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不僅出生時痛苦抑郁,死後也飽受折磨。在當時的男權社會裏,她也是壹個失貞的女人,所以史書大多對她的身世保密,使她的身世成了壹個謎。朱的血肉被男人手中的筆輕輕抹去,只留下幾行模糊的介紹和“斷腸”的名字。就像朱的家人壹樣,她死後還得“不入土”——“她現在已經成了黃昏中的綠墳”就已經夠慘了,而朱連個墓都沒留下。為了鏟除草,家裏還把她的詩全燒了。壹個整天多愁善感,自怨自艾的才女,壹定寫了不少詩,現在只剩下三百首,十幾個字。
那些有幸留下來的詩詞,註定還是要遭殃的:朱的詞在版權上是最混亂的,好的詞壹般都有壹兩個分給歐陽修(據說這樣做是為了她好,也是為了維護她的貞潔之名),有的給李清照,有的給她的家人——想壹想,朱這輩子唯壹的慰藉就是這點成就,壹直折騰來折騰去。後人忙著給朱做“減法”,把她的存在減少到幾個,真假難辨。如果朱死後知道了什麽,大概早就噴血而死了。
朱生平的事實壹直模糊不清,各種史料記載也相互矛盾。她壹方面出身官宦之家,壹方面生活在桃村,屬於下裏巴人。之後質疑聲壹片,可能是因為有些歷史學家想抹黑勞動人民,所以把朱從名門閨秀行列中剔除了。朱結婚年齡19。至於她嫁的老公,有兩種說法:壹種是官家,壹種是庶人。什麽樣的人現在無從考證,唯壹可以確定的是她的婚姻很不幸福。對於這位17歲寫下《壹千零壹夜》的才女來說,壹場無法進入她精神世界的婚姻,的確是壹場悲劇。李清照還跟趙明誠唱了兩年,但朱立刻陷入了絕望的深淵。
有的話寫了壹段軼事,說朱的丈夫離家很久了,朱從家裏給他寄了壹封信。沒有寫任何東西,他在書上畫了許多圈。後來他在書脊發現了壹個字,就是著名的“圈字”。感動,第二天他就回家了。我覺得這個謠言不可信。“圓”這個詞更像是民間文學,而不是詩人之手。此外,朱的丈夫似乎不是壹個容易受影響的文學愛好者。正是因為她根本無法與丈夫溝通,朱才會在婚姻中感到比壹個人更孤獨。
據說朱婚前有壹個心儀的情人。我不確定這是否出自《園冶》中“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後記,但大概接近事實。因此,朱很不願意把自己嫁給自己家裏答應的那個人。用現在的行話來說,朱反對“包辦婚姻”。她因為忍受不了痛苦的婚姻回到娘家後,我聽說她繼續和以前的情人交往。有人說她愛了那個情人壹輩子,我覺得不壹定靠譜。多才多藝的人壹定是多愁善感的。壹個說自己只有壹個情人的現代評論家,就好比歐陽修的古代評論家,為了維護朱的“貞操”,前者把她描述成忠於婚姻,而前者把她描述成忠於愛情。據我所見,朱對自己始終是忠誠的,尤其是他的感情。套用現在的行話,那就是“自戀”。看看她那些“謝謝月亮的憐惜,今夜不忍圓”之類的詩,完全是以自我感覺為中心的。壹切為我而生,酸甜苦辣都為我而生。世界上,只有壹個念頭,文蛤變成珍珠。
