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勸慰的詞語

描寫勸慰的詞語

1.形容人煩惱的成語

憋氣窩火:憋:悶在心裏。壓住性子,把屈辱或煩惱強壓在心裏。

禪絮沾泥:比喻禪寂之心受到塵世煩惱的沾染。

悵然若失:悵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象失去什麽似的煩惱不快。

愁潘病沈:泛指煩惱和疾病。

達觀知命:達觀:指壹切聽其自然或看得開;命:命運;知命:指知天命。指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任憑命運擺布,無所煩惱。

煩天惱地:對天地都有所煩惱。形容心情極其煩悶苦惱。

煩心倦目:煩惱的心情,倦怠的眼睛。形容頹喪的情緒。

風僝雨僽:僝、僽:煩惱憔悴。形容歷經磨難,十分煩惱憔悴。

好肉剜瘡:比喻無事生非,自尋煩惱。

灰身滅智:佛教語。指斷除壹切身心煩惱,為小乘阿羅漢果的境界。

灰身泯智:佛教語。指斷除壹切身心煩惱,為小乘阿羅漢果的境界。同“灰身滅智”。

開釋左右:開釋:開導解釋;左右:用於信劄,尊稱對方。指用勸慰、開導的話消除對方的憂愁、疑慮和煩惱。

六根清凈: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欲念。

六根清靜: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欲念。

牛山下涕:牛山:在今山東淄博市東。齊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終有壹死而悲哀下淚。比喻因事物變遷而引起的悲哀。也指不知滿足而自尋煩惱。

雀角之忿:指雀和鼠都能毀人們的房子,就如同打官司壹樣。比喻打官司帶來的煩惱。

三杯和萬事:和:緩和。指飲酒可以解脫愁悶消除煩惱。

三杯和萬事,壹醉解千愁:指飲酒可以消除煩惱,解脫愁悶。

搔耳捶胸: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後悔、煩惱的樣子。

使心憋氣:使:致使;憋氣:指有委屈或煩惱不能發泄。讓人心情不舒暢,使性子,發脾氣。

窩窩囊囊:受委屈之後表現出的煩惱,窩氣或指人懦弱,沒本事。

閑愁萬種:閑愁:說不出的煩惱。莫名的煩惱極多。形容思想空虛,多愁善感。也形容愁情滿懷。

熏風解慍:熏風:和風;慍:惱怒怨恨。溫和的風可以消除心中的煩惱,使人心情舒暢。

薰風解慍:薰風:和煦的風;慍:怨恨。溫和的風可消除心頭的煩惱。

眼不見,心不煩:比喻只要沒有看見或不在眼前,也就不會為這操心或煩惱。

自僝自僽:僝、僽:煩惱,埋怨。自尋煩惱,自相埋怨。

自詒伊戚:自尋煩惱;自招災殃。

自貽伊戚:貽:遺留;伊:此;戚:憂愁,悲哀。比喻自尋煩惱,自招憂患。

2.描寫人憂愁的成語

1、惴惴不安:惴:憂愁、恐懼。

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2、悶海愁山:憂愁如山,苦悶似海。

形容愁悶象山壹樣大,象海壹樣深,無法排遣。 3、愁腸九轉:指重重憂愁縈繞心懷。

4、以樂慆憂:樂:快樂。以娛樂度過憂患。

比喻以快樂的方式來掩飾憂愁。 5、休戚相關: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

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6、視丹如綠:丹:紅。把紅的看成綠的。

形容因過分憂愁而目視昏花。 7、萬慮千愁:千、萬:形容多。

指憂愁思慮非常多。 8、愁眉不展:展:舒展。

由於憂愁而雙眉緊鎖。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9、愁顏不展:展:舒展。心裏憂愁,雙眉緊鎖。

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10、鼉憤龍愁:鼉:揚子鱷。

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11、虱多不癢: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壹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12、額蹙心痛:極度憂愁傷心的樣子。 13、雨泣雲愁:淚下如雨,愁多如雲。

