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情境,填上合適的古詩句。
1.草春三月,大地上(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 2.煙花三月,走在河邊堤岸上(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遠處傳來笛聲,原來是(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剛放學的孩子們,放下書包( 忙趁東風放紙鳶 )。 3.四、五月間,( 樹頭花落未成陰 )的大樹下,壹個可愛的小孩(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還有的農家孩子真懂事,雖然不會農活,也是(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還有壹家三兄弟,妳看( 大兒鋤豆溪東 , 中兒正織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 4.夏天,我來到西子湖邊。我驚嘆道:(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媽媽糾正我的話說:不,什麽時候的西湖都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古代詩詞中有“情”:“( 王師北定中原日 , 家祭無忘告乃翁 )。” 品讀詩句,我們感受到是人濃濃的愛國之情; 古代詩詞中有“畫”:“( 接天蓮葉無窮碧 , 映日荷花別樣紅 )。” 吟誦著詩句,我們的眼前便欣賞到炎炎夏日杭州西湖的獨特風光; 古代詩詞中有“趣”:“(兒童急走追黃碟 , 飛入菜花無處尋 )。” 咀嚼所填上的詩句,我們似乎也享受著農家孩子玩耍的樂趣; 古代詩詞中有“理”:“( 不識廬山真面目 , 只緣身在此山中 )。” 品味詩句我們能明白蘊藏在詩中深深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