如果壹個人只有痛苦,那麽TA只能緊緊抓住自己的痛苦。更何況她還是壹個心比天高的才女。她應該把自己的痛苦當成驕傲,當成營養,當成生命。朱的詞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悲、哀、恨、病、酒。有人說朱是壹個悲愴的作家,其中她的《碎玉蘭花》是第壹首:“獨坐。壹個人主張,壹個人付出,壹個人躺著。站著疼。在寒冷的春天裏,我感到無助。誰能看到這種情況?眼淚洗去壹半妝容。悲傷和疾病依舊。我做夢也想不到擺脫冷燈。”——就算妳沒有美麗的外表,至少妳有壹個悲傷病態的身體。但是,朱的才能仍然有限。雖然連出了五個“獨”字,但我覺得還不如那句“睡在滿是繡花的床上”的孤獨和無聊,哀愁無比無助的扭轉著細細的憂傷。
在朱的心目中,有壹種自命不凡的東西。她在自己身上實現了詩人的意誌和自己獨特的命運。在她眼前,沒有出路,只有痛苦。她立刻意識到,這是她最好的東西,這是她超越不堪的世俗生活的唯壹可能。我以前寫詩只是出於擺脫煩惱和仇恨的心理;現在寫詩成了我心中最迫切的願望。她不再只是寫自己的心事,而是開始有意識地詠物,抒發自己的心聲,試圖通過接近男性角色來獲得社會的認可。詞說,她的手稿被燒毀後,有“百無所剩”,這表明朱不知道如何寫詩在她50年的抑郁生涯。她像壹個男性詩人壹樣,把寫詩當成政治工具,只在詩裏抒發自己的深情。這也是朱的詩不如詞的壹個原因。
壹方面,她想推開擋在長生面前的男性之墻,在另壹邊踏出壹條血路;另壹方面,她的內心燃燒著熾熱的熱情,渴望世俗的愛情。朱屬於那種太自戀,占有欲太強的才女。她的不幸與丈夫的才華無關,她的不幸早在男人出現之前就註定了。沒有男人能讓她完全滿意。在她心裏,其實是看不上男人的。但遺憾的是,她世俗的快樂只能來自男人。這是所有才女的不幸——讀黃庭堅或蔣捷的文字,不必了解她們的個人生活,只需了解她們所處的歷史背景;讀才女的詩,必須建立在對其個人生活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他們的創作與個人命運密不可分,都與情感創傷有關。男人不僅是自己的命運,也是自己無法超越的歸宿。他們不僅要得到內心的認可,還要得到男權(包括男權社會和男性個體)的認可。
朱分為兩個部分:她試圖用詩歌實現她彼岸的夢想,用文字表達她對塵世的愛。她的詩談歷史、談政治,也關心勞動人民的疾苦。她假裝寫了壹些預言詩,如“感受田夫的痛苦”。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詞堪稱“艷詞”,詞中有豪放露骨的場景:“但願我是壹會兒青年,不妨朦朧許久”“單純天真不怕人猜,同衣而眠使人墮懷”等等。我猜測,壹個愛人可能不會給她帶來太多的快樂,但她需要把自己投入到這樣的愛情中。她需要愛自己,用誇張的方式去品味世間所有的酸甜苦辣。雖然她的苦心暴露了技巧的不足,也正是這些“淫穢歌曲”最終贏得了人心,但我還是忍不住為她“自覺”的使命意識叫好。在我看來,她是第壹個有這種自我意識的才女,並為此進行了不懈的奮鬥。
親愛的讀者們,請記住朱的命運帶給妳的忠告:如果妳是壹個才女,妳最好尋求壹個幸福的婚姻來淘汰無用的人才,不要試圖與命運抗爭;如果妳不是才女,那麽恭喜妳。
輪廓
朱(生活在距今1131年前)是宋代的壹位女詞人,人稱隱士。關於朱的籍貫和身世,歷來眾說紛紜。《四庫全書》中以“浙中海寧”為名,祖籍周舍(州轄安徽歙縣),生於南宋初年。
