枕以臥) 3、互相(更相慶) 4、再、又(更上壹層樓) 5、更加(舉杯銷愁愁更愁) 39. 茍:1、如果(茍富貴/茍慕義強仁) 2、茍且(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於亂世) 3、且、或許,表希望(茍無饑渴) 40. 固:1、本來(固眾人《傷仲永》) 2、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壹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5、安守,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