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流行了幾千年,至今仍有無窮的魅力。在歷代詩人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唐代詩人元稹寫過粽子的形與味,“彩綠粽子,香粳白玉丸”。他對當時小如初生青菱的小粽子情有獨鐘,脫口而出“青粽子新靈石”。詩人鄭谷的詩“漁歌響風吹,粽子香”,可見粽子已成為百姓喜食。詩人文的“盤子粽子,甌子”描述了粽子的大小和質量。甚至唐黃明吃了“九子粽子”之後,還變得很有詩意:“四季花競巧,九子粽子求新”,可見當時朝廷也是很珍惜粽子的。宋代陸遊的《菜裏菜青粽子,哀思艾條》講的是當時已經“飯裏包了艾葉”的“艾香粽子”。文豪蘇東坡喜歡吃粽子,細細品味那塞滿蜜餞的粽子,還留下了“粽子裏有楊梅”的詩句。同為粽子,詩人因境界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
不壹樣。明代高啟《端陽粽子十詠》:“香燭裹飯,祭楚蔣梅。恨饞蛟橫,鐘君不知”!流露出作者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無限感情。明代莊昌《端午情懷》:“大觀角以黍蒲香,彩繩滿紅霞。上帝給了我單筆,我給了他黃金。東南米價貴如玉,江淮千萬人餓哭。關河守十萬船,總飛小米到天府。怎麽能啃心呢?誰能守住這個?”表達了詩人對端午節無米之民的同情,鞭撻了皇帝的腐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