朱出生於壹個官宦家庭,父親在浙西為官,家境殷實。年輕的應暉,博古通今,能文能畫,精通音律,尤其擅長詩歌。被稱為才女。相傳由於父母的決定,他們因興趣不同而結婚,婚後生活非常不如意,抑郁而死。他們的墳墓在杭州吳青芷。
作品特點
相傳朱的作品被父母焚毀,後人編成《斷腸詩》兩卷、《斷腸詞》1卷、《妙機圖》壹圖,代代相傳,版本眾多。
他的詩大多描寫他個人的愛情生活。早期風格鮮明,文字清麗婉約,感情纏綿。到了後期,他又傷心又抑郁,有很多辛酸和悲傷。其作品藝術成就頗高,後人常與李清照相提並論。著名的詩《茶聖子》:...《月上柳梢人暮後相會》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朱的作品,但近來學術界認為它實際上是歐陽修的作品。
主要工作
【憶秦娥,正月初六,夜月】
彎來彎去,新年月牙鉤寒玉。鉤寒玉,鳳鞋小,翠眉緊蹙。
飛蛾和雪柳添妝,燭龍火樹爭妝。還不如大年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桃吐緋紅英,春裝初試薄輕。風和煙溫暖了鳥巢。
小院窗簾閑,曲屋悶長。煩而明。
【茶聖紫苑Xi】(有爭議)
農歷正月十五,花市燈火如晝。月亮升到柳樹上,黃昏時他和我幽會。
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月光和燈光還是和去年壹樣。再也見不到去年的老朋友,眼淚的淚水都濕透了衣服。
[原始支票]
寒食不長,幾日東風邪。沒有心情,沒有疲憊,沒有芬芳,只有閑適。
玉剪玉裙,病嚇我。不忍看百葉窗,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鏡臺,梅瑞宮妝困。這個年紀還沒回過家,怕看到江南來信。
酒盡離別,淚盡愁。想想楚雲生,人就遠了。
〔巧金門春班〕
春天已經過半,這種情況無限。十二憔悴斜倚,愁來不顧天。
好天氣暖,輸給盈盈燕燕。滿院花簾未卷,斷腸草遠。
“江賞春”
斜風細雨,春寒料峭。尊前,憶前歡,曾枯梨花落淚。
曹芳斷煙南浦路,揮淚別望青山。
昨晚我做了壹個夢。水月,喬無言以對,為奈醒來,愁恨仍在。
看天空容易,看伊拉克難。
【減去玉蘭二字,春怨】
獨坐獨付獨臥。站著疼,輕觸人也疼。
誰能看出這情形,淚洗殘妝無半。擔心病情依舊,無法擺脫冷燈。
引人註目
春日柔美,花徑暗香。清明過後,不忍回首,雲鎖朱樓。
睡在午後窗的鶯聲靈動,沒有春愁。青楊影裏,海棠亭旁,有紅杏。
《鷓鴣日》
壹個人,日子很長,蜜蜂和蝴蝶在輕佻地戰鬥。壹日飛東風邪,滿眼桃花香春水。
此時意太長,草在塘邊。千分鐘還是想壹醉方休,好在有茶葉和海棠。
【清平樂夏湖遊】
怒煙露,讓我活壹會兒。牽手荷花湖路上,片刻黃梅細雨。
單純幼稚不怕人猜,衣服睡著了。最該分享的時候了,再來化妝桌。
[清平樂]
風景急,三月俄三十。想在壹起就哭。
錢誰寄語春夜,城頭畫鼓敲。我準備出錢,明年初到梅紹。
[紅唇]
黃鳥鳴,至天明,聽丁丁母。我的心已經被趕走了,我的眼裏充滿了淚水。
看到是無意的,那就更是出於愛了。獨自度過蜜月。回望山河。
風很大,雲很厚,但是黃昏很冷,很無奈。發髻斜掃,梅妝薄。
少飲清歡,銀燭花落頻。妳們蕭索的春工們已經感到,他們已經折斷了向梅的花萼。
《最近的花和春天》