形容憂愁深重。 14、多病多愁:形容人體弱多病,感情脆弱,容易憂愁苦悶。

舊時常形容才子佳人的嬌弱體態。 15、如有隱憂:憂:愁苦,憂愁。

象心中有說不出的憂愁壹樣。 16、玉慘花愁:形容女子憂愁的樣子。

17、愁緒如麻:憂愁的思慮像麻壹樣煩亂。形容煩愁之極。

18、唯食忘憂:食:吃飯;憂:憂愁。人生要經歷許多愁苦,只有在吃飯時可以暫時忘卻。

19、日坐愁城:愁城:比喻為憂愁所包圍。整天沈浸在愁苦之中。

20、坐臥不安:坐著躺著都不安寧。形容因憂愁恐懼而不安的樣子。

21、酒澆壘塊:壘塊:指心裏郁積著的憂愁、氣憤。指用喝酒的方式來消去心中的愁悶。

22、憂心忡忡: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23、破愁為笑:猶言轉憂為喜。由憂愁轉為歡喜。

24、憂心如醉:憂愁痛苦的情態就像喝醉了酒壹樣。 25、伯慮愁眠:伯慮:國名;愁:憂愁。

伯慮國的人憂慮睡眠。形容太過憂慮。

26、疚心疾首:疚:久病,憂慮。因歉疚而內心不安。

心中不安,頭痛腦脹。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

27、遷客騷人:遷客:被貶謫到外地的官吏;騷人:詩人。貶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詩人。

泛指憂愁失意的文人。 2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慮:考慮;憂:憂愁。

人沒有長遠的考慮,壹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29、相關休戚: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

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30、無慮無思:猶言無憂無慮。

沒有壹點憂愁和顧慮。 31、獨坐窮山,放虎自衛:窮:沒有出路。

獨自坐在沒有出路的深山裏,放出老虎來護衛自己。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32、眼淚洗面:形容憂愁悲傷,淚流滿面。 33、眉頭不伸:形容憂愁煩悶的樣子。

34、雲愁霧慘:形容暗淡無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憂愁苦悶的局面。

35、獨坐愁城: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

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36、柔腸寸斷:柔軟的心腸壹寸壹寸地斷開。

形容女子的憂愁苦悶。 37、排憂解難:排除憂愁,解除困難。

38、慢易生憂:慢:疏慢;易:輕易;憂:憂愁。疏慢輕易必然壞事,因而產生憂愁。

39、消愁釋悶:釋:解除。消除憂愁,排解郁悶 40、樂以忘憂:由於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形容非常快樂。 41、愀然不樂:愀然:憂愁的樣子。

臉上憂愁嚴肅,心中不愉快。 42、愁雲慘淡:慘淡:暗淡。

原指陰沈沈的雲層遮得天色暗淡無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憂愁、壓抑的景象或氣氛。

43、愁腸寸斷:愁腸:憂思縈繞的心腸。愁得腸子都斷成壹段段的。

形容憂愁到了極點。 44、排愁破涕:排:推開;涕:淚水。

推開憂愁,收住淚水。形容變憂愁為歡悅。

45、眉頭不展:展:舒展。緊皺著眉頭,愁悶不樂的樣子。

形容憂愁煩悶的樣子。 46、鰲憤龍愁:如鼉憤怒,如龍憂愁。

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47、怊怊惕惕:怊怊:悵惘;惕惕:憂懼。

形容人憂愁感傷,失意惆悵。 48、樂而忘憂:高興得忘記了憂愁。

49、債多不愁: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壹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50、分憂代勞:分擔憂愁,代替操勞。 51、憂心如搗:憂愁得像有東西在搗心壹樣。

形容十分焦急。 52、愁眉苦目:愁眉:緊皺眉頭。

愁苦的樣子。形容人憂愁苦惱。

53、愁雲慘霧:形容暗淡無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憂愁苦悶的局面。

54、自貽伊戚:貽:遺留;伊:此;戚:憂愁,悲哀。比喻自尋煩惱,自招憂患。

55、休戚是同:休:喜慶;戚: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

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56、幹愁萬斛:幹愁:無濟於事的空發愁;萬斛:指數量多。

