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這首詩哪句是描寫草茂盛: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意思:原野上茂盛的小草,每年枯萎每年繁盛.
《草》 又名: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註解:
1、離離:歷歷,分明的樣子。
2、遠芳:伸展到遠處的草。
3、萋萋:茂盛的樣子。
韻譯: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春風壹吹依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延至荒城壹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草》賞析:
這是詠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壹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上,我為妳送別,看到萋萋芳草,年年歲歲,枯了還復青,野火再列,春風細寸裏,生命也會輪回。親愛的朋友,此去幾時回?遙遠的古道彌漫著溫馨的草香,明媚的陽光下,壹片翠綠連接荒域,在這樣的時刻目送妳遠去,心中充滿離別之情。以草寫離情,巧妙妥貼,令人想起“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的詠嘆,也使人產生“離恨如春草,更深更遠還生”的***鳴。
2.草這首詩描寫了草的什麽1、《草》這首詩描寫暮春景色,草長得很茂盛了。因為和友人離別,也只有暮春景色才能襯托出作者的心情,惜春就是惜別。
2、附原文: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又名《草》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上,我為妳送別,看到萋萋芳草,年年歲歲,枯了還復青,野火再列,春風細寸裏,生命也會輪回。親愛的朋友,此去幾時回?遙遠的古道彌漫著溫馨的草香,明媚的陽光下,壹片翠綠連接荒域,在這樣的時刻目送妳遠去,心中充滿離別之情。以草寫離情,巧妙妥貼,令人想起“王孫遊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的詠嘆,也使人產生“離恨如春草,更深更遠還生”的***鳴。
3、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形容草茂盛的詞語有哪些形容草長的嫩綠又茂密的成語——綠草如茵、欣欣向榮、郁郁蔥蔥、生機蓬勃、生意盎然、生氣勃勃。
1、綠草如茵
lǜ cǎo rú yīn
解釋綠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2、欣欣向榮
xīn xīn xiàng róng
解釋欣欣:形容草木生長旺盛;榮:茂盛。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蓬勃發展,興旺昌盛。
出處晉·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3、郁郁蔥蔥
yù yù cōng cōng
解釋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
出處漢·王充《論衡·吉驗》:“城郭郁郁蔥蔥。”《後漢書·光武紀》:“望氣者至南陽,曰:‘氣佳哉,郁郁蔥蔥!”
4.“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描寫草長勢茂盛的詞語是:離離。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出自:唐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原詩: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釋義: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麽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妳征程。
我又壹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壹次,枯萎壹次。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占,長滿。
擴展資料
主題思想:
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壹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時之美。
作者成就影響:
白居易希望用詩歌補政治上的不足,《新樂府》“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可說是白居易詩歌理論最具體的呈現。
《新樂府》作於元和四年,其寫作標準是:開頭破題,在結尾時凸顯全詩要旨;用辭淺顯,使人容易明了;用語直接而銳利,使人警惕;敘事可靠可信;體例流暢而可以傳唱於歌曲之中。
白居易的《與微之書》、《與元九書》反映了元稹與白居易的交情。《與元九書》且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文獻之壹,其文字流暢生動、情感真摯、說理邏輯性強,具有獨特風格。
5.詩中描寫草木旺盛樣子的詞語落英繽紛,芳草鮮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物《滁州西澗》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草色遙看近卻無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劉禹錫 《陋室銘》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風吹草低見牛羊
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蟾光淡蕩,冷浸琪花瑤草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6.《草》這首古詩描寫小草頑強生命力是哪壹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原文: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茂密的野草布滿了原野,
他們每年都秋天枯萎春天繁榮。
縱然是燎原的烈火也不會把它燒盡,
等到春風吹拂它有重新萌生。
註釋:
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壹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壹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賞析:
首句即破題面“古原草”三字。多麽茂盛(離離)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說是從“春草生兮萋萋”脫化而不著跡,為後文開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嘗不可開作“秋來深徑裏”(僧古懷《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將是另壹種氣象了。野草是壹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不已。“壹歲壹枯榮”意思似不過如此。然而寫作“枯──榮”,與作“榮──枯”就大不壹樣。如作後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發出三、四的好句來。兩個“壹”字復疊,形成詠嘆,又先狀出壹種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7.形容草長得茂盛的樣子的詞語是有:綠草如茵、郁郁蔥蔥、草豐林茂、清脆欲滴、青翠欲流、枝繁葉茂、蒼翠欲滴、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等詞語。
壹、綠草如茵
讀音:lǜ cǎo rú yīn
釋義:形容草十分茂盛 ,綠油油的,像綠毯壹般柔軟,好像鋪在地上的被褥。形容草的覆蓋面積大。
例句:~的操場,窗明幾凈的教室,天真爛漫的同學,和藹可親的老師,散發著油墨香氣的課本,壹切都是那樣誘人。
二、生機勃勃
讀音:shēng jī bó bó
釋義: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樣子。
例句:嫩綠的柳葉伴著桃花的香味,在微風中搖曳;小草也在綴滿小花的綠茵上翩翩起舞,春天就在這~的時候,悄然前進。
三、欣欣向榮
讀音:xīn xīn xiàng róng
釋義: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蓬勃發展。
例句:春天到了,花園裏各種各樣的花兒都競相開放,壹團團,壹簇簇,爭奇鬥艷,姹紫嫣紅,壹幅~的景象!
四、郁郁蔥蔥
讀音:yù yù cōng cōng
釋義:意思是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生機勃勃的樣子。
例句:遠處是幾個農村,叢樹和屋舍密集重疊,大有~的氣象。
五、枝繁葉茂
讀音:zhī fán yè mào
釋義:枝繁葉茂,形容枝葉繁盛茂密。
例句:這棵樹長得真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