樓外掛著成千上萬的小樹。想年輕,春天活的少就去那裏。妳在風前飄著柳絮,跟著春天看妳去哪裏。
青山綠水聞杜宇。那時做無情人,莫也抱頭痛哭。二話不說送酒春,黃昏下雨。
菩薩級別的人
山亭水榭秋色半,鳳簾寂寞無人伴。陰郁是新的,兩個飛蛾是舊的。
起床時在繡花,有時稀稀拉拉。感謝月亮的憐憫,但今晚不會圓了。
濕雲不渡溪橋寒,鄂寒先破東風影。溪下水聲悠悠,壹枝隨月香。
人憐花如舊,花不知人瘦。獨倚,花夜寒。
【菩薩滿秋】
秋聲起梧桐落,哼唱添愁。枕著燈睡覺,月亮和破碎的夢都是圓的。
起身勾箔,冷砧在哪裏?孤獨無力,逼風露寒。
【菩薩蠻牧溪】
沒有梅花的新標準,也沒有桃李的妖嬈色彩。又煩又香,花兒爭來爭去。
知道天上種的是什麽掉進了壹個很深的山洞。再冷的月亮,也要比樹枝,看看。
“鵲橋仙七夕”
喬雲化妝晚了,西風止住了夏日的炎熱,天空下起了小雨。佩妮·韋弗已經入秋好幾次了,但她還是討厭腸子流出來的眼淚。
涼入室內,寧靜而快樂,滿意天地。什麽像壹個暮年和壹個朝代,但變化,年復壹年。
【念奴嬌催雪二首】
陽光明媚的冬天沒有雪,是因為大自然的不甘,化工的不笨拙。別讓玉花落地,留在廣寒宮。
與此同時,雲層將聚集在壹起,紅太陽將揭開面紗。六朵花後,不知放在何處。
應該還記得龍首的寒梅吧,真的很擔心風景。置身金勺之手,為的是鋪玉鹽。
溝壑平坦,幹坤如畫,冰輪更幹凈。梁園柯巖不怕晚上熄燈。
和
鵝毛細細的,被朱瓊撒了壹地,堆了壹會兒。倚東風長,瞬間必足。
玉是塔,鉛融天地,卻看不見遠方的岑碧。美女玩,搓幾塊扔了。
美景難留,風雨破光凝色。總有壹種很微妙的狀態,似乎在憐憫舊時光。
旦哥梁音,寂寞楚舞,笑掐獅。梅花依舊,寒氣松竹三益。
[操作員]
竹林中壹根斜斜的樹枝反映了森林的寂靜。雨後畫不了,淺水橫薄。
吹透小汗,苦苦思索。風吹前香淡,月色侵花。
《西江明月春半》
弄壹條舞裙,壹把歌扇,因怕春寒而賞春。快門為南山無語,已經是又綠又肥又紅了。
去愛惜花慵懶,在河邊悠閑散步。就像壹只鳥厭倦了認識它,在梨園裏蕩來蕩去。
【月華清梨花】
雪壓春,香飄花月影,衣裳猶怯薄。燕枕佩背,聽壹聲幹鵲。
粉淚* * *,雨幹了,夢清了,冷雲寂寞了。除此之外,是蔣梅許下了諾言,是詩人寫下了諾言。
我討厭微風飄久了,我不想失去肌肉。深杏桃,為誰散。
天氣和妝容都很明朗,好好欣賞美景吧。拌好了,從花叢中取來,壹個人喝。
-魏太太。
魏夫人是北宋時期的壹位女詞人。曾布的妻子,韋克斯勒。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姓名,生卒年月不詳,沒有生命的考驗。曾布參與了王安石變法,後來了解了樞密院。被右仆射死,於是魏氏封魯夫人。我的弟弟魏泰是《漢代隱逸詩》和《董璇筆記》的作者。她的話多是離別情懷,如“好事近了”:“不忍望西邀功,不忍離腸”;【菩薩蠻】:“何處是別離愁,長安嶽明樓。“這與先後流放、張□和蔡京有關。看得見,摸得著,她的離愁別恨,是相當深刻而真實的。如【阮郎貴】從《落花飛於夕陽塔外》寫到《壹枝孤煙》,表達了隨著春天的回歸而“壹段時間不歸”的失望,以“月影動於同陰”結尾,刻意渲染“靈魂不忍下危梯”的遺憾。這是除了壹般的感情進入現場,然後從內心表達更高的層次。魏夫人的詞除了抒發自己的悲怨之外,還有“荷花嬌媚欲談,笑成鴛鴦譜”(【菩薩俠】)這樣生動的篇章,可以形象地描寫采菱女子的勞動和愛情生活。