沒有必要的憂愁極多。 57、憂憤成疾:憂愁氣憤得病了。

形容極其憂憤。 58、愁腸百結:愁腸:憂愁的心腸。

百結:極多的結頭。憂愁苦悶的心腸好像凝結成了許多的疙瘩。

形容愁緒郁結,難於排遣。 59、哀而不傷:哀:悲哀;傷:傷害。

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60、雙眉不展:展:舒展。由於憂愁而雙眉緊鎖。

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 61、開。

3.描寫朋友惜別情景的詩句

送別詩不是幾首了 是N首了 總夠妳用吧 能算最佳不?謝謝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山中送別------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 王孫歸不歸? 送別------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別董大------高 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洲。

與君別離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 兒女***沾巾。 渭城曲------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 ------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1、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壹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崇敬荊軻古今壹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壹種激越之情。

後兩句寓情於景,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還有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沒有離別的情景也不知所送為誰,純是抒懷詠誌之作,開風氣之先。

2。、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裏道,淒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窮和獨是傳神之筆,迢迢千裏唯失意的心來作伴,第三聯同情勸慰對方,也用以 *** ,雙方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說明懷友之誠相思之切,不重惜別之情而寫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擺脫個人哀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別不必傷感,壹洗送別的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間所寫,通過對景物的描寫,間接地表達送走友人後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

留連顧望之狀,淒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夜色深沈冷寂。融情入景。

寒,著此壹字境界全出——王國維L* 3、宋之問 《送別杜審言》 臥病人事絕,嗟君萬裏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杜被貶。情真意切,樸實自然,“嗟”同知已離別而惆悵,為故人被貶而傷感受,因宦海無常而慨嘆。

江邊垂柳依依惜別,儲蓄寫出人雖不至心意已到。後四句接連用典,慨嘆友人懷才不遇。

音韻和諧,對仗勻稱,樸素自然,不尚雕琢。 4、陳子昂} 《送魏大從軍》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孤塞接雲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不落兒女情長,淒苦悲切的窠臼,從大處著眼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誌,活用典故,充滿奮發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氣壯山河。

《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是何年。

——開頭別宴將盡分手在即,直接進入感情的 *** 情懷真摯,二聯寫離情的纏綿,三聯時間已晚離別到來,“何”後會難期,隱隱的哀愁,沒有長籲短嘆,在沈靜中見深摯的情愫,不溫不火,意態從容,氣象雍雅不作哀聲而多幽深的情思 5、張說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壹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悠悠。

——標誌七絕進入盛唐。“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

——滄浪詩話。作者謫居嶽州,梁知微經此入朝,送客。

征帆遠去,淒宛而不抒情,反寫簡淡的秋景。孤——由峰而轉向人,神話傳說使君山縹緲,浮——迷離撲朔之感,三句寫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

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通體散行風致天然惟在興致。

7、孟浩然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的詞藻,語句平淡近乎口語,對偶不工極其自然,言淺意深頗有余味。 8、李頎 《送魏萬之京》 朝聞遊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兌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禦苑站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跎。 ——把霜擬人化,寫出深秋時節的蕭瑟氣象,寒不可見樹色可見。

催,生動有感,敘事寫景抒情交織在壹起。 9、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在滿江風雨中也在離人的心。

4.可用王勃的什麽詩句來表達對知己的勸慰

可用王勃的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表達對知己的勸慰。

該句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 王勃

原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譯文:

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妳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壹樣。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擴展資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創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簡介:

王勃(649~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並稱“初唐四傑”。

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時“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的詩風(見楊炯《王子安集序》)。其詩偏於描寫個人生活,也有少數抒發政治感慨、隱寓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但有些詩篇流於華艷。其散文《滕王閣序》頗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