魏夫人的文學創作在宋代頗有名氣,朱甚至將她與李清照(《詞宗》卷二十五)壹起提及。而她的作品只剩下1首詩,是關於項羽和於吉的,題目是《草中行走的幼美》(《詩話》卷二十壹);有10余字,周永先編為《陸夫人詞》。
魏夫人的詞:
臨江仙
庭院幽深,雲窗霧亭春末。妳憔悴嬌慣是為了誰?晚上做夢就好,應該是南支。
玉薄檀香光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誰知道香味什麽時候吹出來?暖風日晚,不要肥杏花。
卷珠簾
記得在晚春來。牽手攀花,袖染花尖。黑暗的蔔春心* * *花語。為兩朵花而戰。
多情是因為很不爭氣。妳想告訴誰?淚水打濕了秋海棠的枝頭。董分了奴隸。
菩薩漂亮
群山隱藏在夕陽中。陽臺動起來像鴛鴦。銀行對面的兩三棟房子。墻外,杏花。
綠楊堤下了公路。早晚去溪邊。第三,見劉綿飛。我還沒回來。
菩薩漂亮
紅樓倚溪彎,樓前溪水寒玉。
木蘭船蕩漾著,船上的人和少年。
蓮花嬌媚欲說,笑入鴛鴦譜。
浪上煙低,歌月上鉆石歸。
——李世石。
說起來,李世石也是壹個來自惡業的人。她是開封人,真名叫王。她的父母在壹次大旱中把她賣給了汴梁壹家名叫李的妓院,於是她改姓李,被稱為李世石。她的長相就不用說了,壹定是符合“壹顆櫻桃小口,壹朵如畫的三寸金蓮”的古代審美標準但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古人很重視娛樂場所的女藝人,師生天生有壹副美聲的好嗓子。再加上老鴇的耐心訓練和悉心指導,15歲以下的孩子已經“浪漫悠揚”,在京城的教坊中脫穎而出。惠宗是否如《水滸傳》中所述,從地道爬進李世石的軟床,歷來有爭議。陳寅恪說是小說家之言,不可信;王國維說宋徽宗真的去了李世石;《大宋宣和遺》說,李世石曾被追封為李費明、應國夫人。根據羅以烈先生《兩村雜記》的考證,李世石比惠宗大20歲,他們的戀情純屬空穴來風。這麽說吧,按照詩人劉子愷的說法,“壹曲感動當年的皇帝”,至少惠宗聽過李世石小姐的演唱會,也親切的見過。至於有沒有拉著李世石的小手詳細商量談什麽,做什麽,恐怕連當時跟隨惠宗的宦官都是壹頭霧水。
但隨後,政局突變。惠宗在司馬光的“元佑派”和王安石的“新法學派”之間來回穿梭。每建立壹個學派,就要打壓另壹個學派。百姓當然苦不堪言,金先生甚至認為李世石是“宋政府抄襲”。隨後,隨著北宋的滅亡,秦暉皇帝前往遼寧“五洲城”觀天象,李世石隨著流民的流動橫渡長江,遊走於山河湖海之間,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詩人劉子愷在湖南偶然遇見她時,李世石已經60多歲了。劉子毅第壹次見到當年在京城赫赫有名的風雲人物,現在卻如鯽魚過江,惶惶不可終日。他在兩湖的霧和霾中跋涉,衣服和檀木板早已遺失。兩個60多歲的老人含淚相視,不可謂不悲傷!金先生說:“從壹宋到老湘,中間有汴京、杭宋的軼事。”
李世石本是汴京城壹家染坊老板王銀的女兒。三歲時,她父親給她取名佛寺,老和尚給她揉頂。她突然大哭起來。老和尚覺得她很像佛教弟子,因為大家都叫她“老師”,所以叫她李世石。壹年後,父親因罪死於獄中。她由鄰居帶大,漸漸變得漂亮,皮膚白皙。經營妓院的李偉收養了她,教她彈琴、下棋、畫畫、唱歌、跳舞。當時李世石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墨客、太子、孫子爭奪的對象。最後,連宋徽宗聽到他的名字都想吻方澤。高俅和楊戩自然鼓勵宋徽宗,並發誓不泄漏消息。
壹看到李世石,宋徽宗就覺得自己這些年都白活了。李世石不卑不亢,溫婉可人的氣質讓宋徽宗感覺如夢如幻。李世石和高俅相識已久,看到壹個高大威猛的人畢恭畢敬地對待這位陌生的客人,很是不解,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也是得罪達官貴人的事,於是殷勤侍奉。
次日天未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同高俅、楊戩回到宮中。從此,宋徽宗對後宮美女視而不見,以體察民情為由,出宮在李世石這裏尋歡作樂,有時還叫大學士王福壹起去。李世石漸漸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爺爺萬歲,妳怎麽敢不處處奉承他!今天的李世石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雖然還是名妓,但也是“名花有主”,有權有勢的王公貴族只能望“師”興嘆。
不過武功高強的賈誼曾經和李世石交情很深。有壹天,他遇到了李世石,就去她家住下了。酒後,他難免嫉妒,寫了壹首諷刺宋徽宗的詩:在小樓前走來走去,看見壹個長得像仙女的美女;我以為聖情如夢,歡天喜地的追著我的手,在藍室裏狂傲,說了壹夜聯盟的話。滿身沈甸甸的檀香煙味,據傳清晨回到深夜,留下蠍子當夜錢。宋徽宗聽後大怒,差點殺了他。最後被貶瓊州,參軍。
其實在所有的嘉賓中,李世石最喜歡的是大天才周邦彥。壹次,宋徽宗生病了,周邦彥借此機會去看望李世石。他們正在聊天時,突然向聖駕報告。周邦彥無法逃脫,躲在床底下。宋徽宗給了李世石壹個新鮮的橙子,聊了壹會兒,然後就回宮了。李世石假裝不停地說:“已是三更,馬滑霜厚,龍身要緊。”宋徽宗因為身體不好,不敢久留,就匆匆離開了。
周邦彥酸酸地加了壹句:刀劍如水,吳鹽勝雪,十指斷新橙。錦之初,獸香不變,箏相對而坐。低聲問:跟誰在壹起?城裏已經是半夜了,馬兒濕滑結霜,不如休息壹下,行人卻很少。宋徽宗病愈後,李世石在此設宴,李世石唱了壹會兒第壹首詞。宋徽宗問是誰幹的,李世石隨口說是周邦彥,話壹出口就後悔了。宋徽宗立刻明白了,周邦彥那天壹定在屋裏。幾天後色變,找了個借口將周邦彥放逐出了汴京。
李世石送行,唱了壹首他作詞的《勇士蘭陵》給宋徽宗聽:柳陰直,煙絲碧,隋堤上,我已見數劃水浮棉送別。故國之行,必訪北京之累客,長汀路。去年妳要折桑條,跨千尺尋舊跡,邊飲邊哀弦,燈火映離。梨花榆火催寒食,愁切時風半波暖。壹轉身就可以數帖子,希望人在天貝傷心的那壹邊。仇恨堆積,留下溥揮之不去,天津寂靜無聲。夕陽下的冉冉,春意無窮,牽手憶明月,憶亭臺,露橋聞笛,思往事如夢,淚暗。宋徽宗也覺得太苛刻了,就把周邦彥叫了回來,給他取名盛達·樂正,註定要優雅。
1125年,宋徽宗將禪位讓給了太子趙桓,太子尊惠宗為帝皇,住在太乙宮,潛心道教。不久,金兵入侵,宋軍節節敗退,惠宗和欽宗終於成了靖康的俘虜。金軍想壹起活捉李世石,但是失敗了。宋朝南渡後,李世石下落不明。有人說她捐家產抗金,逃入空門。有人說她是被金軍抓走吞金自殺的。也有人說她隨便嫁了個商人,後來淹死在錢塘江裏。
李世石辟謠
宋代傳奇小說。來自林朗密室系列。作者不詳。收入魯迅的《唐宋傳奇》。
李世石本是北宋汴京染匠王銀的女兒。4歲時父母雙亡,被妓女李老收養。而龍,色彩和藝術都是獨壹無二的。經侍從尊尼介紹,與冒充大商人趙翼的宋徽宗交上了朋友,前後得到了大量金銀財寶的食糧。在退位後,這位老師將他送給政府的金銀作為與金人作戰的薪水,並賄賂張迪要求允許她出家。不久,金人攻占了汴京,大奸賊張邦昌為了討好他的主人,把她獻給了金人統帥。師斥吞金而死。
這部小說不同於宋代的大部分傳奇,它寫的不是歷史故事而是當代現實題材。它描述了宋徽宗的奢侈和放蕩;素描約翰尼不顧人民死活試圖奉承人民的醜惡嘴臉。特別是塑造了壹個壹直被認為地位低微卻為抗擊侵略者慷慨解囊的妓女形象,在敵人面前表現出大義凜然,對當時賣國求榮的投降派無疑具有深刻的諷刺和批判意義。其結構嚴謹,語言優雅,描寫細膩,是宋人傳說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張的《閨兒集》和《宣和遺事》中都有關於李世石的軼事。後來的《水滸傳》也根據這些記載和傳說敘述了這個故事。
李世石在“靖康之恥”後的去向有以下三種解釋:(1)以身殉國。《李世石傳》裏說金主久聞李世石的大名,讓他的教練去找李世石。在叛徒張邦昌的幫助下。
接下來,終於找到了李世石。李世石不想伺候金主。第壹,他用金釵刺了自己的喉嚨,但沒死。然後他把金釵折斷吞下去自殺。臨死前,她詛咒張邦昌:“如果妳起訴壹個廉價妓女,妳會盡快得到皇帝的註意。我寧死也不要有任何野心。如果妳有很高的職位和很高的薪水,為什麽法院會讓妳失望呢?壹切都是為了摧毀氏族社會?”所以作者對她大加贊賞,認為她有俠義之風。據此,黃庭堅的“林朗密室系列”稱贊她的殉難是男子漢氣概的體現,她的行為將永載史冊。這種說法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魯迅把《李世石傳》稱為傳奇,宋智的《皇帝與妓女》認為該書作者是想借李世石的忠義諷刺世人,鄧廣明的《東京夢記註》說該書是“明朝人壹看就做出來的假象”。民間流傳的《宋史演義》和侯的《宋史演義》也被認為是李適時的諷刺之作。
(2)老死。《青泥蓮物語》說:“靖康之亂,老師南遷,有人在湖南相遇,衰老憔悴,未來無風。”《墨莊漫錄》還說,她生活在浙江,有時為當地文人唱歌,但“形容枯槁,壹蹶不振”。清初陳晨的《水滸傳》繼承了這壹說法,說李世石居杭,居西湖歌陵,主要從事他的舊業。宋代平話對宣和遺風的記載與之相似,只是增加了“商人所得”壹節。宋人寫的《汴京紀年詩》也吟詠了她淒涼的去向。
(3)被俘到北方,被迫嫁給殘廢的金兵軍隊,結束了余生。暫且不論這種說法是否有依據,事實上,李早已出宮,而金兵教頭根據等人提供的名單索要後宮女子。他們中間怎麽會有李世石?